一些个人卖家告诉Tech星球,他们认为闲鱼越来越像淘宝,似乎改变了分享二手好物的最初定位。
这样的认知一方面来自于软件服务收费的设定,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其闲鱼主页流量的变化。目前,李丽和多位闲鱼资深个人卖家都提到了一个感知:现在闲鱼闲置越来越难出了,没流量,没曝光。
一位兼职在闲鱼接单的“毛娘”(专门处理假发的发型造型师)也吐槽,7月之前每天都有两三个人寻单问价,基本每天都有成交。但7月之后,新客越来越少,上架的新链接曝光量也跌到了百位数。
在个人卖家困于流量下滑的同时,闲鱼对职业卖家的扶持其实在加码。
2022年,闲鱼开通了合作招商渠道“闲鱼小铺”,招募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成为闲鱼合作卖家后就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扶持,比如进入严选频道,被搜索筛选推流等。
而一位闲鱼内部人士称,目前闲鱼还在内测付费推广的新产品。
一旦付费推流取代自然流量展现,这势必成为闲鱼的又一门生意,而在闲鱼生态中以低价出闲置物品的个人卖家,是否会加速逃离,还有待观察。
流量曝光出现调整以外,闲鱼像淘宝的另一面在于,闲鱼也在从二手交易走向新品销售。
闲鱼总裁丁健(花名:季山)多次表示:“闲鱼不只是做二手的”。他认为如果只做二手交易,仍然会有上限,新品才是闲鱼未来增长的动力。
今年7月,丁健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提到,闲鱼将在二次元社区里与品牌官方合作一起发售潮流新品。
尽管当下的闲鱼与淘宝等电商平台,或多或少地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但丁健又对外明确称,电商赛道已经足够卷,闲鱼没有必要去卷白牌的低价。
丁健对外称,如果闲鱼要做B端的生意,那么一定要跟闲鱼的闲置心智挂钩。而且他提到,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闲鱼所成交的交易背后对应的是很强的社区和交流属性。
今年,闲鱼的第一目标指向“用户规模的增长”。但无论是闲置心智,还是社区、交流属性,这些特点的呈现都离不开个人卖家的贡献。
当做大GMV要依赖职业卖家,而社区氛围塑造却要依赖个人卖家,这两者成为一个矛盾命题时,对于闲鱼而言,接下来的动作将更谨慎。
(备注:文中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