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58Lab
时事、世事、事实,台湾最聪明的女人陈文茜,用视频与文字,问遍世界、质疑真相。 此为陈文茜大陆唯一授权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七言 | 最贵的彩礼 ·  昨天  
三表龙门阵  ·  极越崩盘,媒体吃席 ·  3 天前  
YangFanJame  ·  麦学和花学的最大劲敌——繁花学 ·  5 天前  
视觉志  ·  七言 | 最伤人的不是分手,而是……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58Lab

故宫「男神」:学艺也是学做人|赏片

158Lab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6-12-18 07:59

正文


18 世纪中期,为了扩大与中国的贸易,英国曾派遣一个庞大的使团,到访清朝,为乾隆祝寿。使团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礼品,望远镜、西洋枪、地毯……不过乾隆却都看不上眼。


当时一位熟悉中国的法国传教士便悄悄向英国人传授经验:这位大清朝的天子喜欢的是那些机械玩意儿,人形木偶,机械狮子,尤其是机械钟。


英国人后来也真地为乾隆定制了一个「铜镀金写字人钟」,这个巨大的自鸣钟有两米多高,底座上安了一个机械人偶,不仅会动,还能写中文字:「八方向化,九土来王」,深得乾隆欢心。

 

乾隆对钟表很是痴迷,当时的西方国家也乐于投其所好,还专门定制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钟表,乾隆每年都能收到很多这样的贡品,藏在宫中。


钟表会坏,要修,故宫便专门设立了「自鸣钟处」,招揽全国的能工巧匠,修钟、造钟。两百多年过去,皇帝早已不在,但钟表修复的绝活传了下来,一代又一代,如今依然有人在故宫干这活,王津便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 55 岁的王津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走红,甚至成为很多年轻女性心中的「男神」,他谦和从容,说话总是娓娓道来,又因为身怀一门绝技,像极了人们想象中那些「武林隐世高手」。


尤其是有一次他去参加钟表展,看到展出的一个所谓故宫珍藏模型钟,明知它假却并不盛气凌人地拆穿,只是谦让了一句:「目前我在故宫里还没见到这样的。」「扫地僧」的气场,尽显无疑。

 

这从容也是几十年修钟表的经历磨出来的。钟表修理是个精细的活儿,毫厘之间作业,在一个不到 1 毫米的齿轮中心下钻,打一个零点几毫米的小孔,锉零点几毫米的齿轮尖,这样的「微创手术」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故宫修钟表」听上去妙趣横生,但干的大部分都是单调重复的琐碎事情,几个月的努力还很有可能功亏一篑,补上的零件不合适,修过的齿轮又断了——修复师们几乎都遇过这样的挫折,然后又只能从头再来一遍。


如果沉不下来,耐不住寂寞,是无法坚持下去的。但是一旦熬过了最初的阶段,渐入佳境,又能见到桃花源,豁然开朗。


馆藏大型钟有许多精细零件,修理起来很琐碎

 

平常工作也是如此,太多杂念,很难正儿八经地开始工作,就算坐到电脑前,心思也总飘到朋友圈、微博、网络上,管不住手打开手机,或者玩起游戏的话,心思一下就野出去了。


但是如果能管住心中的野马,或者家里没有草原,被迫投入工作,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后,就可能跨过一道坎,手机的诱惑力也从伊甸园的苹果变成普普通通的、只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不用和它对抗,也不必因为「明明有一大堆工作却去玩手机」而感到它面目可憎。心境平和,人就沉了下来。

 

如果实在是坐立不安,那就不妨出去转转——这是王津的师傅教给他的,现在他又教给自己的徒弟。在故宫修钟表,是个长期的活计,切忌着急,越着急越轴,越容易把自己绕进去。


馆藏以大型自鸣钟为主,零件繁多,有时一座钟就要修上个几年,没有耐心很容易出错,藏品又多为孤品,零件都是单一的,损坏了也找不着替代品,所以要格外小心,心不能烦气不能躁。


气沉丹田,方能心有准谱,手有准头


长此以往,磨出王津定海神针一般的从容,也就不足为奇了。王津年轻时也曾血气方刚,毛毛躁躁,几十年修理钟表,把自己的刺也给修理了,所以他出去跟老同学见面,大家都会说他变了。


王津的师傅曾告诉他学艺也是学做人,做人是一方面,但艺也是实打实的,手上功夫必须过关。要在故宫修文物,先得做学徒,第 1 年不能碰文物,只能用其他钟表练习,每天就是锉销子,或者修个小零件,练基本功。


基本功练扎实了,就可以接触小型的文物钟表了,这些钟表内部构造各有千秋,师傅只授以渔不授以鱼,所以还要自己细细琢磨,慢慢悟。稳扎稳打,一步步提升。

 

对新人来说,技术难度在于不了解原理或者手上功夫不熟练,导致常常出错。十年功过去,技术娴熟,又容易走入过分炫技的误区。我们常常看那些选秀,歌手们扯开嗓门,飙高音,一句歌词唱得九曲十八弯,热闹张扬,但是王菲们一开口,只是在人群中唱了那么一句,轻描淡写地,就胜过了那种声嘶力竭。



见得越多越不尖锐,王津的内敛正是如此


艺到深处,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在故宫修文物也是,技深,但得藏在文物背后。钟表的小零件,有时候做一个新的比修理还要容易,但这就喧宾夺主了,好的修复,是尽量还原。所以收放自如,又是修复师的另一个境界。

 

古人说格物致知,物比人恒久,人们通过探索它们来探寻自己。乾隆不在了,几百年过去了,钟表们还在,一代又一代的修复师们修修补补,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然后透过物的反馈又对自己的想法重新进行审视,感悟,继而产生新的想法……周而复始,致知,知物,知自己


我们中的大多数也都是如此,不必被载入史册,不必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能够「致知」,已经万分荣幸。


电影名:《大国工匠》

发行时间:2015 年


这套央视纪录片讲述了 8 个工匠代表,何为工匠精神,我们在谈论,而他们一直在践行。点击图片可观看第 4 集,故宫修复师王津的匠心故事。


- END -

封面图片来自|《我在故宫修文物》

文|文茜大姐大


- 商务联系 -

寿小姐

[email protected]

推荐文章
视觉志  ·  七言 | 最贵的彩礼
昨天
三表龙门阵  ·  极越崩盘,媒体吃席
3 天前
YangFanJame  ·  麦学和花学的最大劲敌——繁花学
5 天前
最搞笑笑话王  ·  发个笑话,给大家解解压!
7 年前
生信草堂  ·  使用远程服务器的几个技巧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