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玄鸟书屋
玄鸟书屋关注阅读、教育、国学、历史、社会现实和人生思考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1、用公众号文章作为知识库,搞的AI。2、查 ...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上海古籍出版社招聘! ·  2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NOWNESS 招聘!(上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玄鸟书屋

《道德经》四十四章:知足不辱

玄鸟书屋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5-01-26 09:59

正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与身孰亲

名声和生命哪一个更重要?身体和财货哪一个更珍贵?得到名利和失去名利哪一个更有害?过于吝啬必有更大之损耗,大量藏货必有更多的亡失。如果名利之获得是以丢失肉体生命为代价,那么肉体生命都不存在了,哪里还有附着于此肉身上之名利呢?这个问题看似不难回答,当然是肉体生命更加重要,因为名利毕竟是身外之物。但如果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呢?名利的获得即便会使身心受到一定的煎熬,但并不就导致它的死亡,这个时候如何选择取舍就没那么容易了。

对人类历史上之大多数人而言,名利的诱惑都是不可抗拒的。首先是因为肉身衣食住行之维持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人性又是在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又会贪图舒适,而这又需要更多的物质;而在肉身舒适满足之后,更多物质需求就变成心理性的了,比如安全感成就感和虚荣心,阶层地位和他者羡慕的目光。对男性而言,名利会成为赢得美丽优秀女性青睐以获得性交机会之本钱,这个时候,名利就变成了雄性孔雀身上华丽的羽毛。有的男性可能本不在乎名利,但却在乎优质女性的青睐。于是,他们对名利的奋斗很可能就是因为某个自己所爱的人。此时就不得不感慨:永恒的女性,引导人类上升!

既然获取名利并不一定导致肉身之巨大损害乃至死亡,那么两者之间就并不是获得一个必然丧失另一个的非此即彼之关系。那么对此处之“身”就得作精神意义解。名利并非不可以拥有,名利的获得有时是因为运气,有时是因为本事,有时是因为努力,如果它是我们自身追求理想取得成就,自我实现变得杰出之后的附带结果,那么名利并不需要拒绝并避之如蛇蝎,只要不执著于它,把身外之物看作自己生命之有机和本质的构成部分就好了。

但如果把名利本身看作目的,看作生命意义之所系,看作自己身份地位之有机乃至根本构成部分,那么就会导致生命存在之物化异化而失落其本真自由和精神本质。而精神本质之亡失也即“身”之亡失,愈是“甚爱”和“厚藏”,生命迷失于外在之名利,那么“身”也即生命之精神本质就异化得越深,本真存在就丧失得越厉害。这个时候,名与身,身与货之得失就确实构成非此即彼,矛盾对立之关系了。此时作何取舍,就看你自己更看重什么了。

知足不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一个如此追逐物质财物,如此肯定物质享受,把拥有物质财物的多少看作你有没有本事,混得好不好,看作你身份地位的表现,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对你是采取尊重还是蔑视态度的时代,想要一个人在物质上知足,真是太不容易了。

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但是许由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鹪鹩这样的小鸟需要筑巢,根本不需要一座森林,甚至也不需要整棵大树,它只需要一根小小的树枝就可以了。鼹鼠喝水,它也不需要整个黄河的水,只需要喝饱肚子就可以了。在满足维持肉身之衣食住行基本需要后,过多的物质是没有意义的。道理上似乎的确如此,前面也说过,有的人就喜欢生活的精致和舒适,而精致是需要更多物质基础的;其次,人的需求很多时候是心理性的,世俗之人衡量人的地位基本上永远只有两个标准,即权力和金钱。在现代社会,金钱甚至超越权力成了更加重要甚至唯一之标准,是一个人成功失败,身份地位和意义价值的唯一证明,即是你再有理想和才华,但如果你的才华像梵高和陈子庄一样,在活着时候无法变现成现实的名利地位,那么你的才华成就也是没有意义和不被看重的。

这个时候,名利非但不是身外之物,反而如一个人的皮肤一般长成了身体的有机构成部分,甚至是他的心脏般关乎生死存亡。如此一来,你要当下世人看破名利就是要了他的命,而要命的事情就太难了。既然如此,又如何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呢!

不知足,就要去追求名利,而为了名利自然就得求人,就得忍受一些屈辱,而如果你知足,名利欲望淡泊,万事不求人,自然也就不会受辱。不过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我虽然不知足,但我的名利都是我之天赋实现自然得来的,比如乔丹和梅西,我受什么辱呢!其实知足的意思并不是说你拥有的物质必须很少。一个人可以拥有很少物质而知足,也可以拥有很多而知足,关键是你的命运能力和你的欲望之间的关系。如果你的欲望大大超过你的能力,那么要满足你的欲望就只有采取一些不那么正当之手段了,比如电诈贩毒,行贿受贿,和巴结专营等等,这个时候就必然会受辱了,此种受辱即可能是现实的,更可能是精神心灵之内在煎熬。

知止不殆

既然知足是如此之难,那么知足和知止还是可能的吗?当然可能,历史上也并不缺乏知足知止的典范,比如箪食瓢饮的颜回,逍遥自在的庄子,还有抛弃王位的释迦牟尼,他们为何能看破名利欲望呢!那是因为名利和肉身欲望是外在,虚幻和无常的,在活着的时候,名利可能让我们表面风光,但内心深处却并不会因此而感到充实和幸福;肉身欲望呢,当其拥有并满足的当下,可能欲仙欲死,然时过境迁,则如过眼云烟般虚幻;最要命的是,肉身躯壳短暂脆弱,生死对立,空无自性,当死亡最终来临之时,肉身且不存,附着此肉身之物质欲望,虚浮名利还有什么意义可言!此种死亡导致之虚无乃是最大的“辱”。

如苏格拉底所言,无人不求善,然芸芸众生却缺乏善之理念的知识,而误把物质欲望,名利地位这些非真之具体善好事物当做了善本身。既然善之具体事物非真,那么能让人知足的必然是内在的,真实的和永恒的事物,这就是自性本体。故此,只有回归本来无一物之自性真如而止于至善,知足和知止才是可能的。回归此不生不灭之自性本体,也才能超越肉身之短暂而入于永恒绝对至善之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