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
教材的课前提示,援引了李鸿章一句广为人知的话: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1874年《因台湾事变筹画海防折》
有趣的是,两年前李鸿章也曾在奏折上阐述自己的“大变局”观念,使用的语言却颇具天朝上国的语言艺术: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
,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
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1872年《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欧洲诸国是叩门款关求互市,我皇帝陛下不仅“如天之度”,还以立约通商的办法,“牢笼”
欧洲诸国。
教材
上的“
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反倒成了天朝上国的怀柔远人。
李鸿章当然知道
事情真相,只是话不明说。
第二处:
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统编教材纲要上《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
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
由裱糊匠东补西贴
,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
随时补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