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进家门,见婆婆坐在椅子上,神情呆滞,脸有些微肿,煞白。嘴巴有些歪,还流着口水。
我放下行李,一边安慰她说:“妈,没事的,不要担心!会好起来的!”一边赶忙拿出从中心带回来的红豆袋加热给婆婆敷上,然后再用温热开水冲两勺姜粉给她服下,过会又帮她按推头部原始点,她感觉很痛,有些抗拒,只能轻轻地帮她舒缓。
晚上我熬好一两干姜片的姜汤,让她服用。之前婆婆从来不吃姜,所以她喝起姜汤来觉得辣,而且不断地重复说她吃姜皮肤会过敏,会痒,不太想喝。
我与婆婆的沟通有些障碍,她不太听懂普通话,我让先生用家乡话跟她说:“没事,喝下去有什么不适感就说出来,我会帮她处理好的。”
婆婆将信将疑地喝了姜汤,喝完过一会,我问她有没有不适感,她说没有。我知道这是因为当天下午我帮她按推了原始点,而且整个下午都在温敷,体伤有所缓解,所以她平常吃姜皮肤过敏会痒这种情况没有出现。于是我让先生告诉她:“吃姜皮肤过敏会痒不是姜的问题,而是因为身体太寒,筋绷紧了,有体伤,才会这样。”
婆婆似懂非懂,她不识字,也不怎么会讲听普通话。我看这样不行,就跟先生认真商量了一下,告诉他说要用原始点调理,我们必须要让妈妈知道:温敷、按推、喝姜汤、温热性饮食以及运动对她有什么作用。我一一跟先生说了,先生慢慢地用家乡话去跟婆婆解释。婆婆也许也不太听得明白,但她很听先生的话,也有可能她重点听懂一句,先生告诉她说阿英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就会好了,她点点头。
接下来调理的日子里,我每天凌晨4:30起床给婆婆熬姜汤;熬五谷杂粮粥,杂粮粥至少要熬一个小时左右,婆婆72岁,牙不好,要熬得很烂;炒菜放很多姜,每当这时公公就会在旁边提醒:“别放那么多姜,婆婆对姜过敏。”我安慰他说:“不怕,婆婆身体太寒,需要吃姜。”公公听不懂我的话,似乎对我的“固执”很不悦,但婆婆听先生的话,我煮什么她就吃什么。
调理第三天,即6月13日,婆婆的脸就消了肿了,精神也好了些,嘴巴不歪了,但口水还是流。她还是面无表情,呆呆的,左手一直垂着,无力,左脚也是无力,上厕所需要人扶着。她跟我先生说:她怕自己就这样瘫了,连累我们。
我跟先生在她旁边坐下来,我找出张医师演讲视频的中风案例,让先生讲解给她听,我还讲一个前几年我们小区的一位大叔,也是中风,那时我们都不知道原始点,他通过自己的坚强意志力,大量的运动(早上,傍晚都在不停的锻炼)现在不是也跟正常人一样吗?这时,婆婆似乎也想起来了,她说:“是哦!”我说:“现在我们有幸认识原始点,并运用原始点来调理就更不怕了,只要听话,照做,真干,就能好起来”,婆婆见我说得那么有把握,脸上的愁云就开始舒展开来了。
调理到第五天时,即6月14日,婆婆口水已经不流了,走起路来也稳了些。这几天每天几乎都有20小时左右在温敷,按推两次。到第七天的时候,她可以不用人扶慢慢走动(但上厕所还需要人扶),左手也可缓缓抬起。这一惊人的变化,全家人都很高兴。现在公公也认同了原始点,对我所做的也不再说什么。婆婆更是高兴,和来看她的人聊天跟往常一样,跟前几天比判若两人。
这期间有亲戚来看望她,叮嘱她:炖鸡汤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别挑食,尽量多吃些水果,这样才有营养维生素。婆婆当亲戚的面应声,等他们走了,她说阿英叫我什么我才吃,很听话。
渐渐地,婆婆的运动范围由屋内扩展到了屋外,她每天都会早上六点多准时出门出去走一个小时左右才会回来吃早餐。
调理第17天,即6月27日,婆婆的左手就可以举过头顶了。
调理第22天,即7月2日,婆婆就可以自己洗漱,擦身,梳头,上厕所,生活自理基本初步可以独立完成。每天的变化都是让人惊喜的。
调理第44天,即7月23日,婆婆已经可以走得挺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