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宣布降准!
今日下午,央行发布消息称,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包括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等。
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
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
今日,央行宣布,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央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央行表示,其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谈及此次降准的目的,央行提出三大方面目的:
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此外,央行还表示,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同时,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降准幅度较小的原因是什么?
对LPR有何影响?
央行指出,本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幅度为0.25个百分点,与4月降准幅度相同。
谈及此次降准幅度较小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一是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压力可控,包括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在内的主要市场利率普遍低于相应政策利率水平;二是本次降准未安排置换到期MLF;三是无论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还是与历史水平相比,当前8%左右的存准率都已不算太高。”
那么,此次降准对LPR会产生什么影响?未来是否会带动LPR调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短期内政策利率保持稳定和此次降准幅度较小下,预计不足以带动12月LPR调降,进一步降融资成本仍有赖于后续MLF利率下调和银行负债端成本下行。”
温彬认为,考虑到11月23日国常会提出“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以及当前稳地产、促消费的重要性,下一步降低存量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和存量高成本按揭贷款利率将是重要落地方向,以达到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目的。
降准对债市和股市有何影响?
是否利好资本市场?
谈及降准对债市的影响,温彬指出:“降准引致资金面宽松下,债市利率或趋于阶段性下行。此次略超预期的降准将给近期陷入赎回潮担忧的债券市场注入信心,债券利率或迎来阶段性震荡回落;后续多空交织,仍将以疫情防控、地产政策落地成效和基本面修复速度为主要运行逻辑。”
此外,从对股市方面的影响来说,温彬认为:“降准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上证指数上行次数占比较高,但幅度偏小。近期经历疫情防控优化和地产金融政策加码预期的上涨后,市场进入盘整阶段,预计降准会继续带来小幅提振作用,但影响不会很大。”
另外,降准是否利好资本市场?
“利好。”经济学家、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表示,首先,降准将使投资者短期信心得到提振;其次,此次降准将助力从宽货币(增加基础货币)到宽信用(实体使用货币)转换。从历史经验来看,宽货币紧信用阶段,债券市场将会有不错的表现,而到宽信用阶段,尤其代表市场自主融资意愿的相关科目(居民、企业中长期贷款)开始回升,股票市场将开始有不错的表现。
谈及未来,张奥平表示:“在政策面强烈的稳增长保市场主体诉求下,经济正在加速从环比修复走向新一轮内生性复苏期,长期主义投资者应适时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