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敢说这些行为都是学术造假吗?这篇推文中,我们进行了一个小调查,调查你认为以下哪些情况属于学术不端,目前为止有435位小伙伴参与,投票的结果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从参与度来说,推文阅读数是4000+,为什么这么少呢?因为连笔者本人都不太愿意且最终没有转发朋友圈,总感觉转发有一种脱了自己的衣服裸奔一样的赶脚。笔者写这篇推文,主要针对的是对科研一知半解的小白,并不是要批判什么,指责什么,也不想标榜什么,只是在中立的描述这个学术圈发生了什么。
再从约10%的投票率来说,这很互联网,正如留言中某位小伙伴说的:我说了,又如何呢?确实没有用,权当一次全民大科普吧,谁让笔者乐于分享几十年呢,哈哈。。。
从投票结果看,复制不引用的行为占比最多(25%),看来大家还是不能容忍不劳而获(抄袭)的行为(qinshou啊,但事实上,还是会有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计算机及生物信息学领域,一是追查困难,二是难以追求,三是有时候杂志还会助纣为虐)
5%认为以上都是学术不端行为,我们应该为他们鼓掌,真正做到了学术严谨,而不被目前浮躁的学术圈同化,希望他们继续。而另5%也真真“参透”了做学术的“本质”,可以想象在没有东窗事发之前,他们混的一定比之前的5%好的多的多。
“数据真实但不可复制”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谅解,只有6%的人认为算是学术不端,可能大家已经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了。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尚未有确凿证据证实韩春雨篡改数据和图片的情况下,如果韩春雨的数据确实是真实的,只是不可复制而已呢?(这和那些被证实或承认篡改数据或图片的情况不同,别喷我为谁洗白,我没有能力帮谁洗干净,况且谁也不一定是黑的)那么他的情况只能算是不严谨而已。对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你对自己的数据不是很有把握,要么不投,要投也不要投太好的杂志,尤其是Nature子刊之类的[捂脸]
综上,“数据真实但不可复制”这种情况,关键在数据是否真实的界定上,明显很难,唯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最后,投票还没有结束,如果你有意见要发票,欢迎吐槽,但真的并没有卵用。
往期更多?戳戳↓↓
Freescience的号内搜索来了,检索步骤奉上!
FS科研软件库,集合60+医学科研必备神器,现在统统打包分享,点这里
致敬Scihub|Freescience、生信人要一起做些很Cool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