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新闻界  ·  2024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 ·  昨天  
社会学理论大缸  ·  新春报名丨《社会学知识体系十讲》带你系统搭建 ...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DeepSeek评中国最好的十大高校,和Ch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西安交大:杂多蓝促进Fe-N4位点氧还原反应 PCET动力学机理研究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10 19:59

正文

▲共同第一作者:孟令哲,牛沭文
通讯作者:魏巍教授
通讯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
论文DOI:10.1016/j.apcatb.2025.125080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达链接)



全文速览
本工作通过富电子的杂多蓝团簇与 Fe-N 4 位点的轴向配位作用,加速了四电子 ORR 过程中质子耦合 - 电子转移( PCET )过程,并揭示了多酸团簇( POM )电子效应对提升碱性 ORR 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背景介绍
四电子的碱性 ORR 反应是构成金属 - 空气电池的重要阴极反应,但碱性电解液的 贫质子 特性并不利于反应中间体通过 PCET 过程(例如 *O 2 *OOH *O *OH )的进一步转化,从而导致缓慢的反应动力学。为替代传统铂基催化剂,大量非贵金属 ORR 电催化剂已被开发,但针对催化剂自身提升 ORR 动力学性能的化学方法和机理鲜有报道。因此,探究影响四电子 ORR 动力学的因素对于加速 ORR 动力学行为、理解催化剂实际作用并提升金属 - 空气电池的性能尤为重要。

由于具有确定 Fe-N 4 配位构型和平面结构,铁酞菁( FePc )被视为高效的碱性 ORR 非贵金属原子催化剂。相比杂原子改性,多酸( POM )团簇电子结构可调,具有丰富表面氧原子,有望通过轴向配位连接实现对原子级催化位点的深层调控,但调控方法和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典型 FePc Fe-N 4 )模型,设计并采用杂多酸( HPW / 杂多蓝( HPB )团簇进行轴向配位修饰,探究不同电子态 POM 影响 Fe-N 4 活性位点 ORR 反应动力学的内在因素和作用机制。



本文亮点
1. 本研究揭示了 POM 团簇在促进 Fe-N 4 位点碱性 ORR PCET 动力学过程的显著效应。结合原位表征和理论分析, POM 不仅促进四电子转化热力学过程,还能加速关键中间体( *O 2 *O )决速步骤的动力学转变,加快 PCET 过程。

2. 通过精准调控 POM 电荷状态( HPW/HPB ),对 POM 在碱性条件 ORR 中的电子效应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其中,富电子 HPB 簇诱导 FePc 间适度电子相互作用并增强了氧中间体动态转化,对 PCET 过程的影响作用远优于 HPW

3. FePc-HPB 表现出最佳的 ORR 活性,其半波电位( E 1/2 )和动力电流密度( j k )优于先前报道的 FePc 基催化剂和商业 Pt/C 。用作锌 - 空气电池阴极时, FePc-HPB 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图文解析
我们首先通过 DFT 预测了 HPW/HPB 团簇对 Fe-N 4 位点催化水解离产生质子性能的影响。对三种催化剂构型,吸附水( *H 2 O )向过渡态( TS )的转变均被视为质子产生的决速步骤( RDS ),而 FePc-HPB 展现出了最低的能垒( 0.97 eV ),预示了 FePc-HPB 在水解离过程的热力学上的优势(图 1b c )。而催化剂电子转移的性质则通过静电势( ESP )分布及功函数来反映:通过图 1d-f ,相较于 FePc-HPW FePc-HPB 展现出了更高的费米能级和更低的功函数,说明了 FePc-HPB 更有利于促进催化剂的电子转移。

Figure 1. (a) FePc-HPW FePc-HPB 模型构建 ; (b, c) 水解离步骤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示意图; (d) FePc-HPB ESP 分布示意 ; (e) FePc-HPW FePc-HPB 的面均 ESP 分布及费米能级示意 ; (f) FePc-HPW FePc-HPB 的功函数示意。

合成了 FePc FePc-HPW FePc-HPB 三种构型的催化剂并将其沉积在 CNT 上以提升催化剂的导电性。以 FePc-HPB 为例,其微观形貌如图 2a-c 所示: CNT 外壁包覆有 FePc 层,且 HPB 团簇均匀的分散于管壁外侧。通过 XPS 表征,区别于 FePc@CNT FePc-HPW@CNT FePc-HPB@CNT Fe 2p 谱图出现了 Fe-O 的峰,说明了 FePc POM 团簇配位的形成(图 2d );而 W 4f 谱图上 W V 的出现说明了 HPB 在合成过程中的稳定存在(图 2e )。针对 HPW/HPB 团簇对 Fe 活性中心不同的电子效应, XANES 及拟合数据(图 2g h )说明 FePc-HPW@CNT FePc-HPB@CNT Fe 分别以 +2.86 +2.42 的氧化态存在,证明了不同电子态的 POM 团簇对活性位点电子云密度的调控作用; EXAFS 的拟合结果也说明两种催化剂中 Fe 中心以 Fe-N 4 O 的配位形式存在,从而证明了轴向配位预测的成立(图 2i )。

Figure 2. FePc-HPB@CNT (a) HRTEM (b) HAADF-STEM (c) EDS 图像; FePc@CNT, FePc-HPW@CNT FePc-HPB@CNT (d) Fe 2p (e) W 4f 谱图 ; FePc, FePc-HPW@CNT, FePc-HPB@CNT, Fe 2 O 3 (f) Fe K-edge XANES 谱图 , (g) Fe 的氧化态拟合, (h i) R 空间及拟合, (i) 小波变换图像。

通过对不同构型催化剂以及商业 Pt/C 电催化 ORR 性能的测试对比, FePc-HPB@CNT 展现出了更出色的 ORR 催化活性和动力学性能:包括 E 1/2 = 0.90 V j d = 5.97 mA cm -2 j k = 18.39 mA cm -2 , n > 0.39 Tafel slope = 40.2 mV dec -1 等。

Figure 3. 电催化 ORR 性能测试: (a) LSV 曲线 ; (b) E onset E 1/2 对比 ; (c 过氧化氢选择性和转移电子数表征 ; (d) j d j k 对比 ; (e) FePc ORR 催化剂 E 1/2 j d 对比 ; 以及 (f) Tafel 斜率对比。

为了揭示加速的 ORR 动力学行为的内因,我们首先计算了整个四电子 ORR 过程不同步骤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并确定第二步 PCET *O *OH )是 ORR 的决速步骤(图 4a-c )。相较于 FePc@CNT FePc-HPW@CNT FePc-HPB@CNT 能够将 RDS 能垒从 0.56 eV 降低至 0.47 0.38 eV ,说明 POM 团簇(特别是 HPB 团簇)对促进 Fe-N 4 位点 ORR 的积极作用。另外,我们分别从水解离(以产生质子)和电子转移两个角度来验证 POM 团簇的积极作用:通过氩气饱和的 0.1 M KOH 溶液中进行的 CV 测试(图 4e ), FePc-HPB@CNT E = 0.6~0.9 V 区间内更强的 OH 脱附峰反映了位点更多的 *OH 残留(来自于水解离产生质子),证明了其更强的提供质子的能力;而 EIS 测试及拟合数据(图 4f )反映出 FePc-HPB@CNT 更低的电荷转移阻抗 R ct ,也说明了 HPB 在提升催化剂电子转移能力上的积极作用。原位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图 4g h )监测了从 1.0 0.6 V 电位变化范围内的反应中间体的变化,发现在 0.9 V 电位下 FePc-HPB@CNT 电极表面已经出现了 *O 的信号,而对于 FePc 相同的信号出现在 0.8 V 电位下,这也说明 FePc-HPB@CNT 能够降低 RDS 的能垒,加速 ORR 的反应动力学。

Figure 4. (a-c) ORR 不同步骤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d) FePc-HPB 模型关于加速的 PCET 示意图 ; (e) Ar 饱和的 0.1 M KOH 条件下 CV 对比 ; (f) EIS 阻抗拟合 ; (g, h) in situ ATR-SEIRAS 谱图 .

基于 FePc-HPB@CNT 出色的电催化 ORR 活性,以其作为阴极组装了锌空电池并对电池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评估电池的开路电压、放电峰功率密度、放电比容量以及循环稳定性,以 FePc-HPB@CNT 为阴极的锌空电池表现远由于商业 Pt/C 支撑的相同体系电池,说明了 FePc-HPB@CNT 优异 ORR 动力学在锌 - 空气电池应用上的巨大潜力。

Figure 5. (a) - 空气电池示意图 ; (b) 开路电压对比 ; (c) 放电极化曲线和放电功率对比 ; (d) 放电比容量对比 ; (e) 与文献关于比容量和峰放电功率密度对比 ; (f) 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放电平台 ; 以及 (g) 循环稳定性测试。



总结与展望
本工作采用具有不同电荷状态的 POM 团簇来调节 Fe-N 4 位点的电子结构,系统探究了 POMs FePc 在碱性 ORR 中的动力学影响。 DFT 模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 FePc-POM 能够增强质子缺乏的碱性介质中界面水分子的极化,通过促进 H-OH 断裂以提供充足的质子。此外,富电子的 POM 团簇,尤其是 HPB ,通过轴向连接显著影响了 FePc 的电子环境,进而导致了费米能级上移和局部功函数降低。这些因素有助于中间体的吸附和提升电子转移效率,从而加速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