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双林
李双林,国内知名易学家。专注命理、奇门、风水等术数研究,拥有原创易学文章千余篇,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周易学者之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易学正解。人生解疑惑,仕途指前程,您的私人运势管家!咨询电话:400-628-988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3 天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双林

孔子学无常师,以人为师,以生活为师

李双林  · 公众号  ·  · 2020-03-26 07:00

正文


每日一语: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孔子基本上靠自学,但也有老师。


比如,在技艺上,他向师襄子学过琴。学了十天,师襄子要教新的内容,孔子表示还不到时候,直到自己觉得掌握了,再学下去。


这样,从曲、数、志,最后得其为人,认为非文王不能作。师襄子避席再拜,说老师当年说过,此曲名《文王操》。


从这可以看到,做学生的孔子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独立思考,富有个性,是个善学而有点咄咄逼人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做老师不容易,要弄得避席再拜。



孔子还从生活中学习。在一些场合“每事问”。而且“三人行,必有我师”,认为别人身上好的可以学习,不好的可引以为戒,从正反两方面借鉴。所以子贡说孔子学无常师。


此外,以贤为师。孔子还“严事”当时的一些前辈,如老子、卫蘧伯玉、齐晏平仲、楚老莱子、郑子产、鲁孟公绰。这些人,在当时和历史上都是杰出人物。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在孔子问礼于老子时,老子认为孔子所讲,其人与骨皆朽,希望孔子去掉身上的“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对孔子的临别赠言是不要好议人和发人恶,因为这会近于死和危其身。


以孔子的学问修为,受到可称为贤哲的前辈这样的否定,思之令人黯然。这种否定尖锐、不客气,伤自尊心不说,还阻碍抱负实现。


在人相互理解和沟通时,态度十分重要。孔子从小失依,于贫贱中艰苦自强,个性中有倔强的一面,又十分坚持原则,会为原则而奋起,在他“当仁,不让于师”时,对方可能会觉得有点盛气凌人,这容易引起别人产生对立和排斥的心理。


此时的孔子,还没到他晚年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然而,在打击中成长成熟,臻于化境,正是孔子的过人之处。



END


咨询电话:400-628-9889

17313770360(8:30-18:00)

助理微信:suanhu002

助理QQ:33312016

关注公众号:李双林、 李双林易学、李双林慧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