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妈妈
丁香妈妈是丁香医生旗下的母婴科普平台。医学硕士二宝妈,每天分享科学靠谱的育儿知识。科学育儿,更是轻松育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妈妈

真心建议:孩子发脾气时,这 3 句话不要说,会火上浇油

丁香妈妈  · 公众号  · 育儿  · 2022-10-30 21: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孩子耍赖撒泼,恐怕很多家长都司空见惯:



逛街看到心仪的玩具,吵着喊着要买,不答应就打滚撒泼闹脾气;

说看完一集动画片就洗脸刷牙上床睡觉,结果到点了就各种耍赖不认账;

……



面对一言不合就哭嚎撒泼的娃,很多家长一开始都是轻声细语共情,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充耳不闻;紧接着将道理掰开揉碎,可是孩子依然固执己见,哭起来没完没了。


直到把家长逼得气血上涌,直接开吼……



图片来源:giphy.com



作为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的心理学者,苏静老师也经常要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况。尤其在习惯了好管理、好沟通的大宝之后,突然面对一个「高需求」二宝,没少在老二撒泼打滚的时候踩坑,可谓实战经验满满。


她告诉我们,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最常说的 3 句话最容易「火上浇油」,千万不能随口就说。 今天我们就请她来讲讲如何避免跟娃正面交锋、有效哄娃。





这 3 句火上浇油的话

娃哭闹时真心别乱说



面对情绪崩溃的孩子,首先需要的是「避雷」。


我们最容易随口说出的 3 句话,堪比踩着娃的「情绪雷区」火上焦油,只会矛盾激化,让娃越哭越厉害。



图片来源:giphy.com



1. 「不许哭!再哭不要你了!」


这是典型的「压制策略」,因为人们往往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 调节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压制情绪。


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压抑、也就是抑制情绪的表面信号,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例如,男儿有泪不轻弹,即使再伤心,也不能哭泣、流眼泪;即使再生气,也不能大声吼叫、皱眉瞪眼。


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一味压抑孩子的情绪,就像不断打气的气球,总会达到炸开的临界点, 情绪小火山分分钟喷发给你看。



图片来源:giphy.com



家长很有可能带着这个低效的情绪调节策略,要求孩子不哭不闹,做个乖巧的好宝宝, 这恰恰让得不到共情的宝宝更加情绪崩溃,越哭越来劲,根本止不住。



2. 「你哭有什么用?!别哭了,想怎样你倒是说啊!」


这是典型的「劝阻策略」。面对孩子不屈不挠的尖叫哭闹,家长总会发出灵魂拷问「你哭什么呀?」。


家长的这个发问,不仅仅是问孩子,也是问自己: 抱也抱了,零食也吃了,动画片也看了,答应你的事都做了,为什么还要闹脾气呢?而且还哭得歇斯底里,好像我提了什么十恶不赦的要求似的。这种情况下, 家长也容易陷入烦躁、懊恼的情绪中,加剧双方拉锯。



图片来源:giphy.com



当局者迷,被哭声绕耳的家长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好好聊嘛,你说出你的理由,提出你的要求、愿望,合理合规的我尽量满足就是了,哭有什么用呢?解决问题才有用啊。」


殊不知, 正情绪上头的娃其实只想跟你撒娇讲感情,你却跟娃讲道理,自然是鸡同鸭讲。


3 岁以下的宝宝语言表达还不够顺畅,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更是「话在心头口难开」,越着急越说不清,越说不清越哭不停。



3. 「你哭吧,你想哭就哭个够!」


这是典型的「忽略策略」。 对孩子而言,哭不仅仅是宣泄情绪,有的时候更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


如果家长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的哭闹反应冷漠,甚至假装听不见、不闻不问,孩子得不到及时的回应, 反而会感到不安全、孤独,甚至产生「爸爸妈妈不爱我了」或「我是个坏宝宝」的错误信念 ,只会让孩子沉浸在消极情绪的漩涡里。



图片来源:giphy.com



从我与我家老二相处近四年的经验发现,他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做,发起脾气来软硬不吃。 如果用上面这 3 句话硬刚,他会比你更硬气,连哭带嚎两个小时不带停的。


面对闹脾气的孩子,即便家长使出百般武艺也拿不下一个软硬不吃的小家伙,简直令人怀疑人生:


我将我这一生的耐心都花在哄娃上了,怎么还是哭得一声高过一声呢? 家长真的只能束手无策干着急吗?





孩子哭闹不休的时候

记住这三步来哄娃



孩子哭闹不休,大多是因为需求未能被满足、自己又没有能力表达和调节情绪,这时候更需要家长提供耐心的陪伴和帮助。


我们不妨分成三步去做:


第一步,双方情绪拉锯的时候,先平复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的能力是远远比不上成年人的,我们作为成年人,情绪上头的时候也无法完全做到自控,也难免会大吼大叫、撒泼打闹。


咱们就不要对孩子「自控」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了,只能放平心态默念:


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孩子也不想的孩子也不想的孩子也不想的……



图片来源:giphy.com



第二步,给孩子发脾气的空间,不要执着于制止或者纠正。


给孩子一些跟自己和解的空间,不要急着止哭。我们就不难发现,无论是一岁还是七岁, 在孩子情绪上头的时候,亲亲抱抱拍拍是让孩子快速冷静下来的万金油方法, 只是年纪小的,抱抱哄的时间可能少一些,年纪大的,抱抱哄的时间多一些。



图片来源:giphy.com



孩子情绪在顶峰的时候,也有可能拒绝爸妈的怀抱,这时候也别气馁,可以陪在孩子身边,告诉娃:


宝贝,想哭就哭吧,妈妈 / 爸爸会一直陪着你


如果孩子刚好在公园、商场等公共场合哭闹,不妨直接把孩子抱到一个安静的角落,陪着娃尽情发泄情绪。


第三步,等孩子情绪冷却,通过共情帮孩子认清情绪、解决问题。


孩子的情绪风暴结束,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这时正是帮孩子认识和管理情绪的好时机。



图片来源:giphy.com



爸妈可以通过描述刚刚的场景,表达自己能理解孩子的心情,共情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刚刚不能继续看动画片,你觉得很沮丧,很舍不得。所以你的胸脯一起一伏,控制不住地想哭,这都正常的情绪信号。妈妈很开心看到你努力呼吸、逐渐平复情绪,呼吸是平复情绪的好办法!明天我们可以一起想一想,怎么能挤出时间多看一集。比如快快刷牙洗澡不拖沓?或者把动画片时间和读书时间调换,放在饭前进行?


或者爸妈可以加一点小幽默,先主动化解紧张气氛,比如「你的小嘴撅得这么高,已经能挂毛巾了,是不是不高兴啦?」「哎呀呀,眼眶里的金豆豆在打转,马上就要掉下来了,宝宝是不是难过了?」


和孩子一起重新审视和理解情绪的原因,让孩子慢慢地学习如何正确地调整情绪。再进一步帮孩子想出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的办法,比如不看动画片可以看绘本、换一种玩具等,帮孩子把注意力聚焦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哭闹上。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第3版)》丹尼尔·夏克特(Daniel Schacter)

[2]《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第3版)》Michael S.Gazzaniga

[3]《儿童品格的由来(第6版)》戴维·谢弗

[4]《儿童发展心理学(第8版)》(美)罗伯特·费尔德曼



本文专家


苏静

合作专家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



常润

审核专家

美国范德堡大学儿童发展硕士



谢世泽

审核专家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博士研究生



策划制作

策划:美丽

监制:大力、阿童木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如何教孩子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我们整理了一份 「宝宝情绪绘本清单」

回复关键词 「情绪绘本」 即可获得


点击下方关注 丁香妈妈


回复关键词 「情绪绘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