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诺亚精选
诺亚财富所属一站式理财资讯平台,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投资理财服务:公募基金、VC/PE、二级市场、房地产、类固定收益、保险及海外投资相关的最及时的市场资讯、最深度的原创干货以及最实用的投资配置建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全自动闯祸机和全自动洗地机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嘿,你想看看我昨晚在餐厅吃的豪华大餐吗?” ...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无情铁手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的微博视频 ...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魔鬼啊这是 -2025021915561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诺亚精选

人生是一场做空

诺亚精选  · 公众号  ·  · 2021-03-23 08:00

正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键预约理财师


来 源 | 孤独大脑(ID:lonelybrain)

作 者 | 老喻在加


01


上个星期,我去给车做保养。4s店推销未来三年的保养优惠包,原价三千刀(是指你每次单独做总共要花的钱),现在一起买就可以打五折。突然想起某"做空大师"的一句话: 所有的生意都是“做空”。 例如,预售机票,就是"做空"你按时登机这件事。即: 下注于你以为会发生的事情的反面,然后从中获利。 你以为自己会按时登机,但是万千人群中,总有一定比例的人因故改变行程。于是商家预售给这部分的机票,就成功"做空"了。


国外流行礼品卡,逢年过节给人送卡,简单轻松。除了礼品功能,礼品卡最厉害的也是商家"做空"消费者会用卡这事儿。据说,每年会有百分之十几的卡没有被用掉。商家成功"做空"。


还有:


健身卡是做空你的意志力。


温哥华的洗车卡是做空你对本地冬季绵绵雨天的误判。


再比如, 你在某个城市买房,就是"做多"这个城市的未来。 但买房可能也是一种做空。北美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房价反而暴涨,我所在的温哥华再次出现抢房浪潮。原因之一也许是全球印钞。此时此地, 买房,尤其是贷款买房,就是“做空”超发的货币。


02


4s店向我特价兜售保修服务,也是做空“我未来三年按时来做保养”。做空就是用小便宜买走你未来的选择权。人很讨厌不确定性,很多时候相信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因此,我们常常打折甩卖选择权。或者是说,为了确定性,而放弃选择权。比方说,通常会觉得,我在推销员面前有两个选择:


1.我不买优惠包,未来三年要花三千刀保养费;

2.我现在买优惠包,未来只用花1500刀。


对比一看,我买优惠包似乎义不容辞。可事实是,也许未来三年我换了车,或者忘记来做保养。以及,其中还有隐含的我所不知道的信息,例如额外费用。如此一来,商家没准儿就"做空"成功了。于是,我问了一下4S店工作人员:我可以在下一次保养前(一年一次)再决定是否买这个优惠包吗?他回答:可以。


所以,事实上,我的选项是:


1.我不买优惠包,未来三年要花三千刀保养费;

2.我现在买优惠包,未来只用花1500刀;

3.我保留优惠包的选项,观察一下在下一次的保修前的一年里,是否会换车。


于是我最后选择了3, 保留了自己在未来的选择权。


03


但是,健身者可能恰恰是要利用"做空"的发作用力,倒逼自己去多运动一下。于是,健身房的逻辑是:


商家"做空"买卡的健身者(当然高级的健身房是心怀用户的);


健身者试图利用与商家做空的对赌来激励自己。


这个和婚姻有点儿像。一句常见的口头禅是: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可见很多女人对男人很悲观。而对雄性动物的分析,也表明男人对婚姻的确有"反骨"。那为什么男女还是要结婚呢?结婚的动机,类似于健身房的"双边逻辑":


女人结婚是做空“男人成为坏男人”;

而男人结婚是以此激励自己成为好男人。


再有,假如有朋友送你一张票,让你看场足球赛。为了提升观看的体验,你最好下个小注,这样会更加刺激,更加投入。


不仅要下个小注,我建议你下注给自己不喜欢的球队。这样的话:


假如喜欢的球队赢了,你开心;

假如你讨厌的球队赢了,你赚钱。


04


以上,更像是用“做空”来打比方。金融领域的做空要复杂得多。投资高手段永平和李录都吃过做空的大亏。所以,段永平牢记老巴的三个教导:


1.不做空;

2.不借钱(不加杠杆);

3.不做不懂的东西。


为什么不做空呢?段永平的逻辑是:做空有无限风险,一次错误就可能致命。而且,长期而言,做空是肯定不对的,因为大市一定是向上的。价值投资者是会犯错误的。做空犯错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只要你做空,总会有一次犯错的,何苦呢? 许多道理都是要吃过大亏后才明白 ,理性如芒格也曾经因为用 margin ,在两年内亏掉大部分身价。告诫自己不做空的段永平,也时不时地做空一下特斯拉和GME,但只是小赌怡情而已。


上面说的,主要是“裸做空”,就是在自己没有持有相应股票的情况下来卖掉它。“裸做空”和“逼空”的经典案例,莫过于2008年保时捷的故事。


2008年6月底,保时捷宣布其持有的股票和期权使其控制了大众51%的股份。


对冲基金认为大众汽车股价过高,开始押注做空大众。


2008年10月,全球资本市场卷入金融海啸,对冲基金加大做空力度,卖空仓位相当于大众总股本的12.9%。


2008年10月26日收盘之后,保时捷突然宣布,对大众股权的控制上升到了74.2%(本文省略了中间的坎坷过程)。


剔除州政府持有的20%大众股票,市面上流通的大众股票只剩5.8%,而卖空仓位却高达12.9%!也就是说,空方即便把市场上的股票买光,也不够给期权多头交割。


结果,卖空者已无法买入股票来平仓,空头在交割日会自动爆仓。


短短几日内,股价从210欧元上涨到了1005欧元。


也许你还记得当年的新闻,德国亿万富翁阿道夫·默克勒因此卧轨自杀。


05


电影《大空头》里,讲述的是另外一种“做空”故事。我做了个简单摘要:


大空头的攻略

时间:2005年-2007年。

机会:2005年,发现美国房贷还款记录糟糕,违约率不断上升。

下注:赌地产泡沫会破裂,做空次级房贷。

赌注:CDS。若输每年缴1.5%保费,若赢赚30-50倍保费赔付。

过程:从2005年开始下注,2006年基金大幅回撤,饱受煎熬。

结果:2007年,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大赚一笔。


电影里几个主角,看跌美国房价,做空次级房贷。尽管道理并不复杂,但是要理解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我在如何用小概率赚大钱?(更正版)总结过: 有些小概率事件可以叠加成大概率事件,而该事件因为“小概率”而拥有的特别选择权,会带来赚大钱的机遇。 光有这个秘密还不够,还需要“二阶”使用指南: 好的赌注需要一条凸性曲线的庇护。 这类机会很难抓住,因为你要找到一个被错误定价的机会,和愿意与你对赌的对手。而且,你只能围猎,而不能去追捕。(这又是一个有趣的大话题了。)这种做空,即使看起来是小概率,算下来期望值仍然是正的,而且时间对做空者而言是朋友而非敌人,例如上面的例子,每年的“小输”成本仅为1.5%。话虽这么说,如果你看过电影《大空头》,就知道独眼侠用这种方法赚钱有多么孤独,多么艰难。


06


做空“小概率事件”,是个奇怪的做法。这方面著名的公司有普世资本(或环球资本)。该公司创始人马克·施皮茨纳格尔称之为:


尾部风险对冲。 这绝非到处去买彩票,而是花“小钱”,买到被错误定价的对冲资产。更形象的描述,还是要回到我发明的“概率权”,环球投资以极低的价格去购买那些被甩卖的概率权。难题在于,你能否发现那些馅饼?又是否能够持续找到被低估的对冲资产?简而言之,这个策略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反人性。连塔勒布这类看似理性冷酷的人,他自己的基金后期据说成绩很一般,外加身体出了状况,后来也关掉了。


同时,持续性地找到被错误定价的对冲资产,似乎需要一个人和一家公司始终很聪明,这类事儿能够持续化、规模化吗?事实上,从2009年到2019年,美股迎来一场超级大牛市,许多尾部风险对冲基金都亏得一塌糊涂。


而马克·施皮茨纳格尔的环球投资,却赚得让人眼红:


2007年刚成立就在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翻倍的业绩。


从2008年开始算起,该基金的年回报率竟然达到了76% 。


2015年由于油价大跌以及中国经济放缓导致的市场大幅度调整,一天内净赚10亿美金。


2020年第一个季度,因为全球疫情导致的危机,该基金实现回报约40倍。


环球投资看起来也很会做生意,也就是募集资金,因为基金总是需要弹药的。


环球投资的产品,被形象地称为“巨灾保险”,客户多是钱很多的金融机构,比如养老基金、主权基金。客户指定部分需要上“保险”的资产,向环球投资额外提供一部分资金,环球投资管理并对额外资金收取相应的提成。环球资本的玩儿法很不容易,但是这种 用“超级看跌”来对冲的思路,即使对于我等普通人,也算是多有启发。


07


现实中的做空,意义也许在于对“人生的尾部风险”的对冲。 例如:买保险、系安全带、远离烂人、狡兔三窟等等。前几年有朋友(是职业选手,业余勿碰)做期货投资大赚,立即在深圳等地买了房子。即使看空,也不宜轻易做空。例如早在2004年我就有做地产的朋友看空行业。判断都是或然性的。他合适的做法也许是变现一部分资金投到别的行业做对冲,保留一部分地产投资,而非彻底离开。长期看,人类处于前所未有的大上升通道,乐观,做多,大概率是对的。而且,人生一场,来都来了,有什么好悲观的。


然而,中期和短期,我们也许会遭遇极小概率极大损失的极端事件,对其做空,就像买了一份保险。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人生就是一场做多做空的赌博。小学生比尔·盖茨曾经写道:人的生命就像一场正在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从这场火灾中,竭尽全力抢救点东西出来。但是,假如人生注定要结束,抢救了又如何?


08


就像《西游记》孙悟空的第一次落泪,是想到自己作为肉骨凡胎,终究要面对死亡。我们无法为了获得长生而四处找神仙拜师学艺。但,是否可以倒过来想一下: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对死亡的“做空”。该如何“做空”人皆有之的死亡呢?举例如下。问题:死亡会带走你。做空:努力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什么痕迹。


问题:死了之后你什么都做不了。

做空:种些树,或类似于种树的跨代之事。

问题:死亡令现实世界毫无意义。

做空:去创造一些独立于死亡之外的意义。


这样一来,事情就有趣多了。正如加缪所说:“我们力所能及的,只是在别人从事毁灭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去创造。正是这种漫长、耐心、默默无闻的努力真正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 本文结束 -


精选原创

牛市 | 资金池 | 贬值 | 上市IPO
谈钱 | 汪静波 | 2019年楼市 | CR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