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肿瘤频道
医学界肿瘤频道是领先的肿瘤领域专业媒体,我们传播国内外前沿学术动态,提供有用、有趣、有态度的专业知识,报道领域内发生的新鲜事。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紧急撤离!知名旅游胜地已连震200余次,新增 ... ·  23 小时前  
百姓关注  ·  转存了解!2025版流感诊疗方案 ·  2 天前  
贵州日报  ·  收入大增300%!这一行业很缺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肿瘤频道

强效源于设计:洛拉替尼创新结构带动疗效升级,开启ALK一线治疗新篇章

医学界肿瘤频道  · 公众号  ·  · 2022-06-24 20:50

正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解读洛拉替尼的创新结构、脑保护实力和其他临床优势。


2022年4月29日,第三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洛拉替尼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单药用于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这也是国内首款获批的三代ALK-TKI。


在中国肺癌治疗整体迈进精准治疗的时代背景下,ALK融合领域的进展十分迅速,三代同堂的ALK-TKI极大丰富了序贯用药格局。浙江省肿瘤医院方罗教授作为药学领域的专家,熟知一/二/三代ALK-TKI的结构特征及作用机制特点。“医学界”诚邀方罗教授从药学角度出发,剖析ALK-TKI的更新迭代,以及由此带来的疗效升级和格局变革。


结构升级——洛拉替尼突破常规,采用创新的大环酰胺结构


目前已获批上市的ALK-TKI呈现“三代同堂”的景象,从最早的一代TKI克唑替尼到阿来替尼、塞瑞替尼等几种二代TKI,再到三代TKI洛拉替尼,它们都属于三磷酸腺苷(ATP)竞争性抑制剂[1]



方罗教授表示,在ALK-TKI迭代更新的过程中,新药研发方向包括提高药物与靶点的结合能力、提高成药性等。药物官能团区以外的侧链决定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代谢过程、颅内分布等,药物的迭代更新通常是针对侧链进行修饰,在保障药物结合活性的同时,提高成药性,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一代、二代ALK-TKI均为无环类、长链状化合物,三代ALK-TKI洛拉替尼打破了药物迭代更新的常规,在结构上大胆创新,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小分子大环酰胺结构[2]



控脑升级——洛拉替尼强力入脑,发挥脑保护实力


小分子大环酰胺结构助力洛拉替尼可以更好地控制颅内病灶,同时发挥脑保护“软实力”。



方罗教授指出,与ALK基因无融合重排患者相比,ALK阳性NSCLC患者更易出现脑转移,因此TKI类药物穿透血脑屏障、治疗脑转移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数年间,多数相关研究往往“回避”了存在脑转移的患者,一代TKI克唑替尼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不足,二代TKI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但临床研究报告的颅内病灶完全缓解(CR)率在9%-45%不等[3-5],疗效仍不尽如人意。


一代、二代TKI均为无环类、长链状化合物,导致药物亲水性更高,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影响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因素主要有药物的分子量、脂溶性等,洛拉替尼在设计上采用大环酰胺结构,具有更好的代谢稳定性,药物分子量更小(400左右)并提高了亲脂性[2],这有利于减少 P-糖蛋白(P-gp)介导的药物外排作用,增强洛拉替尼穿越血脑屏障和在脑内停留的能力,改善对脑转移灶的治疗疗效和预防脑转移的脑保护效果。



基于洛拉替尼独特大环结构带来的优势,洛拉替尼的强效入脑实力在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大会更新的CROWN研究结果中得到了证实[6]。在基线有≥1个可测量脑转移的患者中,洛拉替尼组一线治疗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83.3%,颅内CR率高达72.2%,体现了洛拉替尼对于ALK阳性NSCLC颅内病灶的完全控制能力。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随访3年时,仅1例出现颅内进展,3年无颅内进展生存率高达99%,体现了洛拉替尼对于无脑转移患者的脑保护“软实力”。


表1. CROWN研究中经BICR评估的颅内缓解情况


无限生机——丰富了ALK阳性NSCLC一线药物选择


既往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只有一代、二代ALK-TKI,洛拉替尼的国内获批上市进一步丰富了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选择。



方罗教授表示,在洛拉替尼一线治疗的CROWN研究中[6],洛拉替尼组已随访至36.7个月但仍未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终点,且PFS曲线未见下行趋势,未发生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患者比例超过60%。间接相比之下,各二代ALK-TKI经盲法独立中心评价(BICR)的一线治疗的中位PFS约为25个月左右[7-9]


洛拉替尼突破了ALK一线治疗的PFS新记录,无论基线伴或未伴脑转移,洛拉替尼一线治疗均能带来显著中位PFS获益,有望改写ALK阳性肺癌的一线治疗格局。不仅是在一线治疗,洛拉替尼还可用于既往一代/二代TKI耐药患者的后线治疗,是多线治疗失败患者的“保底”药物。




小结

洛拉替尼的大环酰胺结构优势在CROWN研究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具有效果强大、血脑屏障通透性高的优点。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经洛拉替尼一线治疗,BICR评估的中位PFS超过36.7个月,目前仍未达到终点,并且显示出洛拉替尼强效的控制脑转移能力和脑保护能力,洛拉替尼有望成为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目前洛拉替尼已被2022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NSCLC诊疗指南作为Ⅲ级推荐[10],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其会得到CSCO指南的更高级别推荐。


专家简介

方罗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主任

浙江“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浙江省医坛新秀

学术兼职: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药事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委会副主委

浙江省药学会药学服务专委会副主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