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春节期间全国开展的“欢乐中国年”主题活动,展现了传统春节的温馨祥和氛围。文章强调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文明过节、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旅游以及网络文明等方面的倡议,呼吁人们共同营造喜庆、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让传统节日更加浓郁醇厚、历久弥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春节是全国性的“欢乐中国年”主题活动的背景。
文章描述了春节期间各种温馨祥和的活动,展现了传统春节的氛围。
关键观点2: 春节不仅是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文章强调了春节的重要性,并倡导人们共同营造喜庆、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
关键观点3: 传承春节传统习俗,倡导文明过节。
文章介绍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并倡导人们选择环保、文明的过节方式。
关键观点4: 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是提升节日质量的重点。
文章提出了文明餐桌、文明出行和文明旅游的倡议,呼吁人们在节日期间注重文明礼仪,共同营造温馨美满的团圆氛围。
关键观点5: 网络文明让春节传承与传播跨越时空。
文章强调了网络文明的重要性,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让春节文明的传承与传播跨越山海,连接每一个角落。
正文
百家宴上百家欢、迎新春送温暖、“情满旅途”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为爱接力……春节期间,全国开展“欢乐中国年”主题活动,各地上演一个个温馨祥和的动人瞬间,互帮互助、守望相助让“文明味”愈发浓烈,让新春佳节暖意融融。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不仅是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重要时刻,更是中华文明的生动象征。在这个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节日里,“文明味”如同一缕春风,让传统与现代交融,深化节日内涵,营造更加喜庆、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
文化传承,让春节传统习俗代代相传。贴春联、挂灯笼、祭祖、守岁、拜年、舞龙舞狮、逛庙会等传统习俗,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我们在体验、品味、感受中传承传统文化,如春联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古老汉字文化,拜年彰显中华民族礼仪文化,舞龙舞狮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我们倡导文明过节,如选择电子鞭炮,减少烟花爆竹燃放,在祭祖和祈福时,改用鲜花、水果等方式表达敬意,共同守护生态环境,让传统习俗在继承与发展中与时俱进。
文明餐桌,让春节团圆味更浓。我们在享受美食、其乐融融的同时,倡导文明餐桌,如按需合理备餐,不铺张浪费,践行“光盘行动”;不暴饮暴食,适度、健康饮食;使用公筷公勺,遵守文明礼仪,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文明餐桌,滋养味蕾、温暖心灵,让团圆更加温馨美满。
文明出行,让春节旅途有温情。春节前后,是一年中铁路、航运、公路客货流量最集中、人员流动最频繁的时期,车站、机场、道路人潮涌动。
在春运这样的特殊时刻,排队购票、有序安检、微笑礼让、文明行车等,一个个善意的举动汇聚成巨大的暖流,温暖每一位游子的心,无论是节前回家路,还是节后离家返程,旅途都更加平安顺畅、溢满温情。
文明旅游,让春节焕发新光彩。春节出游是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而舒心、愉悦的旅游体验,离不开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当人们摒弃不文明旅游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文物古迹、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等,我们不仅领略自然之美,还能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传统节日也因此展现出新时代文明风貌。
网络文明,让春节澎湃新活力。通过网络直播,人们跨越地域限制,欣赏丰富多彩的春节节目;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分享春节的视频和图片,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的春节文化;通过视频通话,相隔两地的亲人面对面交流、共享喜悦与欢乐;还有,AI视频拜年、线上红包、云聚会等逐渐成为潮流……
当网络空间风清气正,春节文明的传承与传播将跨越山海,连接每一个角落。
点滴文明如细流,汇成文明江河。春节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这个传统佳节,我们携手共筑文明,让欢乐中国年涌动“文明味”,传统节日更加浓郁醇厚、历久弥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在文明的滋养下生生不息。(朝阳门工作室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