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个原先喜欢拿单反装逼的人弃单反从手机的故事。
故事不长,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如果大家看完也有同感,咱们一块聊聊。
首先花点时间讲讲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的摄影器材之路很曲折,原因很简单——
没钱
。2011年的时候用手机拍了多年照片的我决定买一部相机。作为传说中的佳能党,当时最心水的器材必须是便宜好使的佳能1100D(对,就是佳能目前为止唯一一款多彩机身的单反)。
我的第一个卡片机:佳能
SX 220HS
不过,三四千的售价对于刚工作几个月的我来说有点超预算了。所以憋了几个月后,在2011年10月我花了一千多买了佳能SX220 HS,这是一部光圈快门优先M档齐全齐全还带14倍光学变焦的“高端卡片机”。虽然很快我也发现了它的短板——ISO 400极限、长焦端不稳等等,不过由于资金不太充裕它仍然陪了我将近两年,而这段时间拿着它我也拍出过几张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来。
佳能SX220 HS拍摄(2012年摄于厦门鼓浪屿)
佳能SX220 HS拍摄(2012年摄于北京八达岭)
佳能SX220 HS拍摄(2012年摄于北京昌平)
直到2013年6月,借着京东6·18促销的机会,我购买了人生的第一部单反相机——佳能EOS 700D。虽然标配的18-55 stm镜头对焦精准不再拉风箱,但用着用着,它焦段的尴尬慢慢显现出来。于是我不可避免地和众多摄影爱好者一样走上了器材的路——虽然我曾经一再告诫自己器材不重要。
我现在使用的佳能EOS 700D相机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我陆续入手了佳能超广角10-22mm、标准定焦50mm f/1.8、长焦55-250mm、微距60mm f/2.8和广角定焦24mm f/2.8,加上标配的标准变焦18-55mm基本上覆盖了日常拍摄需求用得上的所有焦段。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说你是不是太败家了?其实还好,这5个后买的镜头里面,相对贵一点的10-22mm超广角和60mm f/2.8微距买的是二手,总共5支镜头的总花销也不到一万块钱,都比不上某些摄影器材党一个佳能红圈尼康金圈的价格。
佳能EOS 700D拍摄的照片(镜头18-55mm)
佳能EOS 700D拍摄的照片(镜头55-250mm)
佳能EOS 700D拍摄的照片(镜头50mm F/1.8)
佳能EOS 700D拍摄的照片(镜头10-22mm)
佳能EOS 700D拍摄的照片(镜头50mm F/1.8)
佳能EOS 700D拍摄的照片(镜头18-55mm)
佳能EOS 700D拍摄的照片(镜头50mm F/1.8)
要说摄影这东西玩的就是一个愉悦,为了这个目的适当投入点也不算啥。自从配全了焦段后,我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在外面寻觅一些拍摄题材,一年多的时间里面也拍摄出不少自己觉得还算凑合的照片。其中一部分照片被我用相纸打成实体照片放在影集里面,偶尔翻翻感觉也挺不错的。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单反在满足我拍摄需求的同时也有它自身难以回避的一些问题。第一个就是
太大
,每次出去拍摄,除非我事先确定好主题、带上相应焦段的镜头,否则出门至少要带上两个镜头,这样出门就必须要背上一个背包才行。冬天还好一些,夏天本来北京的天气就很炎热,走在外面身后还背着一个包,那种滋味真挺难受的。
来回换镜头真是个苦差事
第二个就是要
频繁换镜头
,一旦出门带着一个以上的镜头,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我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更换镜头。一是一手拿相机一手拧镜头操作不太方便,二是换镜头的操作必须得快,否则CMOS或者反光板进灰了很难处理。之前我有一次换镜头不小心把60微摔地上了,心疼老半天,还好镜片没事儿。
RAW格式后期比较繁琐
第三个是
处理起来麻烦
,为了追求后期空间我通常用RAW+JPEG双格式保存照片,这样后期的空间是大了,但一张RAW图像二三十MB很占空间。另外后期本身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我通常用Camera Raw后期,调各种东西确实麻烦。而单反拍完照片不能第一时间分享也是个问题,还好现在新出的一些单反都加入了wifi传输功能,算是补上了这块短板。
要问我在用单反用得嗨皮的时候想过用手机拍照吗,肯定是想过。奈何当时我用的手机配置不行,后置像素也就800万,补光灯只有一个不是双色温,什么激光对焦、双摄像头、PDAF什么的想都不要想,这种情况下单反肯定还是我拍照的优先选择。
不过这种状况从2015年开始发生了
转变
,当年我得到了一款当下热销的旗舰机(品牌型号就不说了免得说我软性植入),这款手机后置镜头1300万像素还支持PDAF相位对焦。拿到它以后我在一些来不及拿单反拍照的时候应急,嗯,最开始它只是我单反的备胎。
手机拍照有些时候比相机顶用
然而备着备着我突然发现其实这款手机的拍照也还不错嘛,宽容度不比单反差太多,对焦方便点哪里对哪里,除了画质是真的比较渣(相对单反来说)之外。关键它的好处是体积小,想掏出来随时就从裤兜里掏出来拍;分享方便,拍完了马上发微博朋友圈;后期也不难,手机里面自带一些简单后期程序,旋转个方向、加点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啥的挺容易的。
真正对我的摄影理念产生颠覆性改变的是2016年盛行的双摄手机。去年5月底6月初我去台北参加电脑展,携带着公司指派的一款手机完成一路的旅游图集。当然单反我肯定也带着并且一口气背了三支镜头,可是你能想象当我6天后回北京的时候,相机里总共只有几十张照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