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在举国欢庆的成功背后,还有一群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人,这里面,
尤其离不开每次试飞都要直面生死的机长、试飞员和观察员……
“老风车”也用镜头
完美地展示
了这些平凡又不凡的“圆梦人”。
这组气场十足的照片出自“老风车”拍摄团队之手
在C919首飞前夕,
一组中国商飞公司试飞中心首发试飞员的“帅照”在各大媒体亮相,
记者了解到,这组气场十足的照片正是
出自“老风车”拍摄团队之手
。镜头里试飞员们英俊帅气的外表、睿智沉稳的神情引发了一众网友的热捧,而拍摄地点,就在位于
闵行区顾戴路的某摄影棚
。
用心捕捉精彩的瞬间
“老风车”团队中负责此次拍摄的王导告诉记者,
整个拍摄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
,因为试飞员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拍摄次日就要进行“高滑抬前轮”测试。
C919与ARJ21有个明显的区别:ARJ21的试飞员来自于中航工业试飞院,而C919的试飞员则全部来自中国商飞的试飞中心。
据悉,在C919首飞前,5名试飞组成员还专门“复习”了一遍
“老风车”当年拍摄的ARJ21-700首飞视频
,
了解试飞礼仪和熟悉相关流程环节
。
摄影棚内试飞员们风采尽显
本报采访当日,“老风车”团队正赶制一部
名为《起飞中国》的首飞纪实大型汇报视频材料
,中国商飞的几位工作人员也在电脑前一起出谋划策。刘秀玉告诉记者,尽管大家经常要为这类“急”活儿加班熬通宵,拍摄团队也常常在满是泥泞的场地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但这些同参与C919项目工作人员的付出与辛劳相比,就不值得一提了。
老风车多年的拍摄成果展示墙
“老风车”摄制团队常年跟拍,对航空工作者们真是再熟悉不过,
在这几年中,很多航空人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加班是常事。
团队摄制组王导坦言,
尽管拍摄过程漫长艰难,但能以记录者的身份为大家留下C919圆梦的全过程,内心很满足。
C919的身边,有着无数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人
随着C919的首飞成功,下一步,
项目将全面进入研发试飞和验证试飞阶段。
刘秀玉说,“中国商飞的客服中心在闵行,‘老风车’也在闵行,这就是一种缘分。
期望我们的团队能有机会继续通过真实纪录和媒体传播,再次为大家全景展现国产大飞机实现‘飞天梦’和‘中国梦’的难忘历程。
大飞机要乘风翱翔,‘老风车’愿意贡献一点微不足道的‘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