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ir电影
曾经,爱电影的人都关注了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Sir电影

大胆,删掉的网页也敢拍成剧

Sir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7-23 23: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绝的创意,往往就来自生活里最常见的体验。


比如 大家常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个神奇的——

404


每当页面被删除或发生错误,就会显示这个惹人不快的错误代码。

不甘心的我们,看到这串代码时,总会忍不住各种猜想。


这些不翼而飞的网页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别猜了,有人已经“发现”了这404背后的猫腻……哦不,神秘世界了。

这部神奇的科幻美剧,Sir今天就把它安利给你——


《404次元》

Dimension 404



半小时一集,短小精悍,脑洞大开,Sir一晚上连撸6集停不下来。

每集独立成篇,讲一个荒唐古怪的科幻故事。


这样的形式让人想起《黑镜》。

但它跟《黑镜》最大的不同,是 地气

《黑镜》是讲人性的阴暗面。借助科幻的外壳,它放大了人类世界的政治阴谋、膨胀物欲、科技盲从等议题。从上帝角度,俯瞰这个社会的阴暗角落,用想象力分析人类的去向,从而达到警醒目的。


英剧《黑镜》

而《404次元》倒 好像 没有这种抱负,它更偏向回归科幻本身—— 想象力

和“404”一样,为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常见事,开一个不寻常的脑洞。


每集都由不同导演操刀,讲出一个个古怪荒唐、意想不到的故事。


片头就很会玩玄虚——上来就道歉:


对不起,观众们。

你们将要看到的剧集内容,并非是现实中所能出现的场景。

在那信息空间的至黑之处,有着另一个世界。

异次元的世界, 充满着前所未见的惊异之物


可惜,这种不那么“顾全大局”的狂热,注定不会得到大众认可。

豆瓣上看过的人不到600,打分也只有 6.8


但Sir依然想挺它。

不止因为它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因为即使不去猜想背后种种可能存在的现实映射,也依然会为它的故事着迷。

因为,它的故事, 实在离生活太近。


就拿前三集来说,主题分别是——相亲、3D大片、毕业论文。

每一个故事,都全程让你打脸上一秒的自己……


Sir先说第一集。

第一集的主角,是一个相亲屡遭失败的小哥,用他的话说,他是一只跟整个布鲁克林过半女人约会过的单身狗。


翻译来自@LOT译者联盟,下同


在又一次失败的相亲后,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公寓。

室友是个胖屌丝,但说起感情却头头是道,看到小哥的衰样,他马上推荐了一款相亲软件—— “完美配对”


小哥在这风华正茂的年龄,怎么甘心就此走上靠网站找老伴的中老年相亲道路呢?

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说出心目中完美女神的标准:


有一缕不同于周围发色的红发;

身上有块小鸟纹身;

喜欢“传声头像乐队”。



这么具体的择偶条件,太……天真了吧?


错。


话音刚落, 相亲软件就为他在 方圆半径两英里内, 找出了413位相关女性......全都喜欢听传声头像乐队。



接着,系统进一步筛查,为他确定了一位100%完美配对的女生,阿曼达。

于是小哥带着忐忑的心情,去和这位“完美女生”见面。

不料才聊了5分钟,小哥就发现——

简直是天生一对啊!

一缕不同于周围发色的红发, get

小鸟纹身, get

喜欢同一个乐队, get


甚至,他们去过同一场演唱会,连最喜欢的一首歌都一样。

这还犹豫啥?

舌吻、恋爱、同居、啪,搞定。


但……


真有这么完美的伴侣存在吗?

陷入热恋的小哥逐渐失去理智,他不顾室友劝阻,做出了冲动的决定——求婚。

一般的情侣,都会出现这样操之过急的一方,正常。

但这部剧,绝不容许“正常”的存在。

只见阿曼达无情地掏出手机,对着屏幕上的小哥,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下一秒,两个黑衣人夺门而入,强行绑走小哥。


原来,那心动的一切,都是假象。

天生一对是假的,相亲失败是假的,室友也是假的。


连他自己,都是假的!


所谓的“完美配对”,并非双方配对。

而是单方面的配种。

主角小哥就是“种”,不仅他,APP公司里还有另外四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种”。

他们爱上的,都是阿曼达。


阿曼达是APP的客户,APP按照她的要求,造出她心目中的完美对象。

但完美并非一蹴而就,必须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与调试。

这五个小哥,都是被淘汰的失败人造人。

他们的所有记忆与意识,都是人工植入。

这就懵逼了?

Sir才不会告诉你—— 故事到这里,只发展了15分钟而已。

不到一半!

仅15分钟,就有3次反转。

仅15分钟,就留下无数疑问:

人造人失败之后的命运会如何?

前四个哥们儿是怎么牺牲的?

阿曼达真的能通过APP找到真爱吗?

……


Sir不剧透,后面你肯定猜不到。


这,才只是第一个故事而已。

你往下看,更多脑洞,都和你的生活细节有关:


你猜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3D大片?


原来,是因为有外星怪兽穿过屏幕,控制人的意识!


你猜为什么小时候看的卡通片印象那么深刻?


原来,那些卡通片里,藏着时空穿梭的秘密,穿越之后发现,你的毕业论文跟拯救世界有关系。



你猜那些曾经沉迷的街头电玩,都是谁设计的?


呵呵,里面可藏着毁灭世界的阴谋……



这些脑洞科幻故事,为我们生活里的古怪想法,披上了不同类型的外衣,有喜剧、恐怖、动作、冒险……


贴近生活,别以为就不高级。


它有高级的 笑料

比如,第一个故事中,四个克隆小哥的出场,一个镜头就凸显出每个小哥的不同性格。

有不正经的鼓手,一边摆弄着鼓棍一边打招呼;有痴迷健身的肌肉男,打招呼的方式也是标准的美式嘻哈风格。

What's up,bro

你好啊,兄弟


最后一位,长发的安静美男子,标准的雅痞艺术家,打招呼的方式更是猜不透:


Namaste.

哈哈哈什么嘛。

Namaste这个单词,原意并非你好,而是印度人双手合十的礼仪,经常会在瑜伽课的时候用。

但,即便你不知道这词的意思,只要看着这位长发男子的动作——


你准能get到那种不能好好说话的装逼文艺范。


一个单词就让人会心一笑,细节真是用心。


它也有高级的 叙事

故事信马由缰,其实细节中都有迹可循。

像第一集中小哥的室友,乍一看他是个混吃混喝的宅男。

错。

你看,当他给小哥播放APP广告的视频时......


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跟着把广告语低声念出来。


说明什么?

室友对这款广告烂熟于心,之后身份揭露,早有伏笔。

还有,高级的 隐喻

最后APP公司所有被淘汰的克隆人揭竿而起,发起暴动。

他们虽然穿着统一制服,但领口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没错,彩虹的颜色。

想起了什么?


“骄傲”游行

同样颇有心思的亮点,还有不少。

比如用浓墨重彩的灯光,营造出满屏的凶险或诡异。



还有烘托恐怖气氛的闪烁光源,明显的b级片路子。


粗暴,甚至粗糙。


许多人用制作粗劣、立意浅显诟病这部纯科幻剧集。

Sir想说,你们真的懂吗……


就好像当年网剧《万万没想到》用的冰火特效一样,没人会觉得它不贴切。


好的科幻从来不是拼特效,而是拼创意。


如果有了好的创意、特效,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越配越好。


比如科幻经典,《异形》。

《异形1》1979年问世,当时的技术和今天比相差千万里,但如今回看依然惊悚。

为什么?

异形在电影中出现的镜头不多,但雷德利·斯科特老爷子巧妙通过灯光、阴影、道具,塑造出一个神出鬼没的异形形象。

今天看,依然毫无破绽。


再说个近的。

去年许多人都被一部科幻片震撼,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降临》。

全片只在几个简单的场景来回穿梭,没有让人激动的特效场面,飞船是几块光滑的几何体,连所谓的外星人,大部分时间里都隐蔽在浓雾中。


但,这依然没有影响它成为一部优秀的科幻片。

许多人不知道,在《降临》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中, 外星人甚至根本没有到达过地球。

但,这也没有影响它成为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

小说作者,华裔作家特德·姜说:


对我来说,科幻作品的重点不是特效。

也不是什么正邪之争。

重点在于, 借助带有思考性的情节来反观人类自身的境况


翻译@Leung chanXXX


好的科幻,在于 反思


反思什么?


在探索未来和未知之前,要反思人类的过去,反思那些我们已知的东西。

《异形》通过惊悚的怪兽,反思人类的起源与人性本能。

而《降临》则通过外星人的语言,反思人类的思维方式。

《黑镜》反思的是科技进步之后,人类与科技的共处关系。

而《404次元》反思的,则是一些骗人的老观念,一些日常生活中令我们盲目的 常识 ——


不要整天寻找灵魂伴侣。与其寻找匹配度高的另一半,不如发现、克服那个迷茫的自己;


不要以为科技酷炫,就不是一种洗脑和倒退;


不要以为大部分人都痴迷和追逐的东西,就是对的;


如果不独立思考,只是一味地追逐新鲜玩意。


那么,即使用再好的科技武装自己,也只会活得像个笑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天天美剧”有下载


编辑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