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研究院
【腾讯研究院 ★ Tencent Research Institute】 网聚智慧,连接世界!网罗互联网前沿理念、传递互联网发展声音、汇集互联网研究成果、推动互联网法治进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LM SPACE  ·  大模型日报(11月12日 资讯篇) ·  2 天前  
LLM SPACE  ·  大模型日报(11月12日 资讯篇) ·  2 天前  
36氪  ·  杨子的财产,黄圣依能分多少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银行大额存单还香吗#】10月18日,工商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研究院

星际旅行、返老还童......腾讯WE大会上的这些黑科技有可能改变你的生活

腾讯研究院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1-06 18:15

正文


时光飞速,WE大会如今已经是第五届了。


2013年,小马哥在WE大会上发表了演讲《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提到了“互联网+、连接一切”。两年后,“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连接”成为了席卷我们的热词。美国首家拿到“私人登月执照”的私人公司创始人Robert Richards、引力波领域权威专家Barry Barish等都先后做客WE大会,分享过他们的超前思维。


在11月5日的第五届WE大会上,科学家们的“脑洞”更大了:星际旅行、返老还童……腾讯首席探索官也提出了腾讯未来的5个投资方向,包括:卫星工程、航天技术、基因工程、植物健康以及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利用资源。下面就是昨天腾讯WE大会的演讲精华。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1

地球太挤了,人类必须大胆前行


我今天想说的是地球和人类所扮演的角色。我需要从两个维度出发,一是思考人类的未来,二是研究我们探索太空、寻求其他潜在宜居星球的选择。


我先问大家两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够确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人类的未来达到尽可能完美?其次,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探索其他宜居星球?


对我们来说,地球变得太小了。在过去二百年中,人口增长率是指数级的,即每年人口以相同比例增长。目前这一数值约为1.9%。 这听起来可能不是很多,但它意味着,每四十年世界人口就会翻一番。2022年,我80岁了,世界人口比我出生时膨胀了四倍。


这样的指数增长不能持续到下个千年。到2600年,世界将拥挤得 “摩肩擦踵”,电力消耗将让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这是岌岌可危的。然而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我们可以避免这样的世界末日,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到太空,探索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


在太阳系中,月球和火星是太空移民地最显而易见的选择。水星和金星太热,而木星和土星是巨大的气体星球,没有坚实的表面。火星的卫星非常小,并不比火星本身更优。木星和土星的一些卫星也存在可能。比如木星的卫星之一欧罗巴,它的表面是冰层,但其下可能会有液态水,也就可能会孕育生命。那么我们如何确定这种可能?是否必须登陆欧罗巴,然后钻一个洞?



还有另一种选择。去年,我与企业家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一起,推出了长期研发计划——“突破摄星”,目标是让星际旅行变成现实。如果成功,在座各位有些人的有生之年内,我们将向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发送一个探测器。



“突破摄星”是人类初步迈向外太空的真正机会,为了探索和考量移居太空的可能性。这项创新背后的想法,是以光束来驱动纳米飞行器的前进。这样产生的速度虽然不及光速,但也能达到其五分之一,约合每小时1亿英里。这样的系统可以在一小时内抵达火星,几天内到达冥王星,一周内就可以追上并超过旅行者号探测器,并在仅二十年后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目前看来,这些都可能成为现实。但我们也看到重大的挑战,比如纳米飞行器必须经受极限加速、极寒、真空和质子,以及与太空粉尘等垃圾的碰撞;我们还需要让纳米飞行器在冰冷的真空环境中工作二十年,这样它们才能将信号传回到四光年外的地球。然而这些都是工程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而工程挑战往往最终都会被解决。


人类作为独立的物种,已经存在了大约二百万年。我们的文明始于约一万年前,其发展一直在稳步加速。如果人类想要延续下一个一百万年,我们就必须大胆前行,涉足无前人所及之处。





Pete Worden

突破摄星执行董事

前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主任



2

“突破摄星”寻找智慧生命


今天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突破摄星的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由知名的俄罗斯企业家尤里•米尔纳以及霍金教授所开启的。当时我们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突破项目,能够让我们知道是不是太空当中还有其他的生命以及文明存在,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他们。


现在我们觉得在太阳系当中唯一有可能有生命的是火星,但是火星上面我们目前也还没有找到任何的生命迹象。另外还有一个土卫2。在土卫2的南半球的部分,事实上有一些涌出的泉水,这就说明了在结冻的表面之下,是有水存在的。


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是不是在那里会找到生命,我们要通过后续的任务去解答这样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必须要在我们临近的星系当中寻找生命的存在。


科学家已经发现,超级类地行星于半人马座-α,存外星生命宜居行星。近日有科学家称“三体”恒星系统半人马座-α可能存在外星生命,有研究人员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中可能存在超级类地行星,预估那颗行星已存在10亿年具备 孕育生命的条件,很可能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宜居行星。



我们相信,如果持续寻找,我们可以找到更多这些宜居的星球,问题就在于即便它们宜居了,我们是否真正能够移居过去?我们是不是能够旅行过去?我们如何能够旅行到银河系?所以下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把太空旅行走的更快一点?如果我们能提速到现在的一万倍,我们才能在20年之内走到我们要到的星球。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至少能够达到光速的1/5,我们才有希望到达这些宜居的星球,另外一个问题像我们传统的这些飞行器,如果设计的这么大或者是火箭这么大,我们需要很多的燃料,它也不可行。如果说火箭仍然是原来那样的重量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更多的一些燃料。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太空当中航行,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有两种途径,一是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太空船做的更小一点,二是我们可以用激光的方式,让光能够更好地聚焦在一起,形成我们所需要的推力。


所以我们这里所想到的概念就是能够形成一个激光的阵列,我们能够让他们聚集起来,能够在几分钟形成50、60GW这种推进力。我们用来通讯的一个太空船,它的重量是上千公斤,接下来我们可以做出更小的立方体的卫星,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可能在这种基础之上,把它从这么小的立方体的迷你卫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缩小,我知道大家都使用苹果手机,它起到了很多的作用,里面的芯片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很多的运算、计算甚至定位。


所以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能够用苹果手表这样的概念来做,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星芯片。我戴在手上大家可以看到,它只有差不多一厘米的边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在星星飞船上面所要使用的一种芯片。


事实上几个月以前,我们推出了星芯片比较早的版本,把它放在了一个拉脱维亚的卫星,上面使用的是印度的推进器,几个月之前比较大的版本显然已经发挥了作用,现在我们进一步地把它缩小,我们希望在未来发射上去的时候它能发挥它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看到,如果加上我们所说的光之风帆的话,我们就可以保证它能够用光速的20%的速度持续20年的航行,持续的给我们传回相关的一些信息,也许2050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收到在整个银河系当中可能有生命的其他的星球上面的一些生命迹象的图片。


另外,在突破项目当中,我们还有一个项目叫做突破聆听项目,我们在2015年7月份开启的一个项目,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寻找外星人可能发给我们,或者说,他们自己发出的一些信号。我们把世界上最大的一些射电望远镜结集起来。我们使用自动的行星寻找器,这个是在美国的技术去寻找可能的行星存在。一年以前,我们与中科院的国家天文局合作,来使用中国FAST望远镜,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望远镜。通过这个望远镜,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突破。



我们从射电望远镜上所获得的信号,也许这些信号一些快速射电爆发的现象,说明了外星人他们可能把他们自己的太空船,射向太空的时候所发出来的信号,我们希望更好的观察这样的信号。


如果这个信号真的如他所说的,那就意味着外星人也在试着来到其他的星球去进行移居或者定居,后来经过证明,这其实并不是,不管怎么样,如果我们继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找到更多临近星球,然后去收集更多我们刚才找到的信号。


像刚才所说的,我们没有任何的迹象完全证明有生命,但是我们持续努力,现在也有一些成绩,我相信可以继续尝试回答我们想要回答的问题:到底在外太空有没有生命存在。




姚期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

量子计算专家

图灵奖获得者


3

量子计算机的“最后一公里”


今天我想谈的题目是关于量子计算,这个题目是量子计算时代的来临。量子计算在学术的期刊上,在普通的报纸杂志上,现在是一个相当热门的常常被谈到的题目,那到底量子计算是什么?为什么量子计算比经典的计算机能够快那么多,仍然对大多数人来讲,还很神秘。



在我的演讲里面,我们想要回答两个一般人最想问的问题:


第一,量子计算为什么是一个革命性的计算原理,它和经典的计算机到底不同在哪里?它为什么会这么快?


第二,量子计算机什么时候会出现?


量子计算机为什么和传统计算机完全不一样?我们中国有一个很古的寓言,是说“杨子见歧路而哭之”,杨朱看到有一只羊走失了,他走到了分叉的地方,他不知道羊在哪一条路上,这个时候他就不能够决定,觉得很悲伤,因为看起来唯一的方法,就是你必须先去走一条路,然后再走另外一条路。这代表着我们在做计算机的一个计算问题的时候,我们想要找一个答案,常常要搜索好几个不同的方向,来看到底哪一个方向才能够给你一个答案。所以说传统计算机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在量子世界里面,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我们可以这样想,在传统的世界里面,杨子看到有歧路,我们脑筋里面出现的一个景象,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如果杨子是孙悟空的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我在头上拔几根毛,变出很多个小孙悟空,每个人都走不同的路。这样的话,大家可以同时搜索,搜索的时间就短了,一个难的问题就变得容易了。


而在量子世界的时候,这些最微小的粒子本身就具有孙悟空一样的能力。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在这种最微小的量子世界里面,一个小孙悟空可以一下子变成两个孙悟空,有一半的他走一条路,另外一半走另外一条路。


所以在量子世界里面,在这些最小的分子、原子之下,他们这些小孙悟空,如果我们在一种适合的情况下,他们真的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配合,能够让他们所有的分身全部分开,大家一起合作。换句话说,这个就是达到了我们的平行计算,基本上等于有无限多个能够运作的计算器给你用。


如果我们有了量子计算机,我们就可以像现在能够模仿古典的物理,用我们的计算机做各种事情。如果有了量子计算机就可以解量子方程式,量子方程式它是最重要的一个方程式,如果你能解量子方程式的话,你可以解决很多物理上的问题、化学上的问题、生物上的问题,你能够做很多的事情。


我们现在基本上经过这20多年的努力,科学家已经了解到什么样的材料是最适合做量子计算机的,而且知道这个蓝图基本上是有了,但是它还是一个非常难的实践过程。


我想告诉大家,在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做什么事情。现在有用超导做量子比特,也有用离子来做量子比特,甚至用钻石做量子比特,它们都各有优劣。比如说钻石,我们大家都喜欢钻石,但是它真正的好处是,它是一个固体,同时能够在常温工作,不需要用很多的冰箱来冰它,如果有一天要做一个钻石量子计算机,像钻石量子计算机又赏心悦目又有面子,你就可以放在你的桌子上。


另外还做一些拓扑的量子计算,对纠错特别好的,我们在六年以前觉得这个时机已经到了,理论都已经成熟了,工作也都知道往哪个方向,所以我们成立一个量子计算机所,在这个中心里面,所有的科技我们都做。我们经过这六年,已经成为世界上相当知名的一个量子计算机中心。


另外还做一些事情,在量子计算机里面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做记忆,做记忆两个事情很重要,一是它需要有很多的存储,我们最近的一个工作就是在原子上面能够做出225个记忆体,这个比以前增加了10倍。


另外,我们还希望量子比特存储得久,比如说0.01秒就消失了,我们最近做的一项工作,用的是离子的量子计算。离子很有意思,它是先把原子用电离的方式做成变成离子,然后用镭射固定、冷却,同时操纵它。


最后,我讲讲量子计算在科学里面占什么样的地位,我想和大家说,对我来讲最兴奋的将来,就是我们现在两个最热门的题目,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可以结合在一起。因为人工智能可以是人类想要了解自然界,怎么样做出这么聪明的人,我们想要达到这个境界。


如果能够把量子计算机和AI放在一起,我们可能做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结果的事情。



Tony Wyss-Coray

斯坦福大学神经学教授

老年病研究专家



4

换血带来逆生长


年轻的时候你肯定没有什么记忆上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大脑有很了不起的能力来存储信息,比如说刚才车停哪了,我们去寻找自己车停在哪里,一般用自己的空间记忆,我们有一个空间的地图帮我们找到我们的车在哪里。


一般来说,我们看到可以用细胞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所以神经细胞一般来说没有办法再生。随着我们年老,随着你流失了一些死亡,不再生的神经细胞以外,我们脑子本身也在缩水,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所碰到的老年性神经退化性的一些疾病。


我们看到在动物的研究当中,显示了一些“重返青春”的效果。在我们实验当中,我们把老的老鼠和年轻的老鼠连接起来。斯坦福大学的汤姆兰道尔(音)教授是现代第一个试着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说一个老化的肌肉能够把它放在年轻的环境的时候,这个老化的肌肉是不是能够逆龄生长。


他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在想肌肉老化是因为肌肉本身缺少了一些保持年轻的东西,还是说是由于外界的一些因素,通过把两只老鼠连接起来以后,他发现年轻老鼠可以使得老的老鼠好像又返老还童了。


兰道尔提到,也有可能通过连体的效果,只要把我们的大脑放在或者是沉浸在更年轻的环境当中的时候,有了年轻的养分的时候就可以返老还童。其中一个关键的年轻的外在环境就是血液,我们知道锻炼和运动,通过血液的循环,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更加的年轻,但是血液当中有很多,有细胞和血浆的部分,血浆的部分包含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分子或者是养分。


我们的项目目的是希望能够搞清楚,如何让人的大脑返老还童,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这些信号是如何传递的,我们要搞清楚细胞之间它们沟通的对话,我们要破解他们对话的密码,然后我们要知道在一种共生的老鼠它们彼此之间一种共生或者是返老还童背后的基因效果,我们可能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够获得我们想要的效果,但是至少目前我们必须要保证我们在以上的这几个领域有所进展以后,才能够把它正式用到人体上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几个月的一些实验,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是不是让受试的动物,是不是让鱼、老鼠能够延长寿命,或者改善它的大脑能力,接下来才能够用到人体上面,然后用它来解决我们人类所碰到的神经性老化、退化的问题,比如说阿尔兹海默症。





腾讯公司首席探索官网大为


5

   
用更智能的方式重新配置地球


地球正在快速地变化,今天我想要做的就是希望能够说服大家,我们如何集结起来,如何众志成城地解决地球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拿几个例子来说明,我想要传达的概念。


先说气候的变化。温室气体的排放自于农业、工业、交通等等,先看看农业所导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当中,其中10%来自于奶牛,如果你们午餐吃了汉堡包,其实你吃的汉堡包里面牛肉就导致了我们温室气体排放当中的10%。如果你知道你今天吃的一块牛肉,其实会让我们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也许你应该想想,是不是你的晚餐应该吃点别的东西。



我们看到地球上面的分布,71%是海洋,29%土地。我们继续分析这些数据,我们看看土地又是如何划分的,里面分出来71%是可以住的,29%是不宜居的,不宜居的比如说火山地区。


我们在宜居的土地当中,我们进一步细分下去,其中50%是拿来做农业的使用,很大一部分是森林,还有一大部分是沙漠。我们看中间这一小块黄色的部分,是什么呢?就是大家所在的地方,也就是城市所在的区域,我们超过60%的人,是在我们地球表面当中的1%城市区域居住,这就是我们生活资源分布的现象,所说明的现实就是我们如何能够把这样不平均的资源分配做的更好。


我们再来看一下农业土地用地方面,77%是拿来养牛,另外23%是用来种农作物,比如说植物,这些23%的农作物,不仅仅是人要吃,也要拿来养牛。


所以我们进一步地细分下去,我们看一下所有人类产生的卡路里是从哪里来的。只有17%是来自于奶肉产品,也就是说我们占用了大量的资源,10%全世界的资源,但是带给我们的卡路里只占所有卡路里当中的17%。也许你觉得汉堡包很好吃,但是我觉得这笔账是不划算的,这是我们所处的一个现实。


我们接下来说一下,人类已经达到了差不多接76亿人口的规模。食物这部分的资源有牛、鸡、狗等,宠物方面养了大约5亿只狗。


如果一种动物,既不是我们的食物又不是我们的宠物,基本上在这个世界上就快消失了。也许再过60年,你再跟年轻人讲老虎的时候,孩子们其实就不知道什么是老虎了,甚至中国人的生肖都要改变的,因为60年以后的孩子都不知道老虎是什么样的生肖了。


事实上我们人类挤占了其他生物的空间,包括这些野生动物,甚至是昆虫。所以我们人类历史当中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么迫切,我们必须要使用我们的一些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把这个地球进行重新的更智能的方式的一些配置,这就是我们在腾讯所要做的工作。


我的工作,作为首席探索官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一些创新,不管是AI或是量子计算,或者是生物基因工程方面的一些创新,我们要把这些技术找到,然后帮助我们解决我们刚才面前所所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刚才我们讲到了关于地球的一些数据,如果我们能够实时地追踪地球的数据,其实可以帮助我们实时地改变很多政府、行业的决策,当你掌握了地球数据的时候,不仅仅能问更准确的问题,同时你可以做更好的决策。


很久以前我们要使用,比如说卫星,我们要花很多的钱、很多的时间把它造出来,发射出去,然后给我们回传相关的信息。今天我们已经听说过了,未来的卫星可能会有非常强大的力量,把我们带向整个银河系当中其他以往不可触及的一些地方,比如说有一些像是卫星工程的技术,这些所有的技术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做更好的决定。


另外我们也投资了一个公司,它帮助我们去协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像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告诉他们如何更有效地分布他们的资源,做更正确的决策,来保证他们能够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大的事儿。


现在我们看另一个领域,在能源以及交通领域。今天来到这里的人可能都堵车了一会儿才到这儿的,堵车我们都不喜欢,同时我们看到我们现在的交通网络大量的使用了一些化石燃料。事实上交通释放了14%-22%的温室气体,美国9%的GDP都是与交通有关的,我们如何一方面解决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又要解决在交通方面的需求,尤其是我们刚才看到人们都聚集在非常狭窄的1%的地球表面的城市区域。


所以腾讯投资了一些消费者相关的航载或者是航天技术,比如Lilium jet。如果我们以后能够加速我们在空中的飞行,就意味着今天可以在河北农村里面住着,早上起来先喂着你的牛,穿上你的西装,打上领带,然后登上你的快速飞行器,也许几分钟以后,你就可以垂直起降,到达北京的高楼大厦去上班。等上完班以后,又跑到高速飞行器的起降塔,坐个快速飞机,不是普通的飞机,垂直起降以后就到河北的农村,晚上还可以再喂牛再去睡觉。所以这其实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


第三个讨论,我们既然要活着,我们就必须要有健康,所以我们必须要用基因的一些排序以及基因工程的一些工作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在延长寿命的同时我们要更加健康,我们投资的一个公司,也帮助我们进行一些分析,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生病了,我们都不知道导致我们生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埃博拉还是什么样的病毒。


所以在我们投资的这个公司,你只需要做一个测试,它可以告诉你身体里有各种各样的基因导致的一些病源,当然也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进一步分析,通过一次验血就可以把你所有的病源,以及你可能遭受的一些疾病给列出来。


第四个讨论的问题就是12年以后我们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冲刺到100亿人口的大关,我们如何养活这些人,我们要解决粮食保障的一些问题。同时我们也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水源,除此之外我们要有足够的肥料和杀虫剂以及杀草剂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你必须要想想刚才我们的图当中,我们有这么多要饲养的动物,要如何能够有更多的食物来保证被我们蓄养的动物也能够获得饱足,间接地满足我们营养的需求。


所以我们投资的另外一个公司,其实它就是用这种远端的传感进行分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健康。所以他们很有意思的是在每个植物上面都有一个传感器,所有的这些植物就好像我们的心脏一样,如果说这个植物活的很健康,它就可以通过植物呼吸所带来的这种脉动,好像心脏一样,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节省20%的水,同时还把产能提升20%。


我们希望通过腾讯的一些活动,像这次的WE大会,我们能够提高大家在这方面的意识,进行一些宣传,让大家知道我们在这些方面做良好工作,并且鼓励大家一起合作。


在这里,我就要回应我一开始希望呼吁的这些事情,每一个来到我们的WE大会这些人,或者看WE大会的人,都应该看到我们这些应用的科技,对解决我们周遭的一些问题所能够带来的影响。



Pablos Holman

未来学家

致力于解决世界性问题的黑科技发明家



6

激光打蚊子,管道控飓风


人类的增长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就要想想,我们怎么样发明新的技术,把这些技术推向世界,而且是指数性、非常快速的推出。


我们过去所做的成就不够了,我们要做一些新的事情,因为要保证有更多的人存活,但是地球是有限的。


我们想解决一些人类世界基本的问题,比如一种带着疟疾的蚊子,在撒哈拉沙漠以南,这是全球最危险的动物,一年可以造成上百万人的死亡,其中有一半是5岁以下的孩子。我们解决蚊子的问题,就可以救很多的人,但是我们必须要先去尝试、先去发明,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尝试用激光炮的方式来杀死这些蚊子,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一开始做编程,6周之后我们可以用来追踪蚊子,用一些公式来发现它,可以看到它在哪飞行,它的飞行是有一些频率的,可以告知我们是否是蚊子,还是其他的虫子,或者说它是不是雌性的,因为只有雌性才会传播这种疾病,再用这个激光炮把它打死,这样的话,这只蚊子的生命就结束了。



最后我们用一个非常大的激光枪、激光炮,把整个蚊子都给蒸发掉了。这个工作如果真的能够做好,挺让人感到满意,当然我知道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工作,这是在我们的高智发明实验室里面做的工作,我现在就在这个实验室工作,我们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工具,雇佣各种各样的科学家把大家放在一起,然后去尝试发明来解决我们所找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业务,因为发明有可能会出错,基本上每一次你发明都会出现错误,我就是希望按照十年的视角去发明,找到一个在未来10-20年听起来可行的解决方案。


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可以逆转一些气侯变暖的现象,至少暂时性的,我们可以想想怎么样来消除排放二氧化碳。当然最好的计划是停止对地球的污染,第二个方案D计划。D计划是指帮助你去获得一些时间,这个非常简单,就是一个软管、20公里放在上面,上面有一个氦气的气球,你把这个二氧化硫传上去,像是一种白色的颗粒,可以反射一些阳光,这一个管子有足以把我们的大气的温度下降1到2度。这样的话,就可以好像是回到工业前,用一些冰制的罩子的方式。



郝景芳

中国科幻作家

第74届雨果奖获得者



7

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


说三道给人工智能的测试题。这些测试题都是人工智能答不出来的。


第一个测试题,如果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对中国哪个菜系影响最大?这对我们人类实在是太简单了,我们都知道哥伦布从美国带回来了南瓜、玉米、红薯、花生、辣椒,还有很多别的食物。那么哪个食物影响最大?对于我们吃货界来讲,也不难回答,当然是辣椒。如果没有辣椒,当然没有川菜,所以肯定是对川菜影响最大。


这个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常识,尽管所有的其他食物也很重要,但是只有像现在这样一个灵魂式的味觉食物,它能够调味,才对菜系影响最大。


所以对于人工智能来讲这是一个跨界问题,它涉及到历史,也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常识,也涉及到饮食对这种跨界问题、常识问题,人工智能是答不出来的。


第二个测试题,她说没想到今天这么冷,她希望你如何回复?


这种问题,就是对方当他说一句话的时候,他心里的意思,他的含义,他希望我们的回应,这是完全因人而异的,这是需要我们能够察言观色,能够体察对方、理解他人的心思才能够给出正确答案。这种问题人工智能它是不会做的。


第三个测试题,明年可以学英语,也可以学编程,你会选择学什么?为什么?


这种问题对于我们人来讲也很容易的,我们每天都在看大量形形色色的广告,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我们在其中能够根据我们自身选出我们自己想要的,这也是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因为实际上该学什么,要从你自身找答案,你要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要达到目标要怎么做,根据你自己的自身情况来决定学什么。


人工智能它们不理解自己,它们没有这种元认知能力,他们并不能够为自己做决定,当你跟AlphaGo说下围棋,它不会说我不要下围棋,我今天想去看场电影,它不会做这样的决定,因为它并没有对于自我的了解、自我的认知。


所以我说这种能够从自己出发做决定的能力,也能够看得出来人工智能和人的区别。


人工智能未来怎么达到一个更高水平的智慧呢?就是更多地了解我们人自身,去理解我们人类自身的心智系统是怎么样的。所以我是觉得在未来,其实人工智能它的下一步发展,不管它往哪个方向发展,它要处理的接下来就是综合的、多功能的、多能力的、多目标的任务的相互协调,多种价值观、多种任务的相互协调,这是我们需要更多地去理解人类的大脑、理解我们人类的心智系统。


所以,我自己会觉得人工智能最大的威胁是什么?是误伤人类吗?不是,汽车也会误伤人类。是故意毁灭人类?也不是,因为实际上人工智能离故意毁灭我们还有很远。是取代工作吗?仍然不是,它们会取代一部分工作,但是他们会制造出更多更多的就业岗位。


人工智能对我们最大的威胁就在于,当我们过于依赖很多的数据系统以后,我们自己如果变得懒于思考、懒于自我反思,而让我们自己的智慧退化的话,这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人工智能和人会走两条非常不一样的路,人工智能会做到许许多多我们人类做不到的事儿,会是我们的辅助、是我们的工具,而我们人如果我们让我们的智能在一直不断地向前进,我们的人可以一直和人工智能携手同行,就不存在威胁不威胁的事情,我们一起能携手同行。




张康

癌症和干细胞研究科学家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因组

医学研究所创始所长


8

逆转生物时钟,活到200岁


癌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基因的原因、环境的原因、污染的原因、饮食的原因。癌症在美国和中国的生存率不一样,一个原因是早期发现和治疗。比如说,我们讲中国比较容易发生的肝癌,因为肝癌很难早期确诊,只有10%的病人能够在初期的时候被确诊,而且缺少有效的筛查手段,尤其是在早期的时候。所以说,早期确诊就非常困难,所以说死亡率就特别高。


很明显,如果诊断越早,治疗的效果就会越好,愈后的效果也会更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非常有必要,来寻找到生物标志物,这个标志物可以让我们更加精准的提早诊断。


我向大家介绍一下DNA甲基化治疗,这是在人体或者细胞层面的甲基化,它和癌症也是有相关的,DNA的甲基化我们DNA基因最基本的改变,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早期确诊癌症。


甲基化就像是一个开关,是我们身体当中很多功能的开关,你想想为什么你的心和肝,手和臂衰老不一样,都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的基因在你身体不同的组织里面,而在不同地方的基因是由甲基化来控制的,所以说,可以通过控制甲基化来控制你的组织。


甲基化是人体非常主要的机制,和我们的癌症、老龄化相关的机制,我们可以通过甲基化标志用于癌症早期筛查和诊断,希望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癌症导致的死亡率,这个甲基化的生物钟在老龄化的过程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来预测衰老,并且来治疗衰老而导致的问题。


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一起通过使用新的技术,使用甲基化的标志物,来把癌症导致的死亡率到2027年的时候减少一半,通过进行早治疗的做法,另外希望我们的生命延长到150-200年,通过这样的做法来逆转生物时钟。




Ed Gerstner

国际顶级科学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

中国区科学总监




9

保护好奇心


有人会问我,如果我在《自然》上发了文章,我会不会名扬天下了呢?我说有时候会吧。那我应该做什么样的研究才能够值得诺贝尔奖?我要做什么样的研究才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这是问错了,是一个伪命题。有些人想在《自然》上发文章,就先去想我要做什么文章才能发,我说没有人这么干,就像得诺贝尔奖的石墨烯的人也不是冲着诺奖才去研究这个的。


研究点什么,才能够在《自然》上发文章?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问题。我要回答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一般大家会去问哪个领域最热,因为热点领域是我们想去发文章的领域,我们确实是愿意在那些活跃的领域、在那些有很多的科学发现的领域发文章,但是如果说你要是想去找钻石,你要跟钻石的富矿,跟很多人一块勘探,跟别人去竞争,你除非特别聪明、特别走运,才能在别人之前发现钻石。如果说你去探矿,是别人看都不想看的地方,你就能够有更大的几率,能够找到一块别人没有看到过的钻石。


这就是《自然》想去发的文章,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得研究点什么才能够在《自然》上发文章?答案是,你应该做那些自己特别愿意研究的事情,能够挖空心思去想的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那些研究。


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发问,好奇心有它存在的理由,一个人去思考永恒和生命的奥秘的时候,别人无法提供帮助,只能是敬畏。只要一个人每天都试图理解点这个奥秘就够了,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个事儿你特别愿意回答的问题,你就有可能找到钻石,发表在《自然》之上,如果说你没有这么做的话,你的日子怎么过?就是去思考,想生活的奥秘是什么,但是这么想想也挺好,我们说人或者是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


腾讯找到我说,我们要一起做什么?我就说我们应该去支持青年科学家,因为这些人可以说是科学发现领域中最活跃的人,他们是最有好奇心的人群,我们应该去培养鼓励大家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虽然说成年人在孩子面前做的总是不明智的去错杀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就应该鼓励、培养、保护大家的好奇心,因此《自然》愿意跟腾讯与大家携手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去支持青年科学家。

来源: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