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岁老年女性患者,体检发现双侧颈动脉狭窄 2 年,间断头晕半年。结合相关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左侧颈动脉狭窄。然而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后,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压过高。
那么,对于这类患者,应如何处理?
对此,我们邀请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鹏教授
带来详细的解答,另外,我们还邀请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宏亮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雁教授
为我们带来精彩解析。
主诉:
体检发现双侧颈动脉狭窄 2 年,间断头晕半年。
既往史:
扁桃体切除术后,高血压,糖尿病。
体格检查:
神清语利,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正常,颅神经查体阴性,双侧肢体肌力 V 级。
辅助检查:
本院 B 超、CTA、高分辨 MRI:
左侧颈动脉狭窄
。
诊断:
1. 左侧颈动脉狭窄
2. 扁桃体切除术后
3. 高血压
4. 糖尿病
患者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术后复查显示,颈动脉狭窄显著改善,但患者出现脑出血。
患者平素血压控制较为良好。考虑脑出血可能是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置管时出现
一过性血压过高(158/97 mmHg)
,增加了脑出血风险有关;及时给予
静脉尼卡地平
3 mg/h 持续 24 小时,降压效果明显。
患者出血量较小,降压治疗后出血逐渐吸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 2.5 mm,对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顺利出院。
高血压可导致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增加 10 mmHg,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风险增加 86%
[1]
。
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急性期常使用静脉降压药物,以达到快速降压的目的,各类脑血管病常用静脉降压药物如表 1 所示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