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盒饭财经
盒饭财经,商业变革观察者何伊凡与中国最具实战经验的企业家一起,专注“商业决策者的十万个怎么办”。今今乐道读书会旗下财经自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盒饭财经

干货丨零售库存难题如何破?必要创始人毕胜有三点建议

盒饭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03 1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商学院

剥洋葱

读书会

访谈

视角


口述丨毕胜

整编丨盒饭君

来源丨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阅前思考

1.为什么说电商是个“骗局”?

2.C2M模式是什么?

3. 未来网购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8月31日,今今乐道读书会在北京举办了名为“ 进化者:创始人如何迭代自己 ”的盛会,众多商界大咖前来分享。大会通过巨屏直播方式和成都、深圳、沈阳、大连多地创业者联动,探讨创业过程中该如何读书。


必要商城CEO毕胜 在现场对零售、电商及C2M模式进行了深度剖析与解读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对演讲内容进行了整理编辑,全文如下:


图:必要商城CEO毕胜


我讲讲我的失败经历。2006年的时候在百度退休,2008年的时候,雷军看我还闲着,他很着急,拉着我参与投资了一个电商公司,专门跑到我家说,你要做点事情,要不你也创业吧。我说创业做什么?他说做电子商务。我说做就做吧。


2008年开始做乐淘,2008-2011年,这三年时间非常顺,陆续融了三笔资,大概几千万美元,三年后中国电商的泡沫期到了,再加上我在互联网圈这么多年,对资本期也非常熟悉。当时创业的时候,上午有想法下午就去融资,第二天就融完了,200万美元,当时连公司都没有,投资协议写的“毕胜的公司”,投200万美元开始做。


但是这段时间我仍然对零售基本不懂,就瞎做,因为以前是做互联网的,大家觉得互联网是流量为王,以前就是做流量,11年的时候我突然想看公司的财报,我以前不懂,一看快没钱了,从2008年成立到2011年一直在亏。当时我把财务副总叫来,我说你给我讲讲财报怎么看,是不是看错了?他一讲,我发现没看错。


但是为什么是负数?每年都在亏损,要想生存下去还得继续融资。我很郁闷,正好2011年的时候中欧有一个活动,当时我和周鸿祎在活动上演讲,周鸿祎先讲,过程中一抬头看见我了,他说,终于有人来接我的班了,我就不讲了,让老毕讲一下,他以前是“抢钱”出身的,现在亏死了,来讲一下吧。


于是我就上去了,当时我在分析了几家公司的财报的基础上,演讲的主题是电子商务是个骗局。后来这篇文章在互联网圈流传的非常快,导致我那次演讲完了之后,中国垂直电商公司没有一家能融资的,有的在上市的路上也被打回来了,投资人再也不看电商了。后来一家电商公司的老总开车到我家楼下堵我,说你那篇稿子出来之后,我们公司当天有70多个人辞职了。


图:今今乐道读书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企业家读书组织


出了这个事之后,我想怎么破这个局?电商既然是个骗局,那我能不能把它变的不是一个骗局?从11年开始想,分析零售为什么不盈利?补充一下,不光是电商,在我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日常的销售和零售,都是个位数的利润,甚至不做假账的情况下都是负债的,包括上市退市的公司,如果他的财务报表不做调整,按照标准会计准则记账的话,当年都是亏损的。调整之后,所有利润加起来,十大零售上市公司,所有利润加起来不足阿里巴巴半年的利润。


零售行业的两大问题


其实零售本来就有问题,2011年我开始研究零售的问题出在哪儿,后来我发现 零售最大的问题是出在库存上,库存是零售没有办法解的结 ,在传统零售下,甚至我们穿的一件衣服,都叫期货制,现在是9月份,工厂实际上现在已经在生产明年春、夏季的服装了,秋冬季的服装在今年3、4月份已经生产完了,期货制是通过一淘ODB模式来订货的,就是我开多少店、订多少货,这个数基本是蒙出来的。某一个品牌来广营的店长,提前6个月老板要订货,他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去年的基础上加一些报给北京区店长,北京区一看太少了再加点,北京区再加给全国副总,北京区副总说老板要求10%,你怎么能增加5%,结果又加了5%。结果产品生产出来了,没增长,就变成了库存,这种库存在财务叫做库存跌价,都要计做负数。


第二,期货制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比如我投资的那家电商公司,那年大家非常开心,说今年的羽绒服一定热卖,去年卖的不错。于是差不多定了快20亿的羽绒服,非常不巧,那年北京是暖冬,羽绒服全压手里了。所以这就是期货制的问题。


因为我是个零售外行人士,胆子比较大, 2011到2013年,我想能不能把库存问题解决掉。当时花了两年时间,几乎看了中国所有的可公开零售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各种数据,我差不多研究了20本《中金研究季刊》,五年的中国零售发展的记录。后来我还和优衣库、ZARA的全球老板沟通过,说你们怎么解决库存问题?得到的答案是,我们也解决不好。



当时我就很苦恼,想怎么把库存解决掉? 突然有一天有了一个灵感跟做数学题一样,当某一个函数是无解的函数的时候,要想解决就先把函数拿掉。 我想如果没有库存了,那么库存问题就解决了,想透这一点是在2013年年初 。因为自己此前根本不知道零售是什么东西,也根本对中国制造业不了解,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开始真正想, 如果用户有订单了商家再生产,这样就把库存问题彻底解决掉了,就想到所谓的C2M模式 ,我准备去执行这件事。


制造和零售的秘密


后来研究C2M过程中,越研究越发现整个中国零售、制造业的利润,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制造和零售的秘密


首先,因为有各种成本,吃穿住行的零售品从出厂之后库存、运输、仓储各种环节,所以我们所消费的一件商品的平均加价倍率在成本价的8~12倍 ,假如今天你花1000块钱买了一件大衣,实际真正的出厂成本大概在90~100块钱左右,这是普通的商品。奢侈品的加价倍率在30~100倍,后来我走访制造商,正好走到女孩子们喜欢的Prada制造商,因为我在学习行业的规律,我问制造商的老板,我说这个包什么时候会在中国上市?我记得我是15年的时候问的,他说17年上,16年先供欧洲,零售价大概在6000欧元左右,那个时候差不多在6万人民币左右,我走的时候他送给了我,他说我们每年有几个名额,可以送给朋友,送给你太太一个包吧。我说太不好意思,我要把钱给你,他说你把成本价给我就好了。我说多少钱?他说500多块钱。


发现这个(秘密)之后,我又用这个逻辑倒推日常消费品的成本是多少呢?排名第一的女鞋出厂成本是60~70元人民币。


我在其中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传统零售的加价倍率都很高,其次,好东西都是中国产的。


发现这两个问题之后,当时我就做了一个假设: 如果用户买一件衬衫接受的购买率是200,这件衬衫的出厂成本不会超过20块钱,甚至电商非常火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公司,他的衬衫是13块钱进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大红门直接论斤买回来,撕掉LOGO,熨平了再贴上他的LOGO。我当时做200块钱的消费力假设,如果用C2M模式走的话,因为中国没有任何模式,没有任何仓储,商家只需要不到两倍加价就能够买到这个东西,而且商家能够卖钱。反推,200块钱的零售衬衫,出厂成本可以选择100多块钱的出厂成本衬衫。


后来我就找100多块钱出厂成本衬衫到底是谁。有一个香港公司是全世界排名前三的纺织品制造商,大到从新疆有自己的棉田开始种棉花,一直到纺纱、印染成衣。我说,如果说我要跟你合作,我希望你的售价是200块钱左右,但是要选择100多的成本。这个老板告诉我,没有。我说,为什么没有?他说,没有那么贵的衬衫。我说,你最贵的多少钱?比如给Burberry做的衬衫选择那么好的面料。他说出厂价、含税不到600块,但是Burberry卖6000块。


我越想对这件事越有信心,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且还没有人碰,没有人想到这个模式。所以2013年我们卖掉公司之后,就选定了这个模式,我们要选择全世界最好的制造商,而且跟大家讲一下,最好的制造商都在中国,你只要能提起名字来的日常消费品,我现在几乎可以做到告诉你这个工厂在哪儿。


开始做的时候发现异常的难,为什么难呢? 中国的制造商有600万家,横跨100多个品类,100多个行业,要从所有行业里面把最好的找出来,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 我们当时定义的女包品类,从定义这个品类,到上线花了两年时间。



开始研究中国的皮革女包制造商,花了半年时间了解清楚,大概五六千家,里面最好的是ABC三家,了解最好的前三名又花了半年时间,因为不认识人家,又通过找关系,跟人家聊,又花了很长时间。


我们找人最早的方法就是朋友圈,要不就是广东扫街。前后花了一年时间,找到前三名是ABC三家,这三家全在广东东莞,基本上全世界奢侈品的女包全是这三个厂子产的,我们找到的时候,第三家已经倒闭了,就剩两家了。我就去第二名的那家,发现老板已经70岁了,用一个键盘都看不清楚的诺基亚手机,你讲互联网他根本听不懂。


然后跑到第一家,各种生产能力和管理都非常非常好,老板说这个事交给我们二代管,我觉得二代应该对互联网清楚一点,后来二代是个大姐,已经55岁。但是这个二代确实脑子非常超前,我们要把制造商和消费者直接联系,她一听觉得很好。首先她一件女包做的比给别人做代加工更多,原来他代加工每一件拿5~10块钱,但是一个Prada女包平均在三四百块钱成本,我说的600块算高的了,如果这个品质的女包卖到600块,用户很喜欢、品质又好,但是单件获取的利润就会比原来多得多。


谈定后,我们回去筹备,开始合作。你会发现制造业的做事效率非常慢,我说我们开始合作吧,从开始到上线用了一年时间。因为要调动生产线、开会,效率又极慢。这一年时间我们很焦虑,因为我们要想做女包,全世界只有这一个工厂可以合作,但是他们的效率又特别慢,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在她的朋友圈点赞,她发一条我点一条,整整点了一年赞,后来50多岁的这位大姐被感动了。


我们这家公司实际上已经四年了,但是我们创造的一个记录,就是中国互联网平台上线最慢的记录 ,因为从开始做这件事到整合这些顶级制造商整整花了三年时间,而且三年多里,我们整合了多少家制造商,上线的时候一共才找到了三家制造商。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今天整个必要已经有80多个品类,有一两百家大型制造商在背后跟我们合作。


找制造业的过程中,发现以前的不靠谱,以前作为一个互联网人做零售的不靠谱,越走越可怕,走着突然发现每一个行业的壁垒都很深,以前互联网人做电商,自己做个产品非常不靠谱,在走的过程中我竟然发现光衬衫这一个品类就是两个行业,一个行业叫说梭织,一个行业叫针织,而且这两个行业跨度非常大,我这件衣服就是针织的,你那件衣服就是梭织的,因为织法不一样。互联网人做的话,因为每一个公司不可能招到每一个领域所有的行业的产品专家,既然招不到产品专家,那产品肯定会出事,产品出事了,你的商业模式其实就不存在。


另外,在走的过程中还有一点越走越害怕的事,当我们采用了这个模式往下走了以后,我们发现会对中国一些零售品牌产生巨大的冲击,比如说一个Bally的奢侈品女鞋,制造商已经跟我们合作了,Bally一双鞋子差不多卖三四千,中国的百丽一双鞋平均四五百块钱,当Bally的制造商用百丽的品质一双鞋卖到三百的时候,对百丽是有巨大冲击的。



对零售品牌与消费升级的理解


我认为中国零售不存在品牌,中国所有的零售,我们知道品牌,都应该叫渠道知名商标,不是品牌,是知名商标。我曾经跟一个记者快问快答,他问我品牌的价值,他说爱马仕,我说你为什么觉得这是一个品牌?他说因为历史悠久。我说你告诉我历史有多少年?他说我不知道。第二,品牌故事和文化内涵,我说你告诉我爱马仕的品牌故事是什么?他说不知道。讲了这两个不知道之后,我就跟他讲了我对品牌的理解。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品牌给用户的是一种信任,而这个信任是通过多年的产品品质经营做出来的。


第二,非常简单,用有点文化的话说是要符合或衬托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翻译成通俗点的语言是要满足一个人装X的需求。 大家想一想,中国有哪个零售品牌能够满足你装X的需求?一个没有,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你买一个李宁,然后告诉别人我买了李宁的鞋,你看多棒。


随着互联网让制造用户的信息越来越对称,接下来中国的零售品牌,因为他们前几年的中国零售渠道商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开店能力超级强,动不动就几千上万家店开出来,经济危机动不动几千上万家的店收缩,他们没有把能力用到产品上,所以我判断,未来的国产零售品牌如果再不变,再被库存压着,又没有产品力,又不可能短期内形成品牌,我觉得他们未来的路会死的很惨。



我们眼镜品类直接跟法国依视路集团合作的,因为中国制造商本来就是他们的全资子公司,我这幅眼镜在宝岛差不多7500块,但是在必要是279块。我跟依视路的老板聊,他非常谦虚的说,老毕,我们这个品牌在法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品牌,我们才120年历史。法国人的观点我比较认同,他认为一个品牌,除了信任,除了身份、地位的象征,他们觉得还有第三个要素,是要百年的时间持之以恒保证产品质量,这才是品牌。中国改革开放刚几十年,所以说中国不会出来这方面的品牌。


第三,我自己体会到的未来网购。 我觉得未来网购应该是满足充分依托中国制造的优势,你们所看到的大部分所谓的品牌的国际设计是谁出的呢?是中国人出的,他们的订货流程是这样的:比如我是某个奢侈品的采购部门,老何(注:何伊凡,今今乐道读书会联合创始人、总裁)是个制造商,我跟老何说,下个月我要上一百款产品,老何就调动他公司的设计工作室,就开始打样设计,让我选,我选定了一百款,咱俩签合同,这版权属于我。


还有,很多我们知道的知名品牌公司其实都是皮包公司,我觉得这也是大家日常消费中的陷井。所以我自己总结的未来网购,就是消费者的需求直接连接到顶级制造商,我认为未来奢侈品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因为他们是真正有产品力的,大家花钱买的是那个LOGO。反之,那儿没有LOGO,但是质量很好的,会成为消费者喜欢的东西。再然后,那些有LOGO,原来靠开店、靠信息不对称,加价到12倍的零售品牌会很快消亡。我觉得未来三五年还会迎来一批一批的关店潮,现在打着新零售模式的企业他们都在打性价比,所以我相信必要的C2M模式,还是现在以注重产品性价比模式往下走的零售也好,未来能够大行其道,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消费升级。



给零售、电商创业者的三点建议


我想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创业想法,我 给大家三点建议,就是做零售、做电商方面的想法。


第一点,一定要保证产品的性价比,这是最核心的东西,其他都不是。 我是做互联网零售出身的人,很多人问我互联网流量怎么来,我说好产品其实就是好流量,百度百科里把我吹的神乎其神,说我怎么把流量做上去的,其实如果百度的搜索引擎不准,我搜“老何”但搜出来结果是“老张”,我有再强的营销能力也做不到。


第二,千万不要有库存。 我曾经投资过一家电商,因为他原来用B2C模式,那年9月份要做10亿,说我自己的网站,自有流量能卖多少亿,剩下的在百度买广告能够多少亿,大家很开心,3月份就把9月份的订单发下去了。8月底订单入仓的时候,按原计划实施,赶紧去百度买流量,百度那年的广告费涨到35倍。我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就说哥儿们你已经被逼到武大郎喝药,喝也死不喝也死,你喝,广告费花很多,不喝,货压在手里了。他正犹豫不决的时候,季节过去了,10月份的货又入仓了。


当时作为一个小股东,我去参观的时候欲哭无泪,百万平米大仓,全国有N个,我只去了北京的仓,打开之后连操作区都没了。后来怎么卖出去的?大家不用挑,一扇布下面是200块钱一斤,花了两年时间才秤完。如果你要做零售,除了性价比之外,一定不要碰库存,碰库存就是死路一条,根本没有任何活路可走。


第三,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碰服装 ,为什么呢?服装是一个有尺码的产品,每个人的体型各异,我从07年开始做互联网,到现在10年,原来B2C项目毛利就低,后来有了库存之后毛利更低,发现服装的退货率,尤其是女装,平均退货率35%,基本有多少毛利都吃光了,这就是破损。每年大家很开心的双十一,会把女装最高打到75%退货率,如果大家做电商尽量不要做服装。



注:本文为盒饭财经原创,转载请加微信:iduoshao,侵权必究!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盒饭财经,约会最好的商业思想☟


往期热文 · 推荐


点击 下方图片 即可阅读

柳传志对孙宏斌的三个评价和一个提醒,以及孙宏斌对和柳传志真实关系的定义。


本命年之后,李彦宏能否带领百度找回“简单可依赖”?


盒饭财经

点击下方 关键字 ,看往期热文

柳传志与孙宏斌 孙宏斌 王健林 董明珠 王石 李彦宏 徐和谊 陈九霖·上 陈九霖·中 陈九霖·下 宗庆后 陆正耀 杨浩涌 陈春花 陈年 贾跃亭反思 刘晓光 李彦宏2016 陈向东 张瑞敏 马云与澳洲 宋志平·上 宋志 ·下丨 朱民 姚劲波 周云杰 谭希松·上 谭希松·下 王胜江·上 王胜江·下

版权声明: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及作者,侵权必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