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光伏技术中的BC技术(一种电池技术)逐渐打开市场局面的趋势。今年以来,央国企陆续发布BC集采标段,主要BC企业参加国际峰会,预示着行业期待的“反击时刻”已经到来。BC技术在效率、成本方面具备优势,并正在得到终端用户的认可。隆基绿能等公司在BC技术路线上的产能扩张战略清晰,市场前景广阔。
虽然BC技术市场前景广阔,但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避免过快过剩,仍是面临的重要挑战。
什么是“起势”?
起势是那个瞬间,当你的准备、机会和决心在某一点汇集,创造出一个强大动力的时刻。
来源
/
索比光伏网
作者
/
舒雨
一直被TOPCon阵营认为是小众产品的BC技术,如今正逐步打开局面,且势头越来越猛。
今年以来,华能集团、中国华电、广州发展、国家电投等央国企陆续发布BC集采标段,意味着BC技术正在打开国内集中式电站市场;
不到半个月之前,爱旭、隆基、Maxeon等主要BC企业悉数参加以“双面BC”为主题的bifi PV Workshop国际峰会,被业内人士称为是“BC阵营首次集结”的标志;
紧随其后的是,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和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两位光伏大佬罕见现身同一场直播。
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
行业期待的“反击时刻”已经悄然到来。
光伏技术路线之争中从不缺争议和讨论。但无可争议的是,理论效率极限高达29.56%的BC技术路线,更具备充足的市场想象空间。
今年5月,隆基再度打破世界纪录,将HBC效率推高至27.30%。钟宝申在BC领袖对话中表示:
“现在我们正在生产的二代产品比TOPCon组件效率高5%,还在中试线的新产品,跑出来的组件效率比TOPCon高出10%。”
成本方面,BC产品仍存在+一定溢价,但相比之前已经低了不少。
“同样一块板,BC可以比TOPCon多35W。在珠海这个地区一年就可以多40度电。现在广东平均下来白天的电大概在0.7元多一点,假如说是0.75元,那就是30元,账很好算。这一块板目前都是在90元以内,也就意味着不超过三年,就可以把你多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来,30年意味着你收回来的钱是投入钱的10倍。”事到如今,被誉为战略大师的钟宝申,也愿意在这样隆重的场合,俯下身来、掰着指头来为屏幕前的客户把账算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非硅成本中,用来制作栅线的银浆由于价格昂贵,限制了成本的降低。因此,无论是TOPCon、HJT,还是BC企业,都在想尽办法减少银浆的使用。例如去除主栅的0BB技术、以贱金属铜代替银等。
“隆基在贱金属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我们在采用铝和铜这个方向上,已经走得很远了,这些技术我认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市场上。”钟宝申表示,“我们预测,除了BC电池在效率、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之外,到2026年,BC的成本会和TOPCon基本齐平,再往后,BC的成本竞争力会更具优势。”
除了效率、成本,BC电池的双面率较低也是备受争议的攻击点。
部分公司和机构认为,BC更适合于屋顶等只能单面接触阳光的分布式发电场景。但在今年5月,隆基强势推出了面向集中式市场的Hi-MO 9组件,该产品基于隆基自主研发的HPBC 2.0技术,组件最高功率高达660W,转换效率高达24.43%。时隔4月之后,隆基再次发布了基于HPBC 2.0技术平台的全新一代分布式组件Hi-MO X10,在发电性能、可靠性、客户收益及美观性上实现全面领先,电池量产效率超过26.6%,组件量产效率高达24.8%;最高量产功率达670W,较行业主流组件功率高30W以上。
隆基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第四季度,Hi-MO X10将实现批量性供货,到明年第一季度,产量可以上升到吉瓦级别。明年总出货量预计在20至30吉瓦。”
高美观性、高转换效率、叠加全应用场景的打通,BC组件的价值也逐渐得到终端用户尤其是央国企的认可。
今年下半年,央国企大型集采中,
BC已经成为常客。
华能、华电、广州发展、国家电投、粤水电等企业纷纷发布BC集采需求,
总规模超过
6GW
。
来自央国企的推波助澜,无疑将进一步加速BC放量。
市场有了微妙的变化。不少企业开始推出自己的BC电池组件产品,或将相关技术列入研发计划中,其中还包括多家TOP10组件企业。
面对纷至沓来的“入局者”,隆基不仅成功达成 HPBC1.0 产品 20GW 的销售佳绩,更是一马当先迈入 HPBC 2.0 阶段,以无可争议的姿态,稳坐 BC 技术 “领跑者” 的王座。
就在近期,全国首座HPBC2.0分布式光伏电站成功并网。该项目位于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年发电量320万度,每年可以实现售电120万元,比同容量的TOPCon电站每年多发11万度电,发电增益达3.56%,
每年为企业售电多盈利4.2万元,25年共计多盈利105万元。
如果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隆基HPBC2.0双玻光伏组件较TOPCon组件可以多增加5%的装机容量,发电量增益达8.56%,每年为企业售电多盈利9.46万元,25年共计多盈利236.55万元。
现在BC已经进入大规模扩产期。
据钟宝申介绍,隆基目前有2GW的BC二代产线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且每月均有产品交付,同时大量一代BC产能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
将有20GW的BC二代产能陆续投放市场,至2025年底,目标是建成50GW的BC二代产能。
2026年作为关键节点,钟宝申期望实现全部产能向BC二代乃至更新一代产品的转移。结合现有产能规模,届时产能将达
100GW
左右。
以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216.88GW为参照对比,隆基在BC技术路线上的产能扩张战略清晰可见,于光伏产业领域的战略布局不仅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且彰显出高瞻远瞩的眼光与气魄。
回顾光伏多年发展路径,往往是一种技术路线一经问世,便会迅速在市场中蔓延开来,吸引众多企业纷纷投身其中,进而促使整个产业链成本实现有效降低。
去年,TOPCon 技术在经历“扩散”阶段后,其新增产能骤然突破430GW,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也随之攀升至 23%。据预估,今年该技术的新增产能仍将达数百吉瓦之多。
如何才能让BC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市场主流,还面临着多重挑战。
我们会积极申报一些知识产权,也会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推动产业发展。
这个‘积极开放’,一方面是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开放地和大家合作。
只要是基于规则,基于合理商业计划,基于法规的,我们都是开放的。
”钟宝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