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亲仁书屋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亲仁书屋

你能享多大福,早就命中注定了!

亲仁书屋  · 公众号  · 美文  · 2021-05-16 00:36

正文


千古奇文《破窑赋》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这不是宿命论,而是传递了福与祸之间的关系:人生中的福报和苦难一样,与生俱来,相依共存。

因果福报,命中注定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大平广记·定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隋朝末年,有个穷书生。他家离官府钱库很近。

一次,他沿着一个洞钻进了府库,忍不住伸手想拿一些钱度日。

这时,一个身披金甲的人出现在他眼前对他说:

“你要钱,可以到尉迟敬德那里要个公帖,这是尉迟敬德的钱。”


书生找到尉迟敬德说:“我贫困,足下富贵,想向您乞钱五百贯。

尉迟敬德说:“我是个打铁的,怎会富贵,你是在侮辱我吧!”

书生说:

“如果你能可怜我,只要给我写个字条就可以,写上你的姓名和日期,以后就会知道怎么回事了。”


尉迟敬德见他可怜,就写了一个字条。

金甲人让书生把字条系在房梁上边,让取走五百贯钱。


后来尉迟敬德辅佐李世民建功。

他解甲归田时,得很多赏赐,其中就包括那一府库的钱财。

等开库对帐查点,发现少了五百贯,正要处罚守库人,尉迟敬德忽然在房梁上发现了一个字条。

打开—看姓名和日期,竟是几年前自己写给一个书生的。

原来命运中的定数早就埋下了。

一切皆非莫名,一切皆是注定。

福至他人,业随福报


北宋法演禅师说:

“福不可以享受到尽头,假如福享受尽了,幸福和快乐的泉源就会枯竭!”


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北宋诗人范仲淹出身贫苦,凭借自身努力金榜题名,后来官至宰相。

从未变得骄纵,因为他懂得幸福需要珍惜。

所谓“惜福”,就是十分福气,只享三分。

当他的儿子们请求他买一所园宅时,他拒绝道:

“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园林的主人也不经常去游园;

且没有人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再买花园去享乐呢?”

福气要靠珍惜,万万不可挥霍。

范家在苏州有一块著名的风水宝地,当时的风水先生对范仲淹说:“家居此地的后代必出公卿!”

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地风水能使后代显贵,那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的百姓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显贵岂不更为有益?

于是立刻兴建学堂,千年以来,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真正做到了造福百姓。

司马光说: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当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正是在范仲淹的影响之下,范氏家族种德修善历经八百年不衰,成就一段不朽传奇。

王阳明所说: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福德在潜心的修行中,就会源源不断地润泽自己及后代身上。


《三世因果经》里提到“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现在种下的善因,会在以后结下福气的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