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插座APP
职场充电第一站,每晚21点21分准时推送,下载好多课APP学习更多精品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插座APP

撰写爆款文章结尾的6个技巧

插座APP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7-22 21: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首席微信官十日特训营是 《微信公众号90招速成指南》 的专属学习社群, 采用班级打卡方式运营,每天一起学习 30 分钟,共享学习笔记,并在 10 天修完 30 门必修课程之后,参与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为了方便每一位同学共享学习心得,我们决定每天从数万多名同学的听课笔记里,精选 5 条,通过插坐学院公众号分享出来,今天的学习笔记来自以下 5 位同学。


1


@李林 的听课笔记

《 如何策划热点文章?》

在看这部分模块的文章时,感触最深的其实是文末结尾时的结束语,通篇在说如何策划热点,然而最后说的却是,新媒体编辑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守望:

赵雷告诉我们,坚持创作,时间会帮我们打败99%的竞争对手。所以 新媒体编辑一定要坚持阅读,勤于写作,做有价值的事。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

在写这篇心得时,我回想起几个月前我对朋友说过的话。我说我想改行,朋友问为什么?明明你电商做得顺风顺水。

我说,首先电商变化太快,会让人生活节奏太快,工作节奏太快,没有幸福感。

其次,电商这个行业,很难有优势积累,平台的调整,很容易让公司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但如果做文学行业就不一样,影响力和水平都是越久越厉害。

这就是我今天想讲的概念:做跟时间成正比的事。

什么叫跟时间成正比?

还是回到我的行业上来说。电商人风云辈出,有人靠买直通车发财过,有人靠打爆款成功过,有人靠刷单拿到融资过,有人靠频繁上活动做大过。

然而这些就是跟时间不成正比,甚至是成反比。

一旦淘宝稍微修改一下规则,你为这些东西所付出的时间成本,转眼就会变沉没成本,这就是不跟时间成正比。

那么,什么是跟时间成正比呢?

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作用会越大。

哪些是和时间成正比的东西?

例如,品牌。如果坚持做品牌,品牌影响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当然,如果你要做品牌,那么绕不开的就是打造自己的公众号。

做公众号当然免不了要时常蹭热点,所以粥左罗老师紧接着第二篇文章就告诫我们 打造热点爆款文时,也不要忘记要有自己的坚持和操守,否则一味追逐热点只会损害自己的品牌形象。

不能无差别地推销自己的公众号或产品,最终惹得人人厌倦,对产品形成无可逆转的形象损坏。

心怀谦卑,保持敬畏,尊重他人。 做跟时间成正比的事:比如健身、阅读、写作。

不但做事如此,做人也应如此。


2




@Lee 的听课笔记

《标题技巧二:巧用数字》

《标题技巧三:增加代入感》

《标题技巧四:利用人性弱点》

1. 巧用数字

人类天生对数字敏感,在我们的活动文章中,数字排前,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19.9秒杀一斤湖北大虾......》《学遍价值600的......课,现在仅需9.9》,经过处理的对比数字,就像一针鸡血,刺激人们查看的欲望和购买的冲动。

如果非活动文章,就像案例中说明的几个维度,也是用户容易接受的,如年龄、时间、钱、数字表达事件,而且,这些数字如果有对比或者反转的剧情转折,效果更好。

2. 代入感

这在公众号定位的时候,其实就明确了,主要是看我们的用户是谁,他们喜欢看什么样的文章。

比如,对于本地信息类公众号,如果在标题增加本地人们熟知的地名、街道、场景,用户会觉得这个跟自己息息相关,必须要看看,但如果是外地或者其他,就感觉不痛不痒,没什么点开看的必要。

最后,像 课程中建议的归纳很重要,明确对象、身份标签、文章主旨、目标人群等,能更清晰的整理文章脉络,写出用户愿意点开看的文章。

3. 人性弱点

好比人性欲望,通过文章窥探、猎奇、发泄。

比如,本地的热点第一时间发送,让看的人有先知的优越感,继而转发。本地事件的独家爆料、限时优惠活动抢购等,都是 满足用户想对身边信息的掌控和窥探的欲望,自然获得点击率,也让用户习惯在这里来找寻最新信息。

3


@斐的听课笔记

《如何根据公众号定位做好日常选题?》


公众号的选题决定了用户是不是喜欢这个内容,换句话说,就是 能否做到投其所好。

一个公众号不可能适合所有人,它总有自己的定位。因此,它的用户,也必定是对这一话题感兴趣的。

所以简单的概括,公众号的选题就是找目标用户喜欢的热点。

第一,了解目标用户,知道他们喜欢什么。

跟自己的公众号关注者聊天,看他们的朋友圈,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发现他们的喜好。 而且往往可以发现,这些人肯定有相似之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产品的营销中,要抓住自己目标受众的痛点。我们在运营公众号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如此。

第二,要善于发现并抓取热点,蹭热点。

在传统的新闻时代,我们常说新闻不是策划出来的。但是, 个成功的新闻报道,离不开人为的策划。

记者需要发现新闻线索,追踪线索,做后续的采访报道。新媒体时代,同样如此。

可能对个人主体的公众号,策划点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去蹭热点,比如,观察微博实时更新的热点。近期,《神偷奶爸3》上映,小黄人再度成为一个热点。

神奇的是,一些旅游、教育培训类的公众号,看似与小黄人风马牛不相及,却也在想尽办法蹭它的热点,比如在推送中设置一些转发、点赞或评论赠送小黄人电影票的活动。这样另类的蹭热点,也有很好的涨粉效果。

4



@小苹果的听课笔记

《撰写爆款文章结尾的6个技巧》

《热点复盘:赵雷爆红》

《追热点时要避开的4个坑》

一篇文章,选题好,标题好,开头好,中间好,结果却被一个草率的结尾破坏了气氛,想想都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不要忽视结尾,不能虎头蛇尾,要善始善终。

写好结尾有几个方法可以借鉴:

1. 结尾总结全文,这个很常见,就是帮助读者提炼文章结论,最后点题。

2. 再次强调主要观点,引发读者的站队。

3. 抛出话题,引发读者讨论,使得文章内容更深入人心。

4. 熬制鸡汤,引发读者共鸣,抚慰用户心灵。

5. 引用金句,增加转发率。

6. 在结尾处将落点落在读者身上,让读者感觉作者的诚心诚意。

说白了,粥左罗老师还是一直强调要洞悉人性。

关于赵雷走红事件,其实还是因为该事件击中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和愿望。

赵雷是个普通人,没有背景,没有钱,没有大佬捧,靠自己努力,终于走红,这让一直抱有成功情节的大众来说,是一剂强心针,大众开始相信社会对一直努力的人一定会有回报,满足了大众对社会的期许,而且每个人基本都可以在赵雷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同时,赵雷还做了大众想做不能做,或者一直没做成功的事情,这就会给大众一种寄情的感觉,所以大家关注,而且,赵雷走红的时候正是年后,大家纷纷从老家回到大城市打拼,都有那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对新的一年中自身的努力给予了期许。

赵雷事件对于新媒体人来说,也是很有启发的,要坚持创作,要一直创作,时间会给我们回报。

听了“四个坑”的课,我才明白原来在内容创作中,也不能一心只求快,所谓欲速则不达。

一定要在明确的官方信息出来之后再发文,否则信息有误,读者不再看,还浪费一次推送。不过,为了防止时间来不及这个情况,我们一定要提前准备,才能在可靠信息出来的第一时间发文,抢占先机。

另外,新媒体人也不能为了获取高流量,就自毁三观,发一些道德败坏的内容给读者看,读者当然有自己的判断,一旦他们发现你三观不正,便再也不会看你的文章,这样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 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定位,如果热点和自己的定位完全不符合,就一定不要追了。追热点时,第一时间就要问自己,这个是不是符合我的内容定位,不符合,赶紧撤。

内容推送远远不是写篇文章就完事了,要思考要衡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新媒体人切记,不要激动,不要激动,一定要沉住气。

5



@念晓的听课笔记

《撰写爆款文章结尾的6个技巧》

《热点复盘:赵雷爆红》

《追热点时要避开的4个坑》


如果好的开头是前奏,那么好的结尾就是高潮,是促使读者转发的最后刺激。

文章的长度不重要,深度才是关键。 好的结尾要对文章进行一个总结、提炼、升华,做到首尾呼应,不能虎头蛇尾。戳中读者内心,引发共鸣,提练金句,促使读者转发。

6种方法以可以借鉴: 总结全文有价值感;强调观点引发站队;抛出画题引发讨论;熬制鸡汤引发共鸣;段子金句装副神器;用户落点增加好感。

“赵雷走红”热点事件催生了许了爆款文章,是因为这个热点满足了大从对这个社会的期许,每个人都可以从赵雷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希望。

赵雷坚持了我们坚持不了的,做了我们做不到的,小众的歌手迎得大众的欢喜,喜大普奔,关注度自然高。

同一个热点,你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用标题说出大众最想说的话,文章的完成度要高,一站式解决所有方案,长期阅读、持续创作,勤于写作,做有价值的事,等待时间的回报。

热点是新媒体人的“春药”,但滥服“春药”助兴写出来的文章,先天不足或者畸形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我们在追热点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掉坑里,热点刚出来时,不要急于表达,以防打脸,很多事件反转太快,所以要耐的住性子。

在事实不清楚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转述原文,不要做判断。

追热点时,文章流量固然重要,但如果三观不正失了民心才得不偿失。

曝光也分正面的反面,要有基本的原则和三观。

追热点不要太快,推送每天只有一次的机会,如果事情出现新的进展,就失去推送的机会了,你可以先整理材料,事儿基本敲定再迅速推送,必能抢占先机。

追热点时要问问自己,是否符合自己公众号的内容定位,大流量的诱惑下一定要克制,如果不符合定位,果断放弃。

扫描下方二维码

积累你的学习心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