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个每日精选一篇书摘的小栏目
从译文社的书中,摘一些有趣或无趣的内容
今天是第八十三篇
也欢迎看到您发来的个人建议
告诉我想读哪位作家的作品
|
-
83
-
“M 町的家庭主妇的确比上一代主妇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力。她不必每日央求便可收到丈夫绝大部分薪水,从而掌握家中财权。得益于新型家用电器的使用,她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自由时间。购物、社会活动以及交友方面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了个人选择的范围。除了家事,M 町的主妇没有其他义务,又常常可以免受婆婆和其他亲戚的指使,因此,主妇能够有效掌控其自身的活动领域。”
摘自|
傅高义《日本新中产阶级》
图为 1957 年,
傅高义夫妇
与日本学者
土居健郎
一家
夫权的性质和行使,以及管理丈夫的艺术
文
|
傅高义
译|
周晓虹等
摘自
|
《日本新中产阶级》
之第十章
《家庭内部的权威
》
- 声明:如需
转
载先请私
信联系
-
“男性支配”的传统
在“传统日本”的正统观念里,妻子不仅服从夫君,而且乐此不疲。根据传统女训记载,女人快乐和自由的源头不在于维护其自身独立,而在于学习自愿地按照要求行事。她不知权利,只尽义务,改变生活的唯一方法是调整自我以符合他人期望。
然而,当我们向 M 町的居民询问有关其父母和祖父母的具体问题时,经常会听到如下内容的回答:就他们的经验而言,那些老规矩也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女性在料理家事方面拥有相当的话语权。无论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女性在公开场合的确尊重丈夫,但在家里却未必如此。即使在传统的日本,丈夫也极少插手家事。如果有人监督妻子,那么这个人通常更可能是她的婆婆而非丈夫。即便一代人以前,绝对服从的“美德”与实际的行为也往往大相径庭。
尽管男性支配从来就不完美,但毫无疑问现在男性的主导地位已然下降。一如流行俗语所说,“战后,丝袜和女性都强韧起来”。现在,甚至成语“夫唱妇随”(意为“丈夫有所命,妻子即遵从”,“夫”与“妇”的发音同为 fu,fu 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有时也被喜爱语带双关的一些人诠释为“妇唱夫随”。还有一些人戏谑道:现如今,就算有些丈夫在人前命令妻子,回了家也会给妻子赔不是。随着民主思想的发展和妇女政治权利的提高,日本女性在家里的权力确实增大了,但是,如同战时美国漫画所描述的阔太太们竞相唯女佣马首是瞻一样,这并不意味着权力格局已然被全盘改变。
现在,M 町的家庭主妇的确比上一代主妇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力。她不必每日央求便可收到丈夫绝大部分薪水,从而掌握家中财权。得益于新型家用电器的使用,她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自由时间。购物、社会活动以及交友方面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了个人选择的范围。除了家事,M 町的主妇没有其他义务,又常常可以免受婆婆和其他亲戚的指使,因此,主妇能够有效掌控其自身的活动领域。
夫权的性质及其行使
事实上,丈夫地位高于妻子的情况在各方面均有反映。丈夫可以对妻子直呼其名,而妻子却不宜直呼丈夫的名字,只能代之以“你”(夫妻之间的面称)或“孩子他爸”等体现亲子关系的术语。在 M 町一些母亲的聚会上,谈及美国的妻子从房间的一边喊丈夫的名字、丈夫平静地回应妻子之时,母亲们哄堂大笑。她们解释说:日本的妻子不能直呼丈夫的名字,也不能从房间的一边叫他,尽管日本的男性可以这么对待女性。回到家里,丈夫希望并且也受到了家人的照顾。妻儿忙着为他备好烟斗、取来报纸,如果他有别的需求,妻儿也任其差遣。如果丈夫想整晚待在町里的电影院或酒吧里,那也是他的特权。但妻子却没有这样的特权。现在,无论丈夫还是妻子,都会嘲笑女人与男人走在一起时要落后三步且亦步亦趋的传统习俗,但在公开场合女人仍对男人敬意十足。在男女共同参加的聚会上,女性仅在有人跟自己讲话时才会开口,而且往往简单地仅表赞同,并不附加自己
想法。家里来了客人,妻子倒更像是女佣而不是女主人。当然,妻子的这些敬意和行为方式并不意味着她会盲从丈夫的一切念头,但在最后一刻丈夫若仍固执己见,妻子还是会听从丈夫的意见。
普通的丈夫,最可能在其个人享乐抑或妻子照料孩子的事情上显现其独断的权威。在家里如果被疏于照顾,他会当即发怒,由于不了解家务事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如果觉得妻子似乎花了较多的时间洗衣服或照料小孩子而对他的事不管不顾,他会大发雷霆,同时,他希望孩子被母亲充分呵护,如果听到宠爱的孩子抱怨母亲太过严苛或放学回家见不到母亲,他可能会愤怒并要求妻子妥善照顾孩儿。他常常在教养、交友和社会责任方面给子女立规矩,让妻子敦促他们遵循。在这些事情上,甚至有时在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上,即使被全家人批为专横,他仍可以表现自己的权威。虽然家人并不了解他工作时如何不得不屈就上司,但一些妻子怀疑,丈夫的无名怒火大概不是家庭内部的原因,而是来自职场的烦心事。
许多秉承民主主义理念的丈夫和妻子不再支持夫权,但值得注意的是,妻子却依然赋予丈夫极高威信和偌大特权。关于丈夫,大部分妻子最恐惧的不是家暴、离婚之类的极端制裁,而是他的怫然之怒。很少有妻子经历过肉体暴力,但由于男性生来就被认为比女性更加反复无常、易怒暴躁、缺乏耐受艰苦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以妻子感到必须注意不要招惹这种怒火。妻子持之以恒地迎合丈夫,除了畏惧丈夫发怒以外,无疑与一旦离异或分居后她们将走投无路有关。然而,不仅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女性对男性的经济依附造成了男性的优势权威,而且妻子没有社会认可的选择余地,这使妻子对丈夫的依附程度超过丈夫对妻子的依赖。即使妻子并未自觉地意识到这些极大的制限,它们也的确支撑着赋予丈夫优势权威的惯习。
尽管时有暴怒并常常独断专行,典型的丈夫认为大多时间里自己对家人还算体贴。丈夫想拥有足够的实力获得家人尊敬,通常他发自内心地爱着妻子和儿女,希望获得妻儿的爱和赞美。他会因儿女惧怕自己而心生不悦,虽然未必都能成功,但会努力为他们驱除恐惧。他不仅想做一位慈爱的父亲和好丈夫,而且富有同情心,有时甚至会对妻儿为其快乐做出的牺牲而心怀内疚。正是他对妻儿的这份同情以及对受家人喜爱的渴望,最有效地制约了他的独断专行。许多工薪族人士体贴家人,并不极端地要求作为丈夫的诸多权利。
管理丈夫的艺术
丈夫地位较高,所以能够直陈愿望。妻子能够直接表达子女或生活必需品方面的需要,却大多不愿吐露自己的需求。其中,一些现代的年轻妻子喜欢与丈夫直率商量,而一些老派人家的主妇则因其地位显赫或性格强势而掌管家事。
M 町大多妻子仍然通过巧妙的策略达成心愿而非直陈请求。妻子并不总是有意识地对丈夫施展策略,因为在许多方面她们对待丈夫与对待他人并无分别:与之保持关系融洽,避免表露任何不悦。然而,这往往需要颇为艺术的筹谋—管理丈夫的艺术。
M 町的妻子管理丈夫的方法与老练的美国秘书对待老板的方式颇为相似。她研究他的性格,熟知他的脾性。她知道何时须让他独处、何时他能迁就、何时可以利用他的“开心时光”。她明白哪些问题自己能够决定、哪些事情可以直率探讨、哪些事情可以讨论但须隐瞒某些事实并夸大其他。他愤怒时,她懂得如何辩白自身、消除误解,懂得通过批评自己的愚蠢、无知甚或疏忽大意去缓解他的怒火,或者等待直至他怒气消散。
但是,M 町的妻子为了取悦丈夫付出的努力远比美国的秘书为了让上级满意所做的要多,在某些方面她对待丈夫如同长子。与照料孩子相同,她尽力让他时刻感到快乐和满意,接着他便会主动地满足她的愿望了。
年轻的新嫁娘寻找每一处微小的迹象,仔细地倾听每一段说辞,希望从中发现何物能够取悦丈夫。她设法避免任何对丈夫行为的直接批评,以及任何对丈夫男性尊严的侵犯。最多在丈夫能够听到的情况下,通过称赞别人妻子、用别人丈夫做过的事情间接暗示自己的丈夫。如果丈夫提出一个事实,即便她认为丈夫所说有误,也不会举出相反证据。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她会通过模糊建议而非讲述道理或表露心愿的方式来勾起丈夫的欲望。如果想为家里添置某一物品,她不太会去谈论该物品的用途或价格,而会说这个物品看起来多么漂亮或者某位重要的朋友认为它如何华贵。这些提示和含糊的建议不会令持反对意见的丈夫明确表示拒绝,拒绝也许会让丈夫在以后改变决定时感到尴尬。
然而,许多矜持和内敛的妻子令人惊讶地固执己见,她们继续寻找新事例、新权威或者新方法对其计划的优点加以强调。一些丈夫之所以不再反对,不是因为他们业已认同那些优点或者妻子的策略奏了效,而是因为他们对产品缺点的不满顶不住妻子不懈的努力。
以下是某位女士认定是时候为家里添置一台电视机的事例,它反映了妻子的坚持。一天,妻子向丈夫提起,邻居刚刚通过经销商朋友只用了四万八千日元就买了一台外观漂亮的日立电视。几天后,她不经意地告诉丈夫,听说另外一个家庭在别的地方买了台电视,价格更低但外观不如前一台漂亮。看到丈夫仍无兴趣,妻子停止了话题。隔了几天,妻子吸引丈夫注意到一篇报道,内容是关于一档特殊的教育电视节目的,她直率地说想知道这些节目是否对子女的学习有帮助。与此同时,她跟孩子们说如果父亲买了电视机会有多棒,孩子们就开始找父亲要电视机。不久,父亲便宣布是时候该买台电视机了。
父亲通常很难直接拒绝孩子,母亲会提醒孩子如何以及何时向父亲提要求,或者激起孩子的强烈欲望,让他们用不着母亲敦促就径直向父亲索求,此类情况屡见不鲜。
管理丈夫并非都是积极的,因为有些时候妻子必须得应付丈夫的暴脾气和怒火。丈夫对妻子有所不满时,妻子嘴上不说,却会通过加倍努力干活,比平常更在意丈夫的愿望,多叹息一两声或面露憔悴、疲惫和厌倦的方式,让丈夫想起她的自我牺牲。还有一些妻子对丈夫的怒气和指责报以忧郁的沉默,或者对丈夫的指责极为震惊和无辜,又或者对不当之处颇为自责。M 町的妻子极少为了维护自己而正面对抗丈夫。
一些主妇精于管理丈夫之道,令家庭事务运转顺利。丈夫满意于妻子的辛勤劳作和奉献精神,稳居高位,而妻子亦能恰当地运用技巧打理家事。此外,当无法吸引丈夫、缓和丈夫怒气或获得丈夫许可购买心仪之物时,妻子会向朋友求助,帮她理解丈夫的行为或找出更合的妙计。
某种程度而言,妻子了解丈夫才能习得管理丈夫的技能。尽管一些现代的夫妻试图在婚前见面时就坦率地交流,但他们的谈论往往脱离实际,也未能全面涵盖双方的真实观点。直至如今,新婚夫妇婚前通常只能见三四次面。一些新娘尝试因循其现代理念、坦诚表达己见,但许多新娘在婚后数月甚至婚后数年仍对自己的想法三缄其口,直至其感到足够安全可以开始表达意见或提出个人请求为止。一些妻子通过暗示,或以谈论邻居家的妻子拥有某些特权和财产的方式,谨慎地试探丈夫的态度。许多妻子在婚后数年回忆,成婚之初的自己是多么的恐惧和可怜,不敢提出任何请求,担心无法让丈夫满意。进一步了解了丈夫,证明了自己的忠贞,又有所生养(尤其是儿子)之时,她们增强了为人妻的信心。
管理丈夫的艺术实质上是妻子对高高在上的丈夫的适应。因为家庭事务对妻子更为重要,而妻子的权威又不如丈夫,所以与丈夫相比,妻子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试图了解对方。妻子获取更多有关打理家务的信息,花费更长时间制订计划达成目标。管理丈夫的艺术就是这些努力的成果,使妻子一偿心愿的可能性大为提高。这门艺术有助于平衡夫妻的权力,同时不会动摇丈夫的优势地位。在某些方面,尽管妻子的地位较低,但较之与丈夫更加亲密商议事务的美国中产阶级妻子,日本的妻子在家庭活动领域反而拥有更多权力。
(完)
本文选自
《日本新中产阶级》
(傅高义作品系列)
[美] 傅高义
|著
周晓虹 周海燕 吕 斌
|译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
哈佛大学中日研究专家傅高义
来到东京市郊的M町展开田野研究,深描日本社会快速变迁之际的“新中产阶级”——工薪族和他们的家庭。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职员进入大型企业与政府机构并得到终身职位,他们取代了老中产阶级,带动了家庭、经济与文化的变革。工薪族成为他人向往的“光明新生活”的代表;工薪族家庭与政府、社区的关系经历重塑,虽缺乏绝对的价值体系,但却有基本的共识;传统的家族理念式微,新观念影响了家庭内部的分工、权威和育儿。新中产阶级不仅是社会巨变中持续不辍的稳定力量,更建构了延续迄今的日本社会运作基本模式。
《日本新中产阶级》是傅高义的成名之作。如今,新中产阶级成功的兴奋为某些焦虑所取代,他们渴望新活动、新生活、新乐趣和新意义,寻找更宏大的目标。
戳以下
标题
可跳转至
近五期每日读
完整每日读目录请戳文末
阅读原文
每日读
第78期
《
人世难居,便产生诗,产生画
》
作者:夏目漱石
每日读
第79期
《
恰佩克童话
》
作者:恰佩克
每日读
第80期
《
大凡胆小鬼都很亲切
》
作者:夏目漱石
每日读
第81期
《
奥斯卡·辛德勒最后的岁月
》
作者:托马斯·基尼利
每日读
第82期
《
那时候的国家政权,居然允许人们脱离时刻表,自由自在地生活
》
作者:扎米亚京
上
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
stphbooks
”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