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声社区
跟随心声,自在沟通!欢迎下载心声移动app,http://xinsheng.huawei.com/cn/m/downloa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心声社区

在华为,我还能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

心声社区  · 公众号  ·  · 2017-10-31 18: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的沈阳交付实践之旅

受益于中国区交付实践培养方案,身为新员工的我,有机会深入一线实践,真正体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场景。

这段奇妙的旅程始于7月四十多度高温的杭州,经过一个半月充实快乐的一营无线知识培训,8月底,我到了沈阳。

作为一个南方姑娘,初到东北,有诸多要适应的地方。比如,在沈阳第一次被喊大姐我是震惊的,都是被喊小姐姐的我内心有点委屈,想到自己身在东北,也不敢乱瞅人,只能嫣(kǔ)然(sè)一笑,默默接受了这个称呼。后来才知道,在沈阳,“大姨”、“大姐”是对女性的尊称呢!


比高考压力还大的一营


作为非技术专业出身,相信不少客户经理、项目经理、HR等非网络工程师岗的同事,在最初参加交付实践时都有跟我一样的困惑——我真的能行吗?6-12个月的交付实践,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公司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深刻体会以客户为中心的华为文化。道理我都懂,然而我的内心还是很忐忑的。

我是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硕毕业,是一名HR岗位的新员工,在无线知识方面是一张白纸。一营班级中绝大多数都是网络技术工程师。于是,抱着争取不做倒数的心态,我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一营学习。一营培训节奏非常紧张,每周六天,上午8:30-晚上8:30。上课的体验很奇妙,前两分钟似乎还在讲1+1=2,等我开个小差再回过神来,已经变成了一黑板看不懂的高数公式。我开始对自己的智商产生质疑。刚刚不还在拓扑图上新建网元吗?现在屏幕上一堆数据都是什么?

由于课堂信息量太大,教学责任人老陈常常被我们问得连去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于是我就养成了课后求(bào)助(dà)同(tuǐ)学的好习惯,以先懂带动后懂嘛。即使是每周仅休一天的周日,我们也会自发组织,搬个小板凳聚集到一起,由掌握得最好的同学给大家开小灶,相互讨论,解决遗留问题。

一个半月的高强度培训,同学们一边哀嚎着要回高三减减压,一边携手共进,晚上做梦都是VoLTE大战CSFB。随着考试一场一场地被攻下,我对自己也开始多了一些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以考试均分班级第一的成绩出营,并通过优秀学员答辩。

一营合影


万万没想到真让我去当网工


如果说一营只是对学习能力的考验,是纸上谈兵,那么到了沈阳代表处,就是实战了。我的内心再一次忐忑不安。

到沈代的第一次交付实践员工例会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会议上,20多名新员工例行分享着自己本周的工作心得,我看到客户经理岗的实践员工也能负责地市传输维护,独当一面;产品经理岗的实践员工也能调测服务器,处理报错;新员工也能担任“TD”,扛起项目大梁……在其位,谋其事,不管你来自什么岗位,只要你在实践的岗位上全力以赴,为客户创造价值,就能得到客户的信任和认可。没做过的事,就以为自己不行,这其实是个伪命题。没做过≠做不到。别人可以做到的,我有什么借口可以逃避呢?只要积极主动去做,我们其实比自己想象中更强大。

交付实践员工例会


通宵升级初体验


我实践的项目是辽宁某运营商的搬迁项目。9月份,我们对辽宁省内一万多个基站进行版本升级,白天我们会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因基站版本软件激活会导致通讯业务无法进行,我们只能在月黑风高、夜深人静时激活软件、检查告警。

某天凌晨3点左右,客户办公楼内,我正瞪着双眼强打精神,突然听到导师老郑的声音:“X站怎么没升上去?”经过检查,该站点不存在故障,而是漏升了。我想到自己在做升级准备时,由于暂时断站,没有匹配到该站的版本信息,而规划升级时却忘了重新查询,导致遗漏。幸好单个站点的升级比较便捷,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没有带来大的影响。但是这个错误让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在一线,容不得犯错,我们必须时时谨慎、事事小心。

尽管我只是做了一些升级准备工作,主要是刷新基站版本信息,升级规划,检查风险排查情况等,没有对现网做实际性的变更操作,但我已经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么,一线工程师对现网进行变更操作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和基站的故事


无线工程师的工作日常与基站息息相关。

项目涉及到一些站点的新建与改造。因每个地市的情况和诉求不同,老郑、老梁带着我们几个交付实践的员工去跟客户沟通具体解决方案。几个地市跑下来,我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多么痛的领悟。就比如天馈更换,RRU上塔,工程师计算好了增益,到了不同规格的抱杆,又涉及到承重问题。通过与客户的沟通,提前了解到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客户为中心,就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沟通,每一份定制方案,和每一次第一时间响应中。

在我人生的前二十几年,我从未注意到身边有基站的存在。现在跟朋友走在路上,我会情不自禁地指给他们看:“那个就是基站哦!那个是天线,那个是RRU,下面的机房里有BBU,我知道BBU的每一块单板哦!你能打电话是我们的功劳哦……”

小伙伴:“那你可不就很棒棒!待会儿吃什么?”不管别人多不在意,我依然顽强地科(xuàn)普(yào)着无线知识。

实践几个月以来,对非网工岗位的实践员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这次交付实践的机会于我们而言显得尤为珍贵,我们可能不仅需要低头做事,也要抬头看路。珍惜这次机会,去了解代表处各产品线之间的协同运作,了解代表处的组织架构,从自己未来岗位的角度去体验交付实践之旅。

首次配置基站


写在最后


如果不是交付实践,于我的工作而言,我不会对公司的业务有这么多了解——我不会知道电磁波是如何连接了我们的生活,共建全联接世界于我只是一句口号;我不会知道一线工程师承担了怎样的责任与压力;不会知道以客户为中心,是怎样践行在一线员工的一言一行当中。

如果不是交付实践,于我的人生而言,我不会有这么奇妙的经历和体验——遇到一些有趣的人,学一些从未涉及的知识,感受完全不同的生活。

交付实践带我看到了更多的世界。世界是那么大。我不禁好奇,在华为,我还能看到怎样的世界?

本文转自《华为人》电子专栏“人荐人爱”,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心声社区是华为的罗马广场

长按二维码关注心声微信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