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读特别奉送 ] 最美书店周之「读书人影像」
自6月8日起, 最美书店周「读书人影像」系列访谈上线, 每周一、周三在凤凰文化、腾讯等 各大视频平台同步更新。
━━━━━━━━━━
梁文道 | 青山周平 | 金宇澄 | 止庵 钟立风 | 吉井忍 | 郝景芳 | 史航 周云蓬 | 绿茶 | 廖信忠 | 庄雅婷 魏丹 | 周黎明 | 毛大庆 | 翁昕
━━━━━━━━━━
16位知名读书人, 将与你分享他们的读书人生, 深度解读书店于一座城市、 于人的意义所在。
|
▼
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对阅读这件事情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有的人因为工作或其他目的而读书,却最终将阅读慢慢培养成了习惯,也有人将阅读视为打发时间的消遣,或是寂寞孤单冷时的一种慰藉。但不论是因何而读书,阅读这件事情的确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它似乎并不太耀眼,它就如吃饭、睡觉,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存在。
周黎明:书店与阅读同是不能够被取代的
读书人简介:周黎明,双语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曾任第37届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评委、第一届第二届乌镇戏剧节评委、多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选委。
与世界上其他的大城市一样,中国的大城市也有很多大城市病,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房价非常贵。如果住在大城市里的你已经承担了大城市带给你的重担,你为什么不去享受它给你的福利呢?
在我看来,大城市最大的一个福利就是丰富的文化,它的书店、看电影的地方、看演出的地方等,这类地方在小城市比较匮乏。你在大城市里已经体验了交通拥挤、房价昂贵,如果还不去享受它所能给予的文化,那我觉得你真的太亏了。
即使有很多书店倒闭,但书店本身绝对不会被彻底地淘汰。书店给予你的氛围与体验是独一无二的,你去一家书店看书买书,周围也有人在挑书,你可能会与店员打交道,或者你会坐下来喝一杯咖啡,这种感觉就好比你去看球赛,整场比赛是未经排练的,结果如何也是未知的,这种未知性就是现场给予你的体验。逛书店也是,你不能预知你会看到什么书、遇见什么人,但你却置身其中,这种完整体验是网上书店无法给予你的。
我觉得纸质书不会消亡,但它会被边缘化,或者换个说法,它会被高端化。就类似黑胶唱片,CD的出现取代了它,但它并没有消亡,反而变得昂贵,仍旧有一群人特地去买黑胶唱片。我想纸质书最后也会是如此。
电子书不可能替代纸质书,因为我觉得人们各取所需,虽然电子书占据了部分书籍市场,但纸质书却始终在人们心中保留着一种珍贵的意欲,是离你的灵魂最近的。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阅读是一种享受,一种修养。前阵子“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的走红,是对阅读的一种鼓励。至少它说明了一点,影像是我们当下表达方式的一种,但阅读是永恒的,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我觉得当我们在看经典文学的时候,不要出于某种功利性目的去读书,更多的应该是自己的一种领悟,悟到了,这本书对你就是有用的。
姜文导演曾说,一流的文学作品很难改成一流的电影。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已经非常饱满了,一个满分的作品你如何能再给它加分呢?而二流三流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教父》《乱世佳人》等通俗小说的文学价值并不十分高,但根据它们改编的电影都有很大的成就。
我们在观看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时常会带着先入为主的眼光去衡量它,但从理论上讲,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一部独立的文艺作品去看待,因为不管一部影视作品是不是一流的,它与文学作品终究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觉得原著太长,那他可能就会选择直接观看改编的影视作品,而喜欢文字的人还是会再去看原著。但文字的魅力与特色与影像是互补的,文字能够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你在阅读原著的时候,你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人或是你自己代入到文中角色,而影视作品则会限制你。
采访=金梦 | 整理&编辑=美周叔
▼
如果想第一时间知道关于
第二届中国最美书店周的信息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最美书店的官方公众号哦
主办方:中国最美书店周筹备委员会
承办方:未读(联合天际)
品牌战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