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府生活派
传递更具价值的成都天府新区资讯、观点!走进新区建设规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萧山发布  ·  重磅!知名电商平台项目落户萧山! ·  昨天  
萧山发布  ·  重磅!知名电商平台项目落户萧山! ·  昨天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  昨天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  昨天  
宝鸡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施行! ·  昨天  
宝鸡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施行!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天府生活派

下个10年,天府新区如何改写中国城市发展剧本?

天府生活派  · 公众号  ·  · 2025-02-06 12:00

正文

天府生活派 关注
立足新区,传递新声


引言: 新区十年,从拓荒者到引领者


2025年,天府新区迎来获批国家级新区第11个年头。这里以年均15%的GDP增速跨越3个千亿级台阶, 经济总量突破4600亿元 (四川天府新区) ,成为西部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从农田到科学城,从边缘到中心, 天府新区正用一场“公园城市”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种可能。


一、规划蓝图:一张“公园城市”的超级答卷


1. 空间重构 蓝绿交织的生态密码天府新区以“一山两片”“双轴四区”为骨架,将70%的蓝绿空间嵌入城市肌理。兴隆湖、天府公园等生态项目不仅是“绿肺”,更成为科创企业、国际会议的新地标。在这里,生态价值正通过“公园+产业”模式转化为经济动能。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天府动车组

2. 产城融合: 瞄准未来的黄金赛道西部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已聚集国家级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初现雏形。更值得关注的是“第四代住宅”的推广——空中庭院、垂直绿化,让居住与自然深度绑定。


3. 城乡共生: 打破边界的创新试验通过“都市农园系统”,屋顶菜园、社区农田被纳入城市规划。这种“城田共生”模式既保障粮食安全,也让城市居民重拾农耕记忆,被专家称为“后现代城市的返璞归真”。

二、现实图景:配套爆发与隐忧并存

1. 配套红利集中兑现
商业 2024年新增商业体量超50 万㎡新商业体即将开业 (24年6月预估),三利、大悦城、和悦广场已成南城消费核心。
教育 :天府七中、华阳中学等103所学校覆盖全龄段,首创“体育教师共享中心”破解资源不均6。
交通 :“六纵六横”路网+地铁500米全覆盖,天府高铁站明年投用后将成成渝双城新枢纽。


2. 人气与热力的博弈
尽管北部的金融城、科学城已人气高涨,但更南端的兴隆湖、视高板块 仍显冷清 。数据显示,天府新区常住 人口密度仅为老城区的1/3 ,如何吸引“蓉漂”南下定居,仍是关键挑战。

图源网络

三、未来之争:新区VS老城,谁主沉浮?

1. 老城复兴: 存量时代的价值回归
成都三环内聚集了全市70%的三甲医院和名校,地铁密度是新区2倍。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加速,主城区“黄金地段”正通过城市更新焕发新生。老城区的文化底蕴、成熟配套、便捷交通,仍旧是吸引人口的产业的重要优势。


2. 新区潜力: 天花板究竟有多高?
专家预判:未来10年,老城仍将主导;但到2035年,天府新区或成天府新的经济引擎。其规划面积是主城区的3倍,且拥有国家级政策加持。 若人口突破500万、新兴产业完全落地,这里可能诞生下一个“浦东奇迹”。



四、冷思考:新区的“不可能三角”

1. 速度VS质量
十年造城背后,部分区域仍存在“住宅过剩、产业滞后”问题。如何避免“睡城化”,需要更精准的产城配比。


2. 理想VS现实
“公园城市”理念虽好,但维护成本高昂。兴隆湖每年生态投入超亿元,这种模式能否持续复制?


3. “野心”VS承载力
2035年规划人口350万,但当前常住人口仅150万。在人口红利消退的背景下,如何填补200万缺口?或许需要更激进的户籍、税收优惠政策。


结语:一场关于未来的城市布局:
天府新区的故事, 既是成都的宏大愿景,也是中国城市化转型的缩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宝鸡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施行!
昨天
宝鸡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施行!
昨天
网易梦幻西游手游  ·  灵儿故事本 | 长安奇谭(十)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