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负责人王明
凉山有14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依靠民俗文化打造的臧家乐、彝家乐等特色主题农家乐,成为了凉山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走进板桥村阿明彝家乐(农家乐)的小院,院中干净整洁,建筑独具彝家特色。院子的墙上悬挂着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侧摆放着四张桌子,每张桌子旁配四、六不等的椅子。院里是彝族特色的房屋和储物房。
阿明彝家乐负责人王明表示,在2009年之前,他四处漂泊打工,受尽了露宿风餐,收入少的可怜,根本无法满足家人的日常生活,随后他便回乡经营农家乐。在刚开始做农家乐时,由于没有方法和经验,一年下来的收入最多也只有两万块钱,随着客户口碑的积累和运营经验的提升,现在每年的收入已经达到20万元左右。
为了发展农家乐,当地政府给了很多支持。政府不仅聘请四川省旅游学校的老师,对从业人员进行了集中的专业培训。同时,政府还出资帮他们做农家乐的外观装修,如刷墙面、门窗、墙面、门头字的装饰等。
以王明的经验来看,今年假期时间比较长,所以很多游客会选择在春节前后外出旅游。现在来的游客大多数是以自驾游为主,主要来自成都、西昌、攀枝花、绵阳等距离较近的城市。在住宿方面,王明的农家乐提供了不同种类的房型,一般的房间价格每天每间是100元左右,旺季在180元左右。如果平时王明夫妇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叫上邻居一起帮忙。“我们这边的邻居都像是自己家人,基本上随叫随到”。王明满怀微笑地说道,淳朴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小院里晒晾的腊肉和自酿的米酒
在饮食方面,阿明彝家乐主要有坨坨肉、荞米糕、烟熏腊肉、彝家烧烤等特色小吃。其中,彝家烧烤最受游客的欢迎,据了解,彝家人是生在火塘边,对于火,有着无比的崇拜和依赖,这也融入到了彝家人烹饪食物的技巧中,每逢彝历新年,或有贵客临门。彝家人都会杀猪宰羊,用最传统的木炭烧烤食物。或者邀请客人和亲朋,围一桌的食材,自行烧烤品尝,无论是口感还是氛围,彝家烧烤都能让游客体验到当地人特有的民风民俗。
正在刺绣的彝族老百姓
“现在全村人都在经营农家乐,包括手工制作一些旅游商品,村民的生活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2018年春节即将到来,我这里的住宿和美食都已经准备好,欢迎各位游客到来”。王明说道,“感谢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关爱,现在路通了,旅游的人也多了,农家乐生意也好起来了。乡村特色旅游让我们都受了益,政府的这些扶持政策带动经济、拉动消费、助力脱贫,带动了我们这些贫困户脱贫增收,离小康生活越来越近了。以后也希望政府能一如既往地给予我们更大的支持,感谢政府,旅游扶贫政策瓦支瓦(非常好)”。
安哈镇党委书记徐正祥表示,建镇以前,全镇上下没有一条水泥路,信息闭塞,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年收入只有五六百元;建镇以后,国家不仅投资七千多万元进行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的修建,还大力开发种植业、旅游产业,目前,全镇旅游产业直接从业人员接近300人,间接从业人员1000人,2017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76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