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3 天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5-15 05:00

正文

【每日·听稻】 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从心底里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一是有幸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二是转变了自己的心态,付出努力,将原先不喜欢的工作变成了喜欢的工作。只有这两种人才会成功。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3408字 | 预计阅读:12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重新认识劳动 和勤奋的价值


我认为,勤奋也是我们应该重新思考、重新召回的精神品格。 近代以来,劳动这一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被过度的“唯物化”了。


劳动的最大目的是获得物质的富裕,因此,所谓工作,变成了付出时间获取报酬的手段。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


有一个时期,社会形成一种风气,把热情工作看成了罪恶。到现在勤奋的价值仍然低得可怜。欧美派的劳动观认为,休闲才能孕育精神的富裕。


对此,我无意否定,但对西方这类价值观无批判地全盘接受,轻视劳动价值的做法,我认为是大错特错了。



同样, 仅仅把工作当成获取生活食粮的物质手段也是错误的。工作蕴含着磨炼心志、提升人格等精神方面的意义。


过去的日本,或者说东方,曾经很重视劳动所伴随的精神价值——把劳动看作塑造人性的精进的道场。


较之玩乐,劳动更能让人快乐——这种精神的感受;简单劳动也能钻研改进,体会其中的兴味——这种工作的技巧;


不是被迫的、被动的工作,而是自己作为工作的行为主体发挥作用——这种劳动的智慧;我们确确实实曾经拥有过。


人在工作中成长。为了提升心性、丰富心灵,需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这样做,自己的人生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

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我原本也像随处可见的小青年一样,兴趣多变,不善于将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那么,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在50年这么漫长的时间里能够一心一意专注于工作呢?


那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我让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 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对于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一开始我并没有什么兴趣。 在大学时我专攻的是当时最热门的有机化学,但我想去的公司不肯录用我,所以我不得已才就职于松风工业。


这是一家生产绝缘瓷瓶、属于无机化学领域的企业,而研究新型陶瓷也是被分配的、不得不做的工作。


刚进公司时,我所属的研究室一共只有五六个人,除我之外,其他研究人员都是从事绝缘瓷瓶材料的改良工作的,因为在当时,那才是企业的核心产品。


只有我一个人被指定去研究陶瓷的新材料(后来我将它命名为新型陶瓷),理由则是“将来在电子领域一定会需要高频绝缘材料”。


这个领域当时还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缺乏可靠的研究资料。另外,公司很穷,没有什么像样的实验设备,也没有上司或前辈可以指导我的工作。


在这样的环境里,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实在不容易。 但是辞职转行又没成功,我只好留在这里。 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心态”。


“埋头到工作中去!”我努力说服自己。


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我决定倾注全力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说。


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从何时起,我深深地为新型陶瓷的魅力所吸引,而且渐渐明白,新型陶瓷中或许隐藏着一个不可思议的、美好的前景。


“这样的研究,恐怕大学里也不会有吧,或许全世界也只有我一个人在钻研。”这么一想,枯燥的研究也显得熠熠生辉起来。


开始时,有一半是强迫自己,但不久就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而且喜欢上了这项研究。


再后来,就大大超越了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层次,感觉到了这项工作所包含的重大意义。


“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只有“喜欢上工作”

才能全身全灵地“投入工作”


只要喜欢上工作,不管多么辛苦,都会转换心态:“先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再说。”


如果全力投入并取得成功,就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就会产生挑战下一个目标的愿望。



在这样的循环中,人就会更加喜欢工作,越来越努力,就能取得卓越的成果。


这正是我的亲身体验。因为我在大学毕业后就职的第一家公司里“喜欢上了工作”,才造就了今天的我。


这一点我感受至深。为了喜欢上自己的工作而做出努力,这不论是在人生还是在工作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有机化学。但因为拿到的却是无机化学公司的录用通知,于是匆忙开始研究陶瓷。但专业不对口,陶瓷又绝非我喜欢的领域。


然而,我已经走投无路,除了爱上自己眼前的研究课题,没有其他的选择,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去喜欢上陶瓷。


由于我没有基础知识,所以只能从阅读文献开始。把过去别人写的论文从大学图书馆里找出来;一边翻词典,一边学习美国陶瓷协会的论文。


当时没有复印机,为了摘录所需的文献,我就把重点抄写在大学时用的笔记本上。在细致周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我开展实验。


一旦拼命学习,兴趣就来了,于是我更加热心于研究。频繁进出大学图书馆,遍读各种文献资料,将其用于实验和研究工作,然后再去图书馆继续学习。


就这样,为了喜欢,我拼命努力,在这过程中,我成了全世界第二个成功合成了新材料的人。


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从心底里热爱自己工作的人。


一是有幸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二是转变了自己的心态,付出努力,将原先不喜欢的工作变成了喜欢的工作。只有这两种人才会成功。


不管是从事实业也好,还是研究学问也好,首先重要的是,“喜欢上”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只有“喜欢上工作”,才能全身全灵地“投入工作”。


从日常细小的事情中寻找出喜悦和乐趣,就能更加努力埋头工作


在我最初工作的公司开始批量生产新材料的时候,日后成为京瓷创业成员的两个年轻人,作为我的研究助手,进入了公司。


在工作遇到困难、心情沉闷的时候,我经常会和他们俩一起玩棒球。


其中一人虽然身材瘦小,但投球速度很快,控球也很好,是个相当不错的投手。


另外一人总是守在外场,可能是因为之前没有玩过棒球,每当球飞向外场的瞬间,他就一边将带着接球手套的手高高举过头顶,一边跑动起来。


我总觉得这种笨拙的姿势是接不到球的,但意外的是,他速度很快,而且疯狂跑动,总能勉强赶上,接住球。看到这个景象,大家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在比赛结束后,大家回到宿舍喝点烧酒,然后解散。我记得当时一直是这个模式。


不能玩棒球的下雨天,我们就把擦拭机器用的抹布卷成球状,做成拳击手套,模仿拳击比赛。


两个年轻人带上用抹布做成的手套,我用一个金属器皿替代铜锣,“咣”的一声敲响,在研究室里玩起拳击比赛。


如果总是紧张状态,人的身心都无法承受。我们就用这些活动来调节,缓和紧张的工作节奏。


另外,我也谈上了恋爱,我的初恋是研究室里坐在我前面的、比我大四岁的女性。她知性优雅,很有品位。


“如果能娶到这样的太太就好了。”我陷入单相思,倾慕不已。老是找理由往她身边跑。


在紧张工作的日子里,一边寻求娱乐和受到爱情的滋润,一边持续努力工作。这样的日子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感觉真的很好。


从日常细小的事情中寻找出喜悦和乐趣,就能更加努力埋头工作,就能喜欢上艰苦的工作。


只有喜欢上工作,才可能取得成果,进而给自己的命运带来转机。


排版 | 米小 设计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阿珂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END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 《干法》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活法》《思维方式》 东方出版社出版)中的精彩片段。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 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