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TL-R5010PE-AC v2.0的硬件细节和特性,包括其外包装、机身和配件、接口、芯片、固件等方面的信息。文章详细描述了该产品的外观、硬件版本、接口数量及速率、芯片型号、以及固件更新等关键信息。
作者根据自身需求给出了选择建议,包括性价比和固件更新的重要性。
TL-R5010PE-AC v2.0的外包装:(以下简称R5010PE v2.0了)
R5010PE v2.0的机身和配件:
TP-LINK的电源,输出规格是53.5发/2.4A,整机最大PoE输出功率为105W。实测空口时的待机功率为6.9W,插2个2.5G网口时的功率为8.2W,插8个2.5G网口时的功率为13.2W。
机身正面有易展实体键:
背面接口:
一共10个网口,最高速率均是2.5Gbps,最左边两个可以做WAN口:
侧面透气孔:
机身底部:(拆机前我贴了四个脚垫)
标签信息:
Ver:2.0, 就是指硬件版本v2.0。(有不少朋友问怎么查看版本号的)
拆开外壳:
跟v1.1版本一样的散热风扇设计 :
拿下主板并翻转背面:
主板背面有一颗闪存芯片,型号是EN25QH256A-104YIP,容量32MB:
回到主板正面来,拆下散热器。(焊锡固定的,难拆)
各芯片上面都有导热硅脂垫片:
跟旧版的V1.0和V1.1有明显的不同:没有10颗2.5G PHY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网口边上。这台V2.0版本的机器,只用上2颗2.5G PHY芯片(下图右边,即两个WAN 口):
旧版用了八口万兆交换芯片RTL9303,所以要接八颗2.5G PHY才能有2.5G 网口。我一直认为RTL9303用在2.5G产品上是大材小用了。没办法,在R5010PE初代产品上市的时候,还没有集成2.5G PHY的交换芯片和多口2.5G PHY芯片。
没错,R5010PE-AC V2.0把RTL9303用了现时流行的8+1交换机芯片方案:RTL8373+RTL8224:
RTL8373是2.5G交换芯片,集成四个2.5G PHY。
RTL8224是多口2.5G PHY芯片,集成四个2.5G PHY。它与RTL8373之间的连接带宽是10Gbps。
CPU方面,也有点差别,R5010PE v2.0用的是EN7562CT ,而V1.0和V2.0用的都是EN7562DT。C比D少了一个NPU核。其它一样,都是A53架构,双核 1GHz。
CUP旁边的内存芯片,型号是M15T4G16256A,DDR3容量512MB:
以上四颗芯片的位置关系如下图:
两颗2.5G PHY就是最常见的RTL8221B:
两颗PoE控制芯片:XS2184。
“XS2184 是一个四通道、供电设备( PSE )电源控制 器,内建 N 通道 MOSFET ,设计用于 IEEE ® 802.3at/af 兼容 PSE 。器件提供用电设备( PD )侦测、分级、限流 以及负载断开检测。器件支持自动工作和软件编程。器 件还支持最新二事件分级。采用单电源供电,能够为单 个端口提供高达 30W 的功率,并为传统的 PD 设计提供 大电容检测。”
风扇接口电路:
是不是没有调速IC呢? 最新版本也没有风扇调功能,所以风扇一直是高速运转,噪声是明显的。
好了,拆完。
R5010PE V2.0的所有芯片型号汇总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