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16年9月,恒大出售粮油、乳制品、矿泉水业务全部权益,总代价为27亿。其中,恒大冰泉2013-2016年亏损40多亿。
回顾恒大历年来的战略和销售业绩以及新增土地储备情况,可以看出:
恒大始终坚持规模至上,所有战略的调整都是基于一定的规模基础。
2006年开始,恒大将整体战略目标定位“规模+品牌”,即指的是规模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提升集团的品牌形象。规模的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在于上市融资,而品牌形象的提升不仅仅是产品的形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集团的形象,此时通过上市恰好是一种无形的宣传。在此之前恒大已为上市做了充分准备,如2007年恒大开始大规模圈地,当年新增土地储备达3990万平米。
2009年上市以后,通过资本市场融入资金后,随后几年又开始疯狂拿地,可以看到此时新增土地储备在2010至2012年分别达到了5113万平米、4084万平米、2600万平米,这也奠定了2014年至2017年恒大在市场向好的情况下,其销售的稳步提升。
2014年,此时企业预判到了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同时集团的规模和品牌效应已经具备,故提出“多元+规模+品牌”的战略。并且在2017年提出,要从“规模型”企业转变为“效益型”企业。
所以,恒大的每一个战略都是在结合市场的运行周期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上制定出来的。
图:中国恒大历年来的战略施行成果情况
注:2017年新增土地储备数据为2017年半年数据,因数据的不可得性,2006年新增土地储备数据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