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是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但那最后的一刀却使他成了神。
——莫言
天才,狂人与美的极端分子:
用生命去写作,用死亡完成艺术的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的一生,是如一支两头同时点燃的蜡烛一般极耀眼明亮、又极疯狂燃烧的一生。
他生于1925年,16岁被视为天才少年而出道,20岁即暴得文坛大名。
30岁,他开始写《金阁寺》,31岁时出版。一经出版,立即封神,他也作为日本文学大师代表而走向世界,数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同时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本最多的当代作家,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是他所在的时代里最具国际知名度的日本人之一。
1970年,45岁三岛由纪夫自杀。从此留给世人一个难解的谜团。
为什么要读三岛:
爱上三岛,
就是重新爱上文学与生活,
爱上日本文化最真实的一面
三岛的一生,是极端复杂而矛盾的一生,也是以生命践行其美学观的一生。
他不仅写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学序列,也以行动改造肉身,以极端的艺术性塑造自己的生与死。从16岁写到45岁的他,留下了多达36卷本的多种体裁作品。除了写作,他还写剧本、拍电影、健身、养猫、旅行、社交、搞社运……精力旺盛得令常人难以想象。
他把文学当作一座小而坚固的堡垒,对现世进行无声的抵抗——「我的写作是反对和抗拒既存秩序和固有道德」,同时,他又非常渴望着倾尽全力去生活、去活着,以一种几乎导致了自我毁灭的力度。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这种矛盾集合,亦可看做是日本民族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纤细与暴烈,迷恋盛放也迷恋死亡的极艳与极暗,渴望秩序也渴望危险的求美与求变。
他的美学集大成杰作《金阁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对美的憧憬与毁灭只在一念之间;而绝笔之作「丰饶之海」四部曲更是处处交织着美与罪、欲望与死亡不断对抗又不断转换的二重奏。在他名剧《萨德侯爵夫人》里他写:
爱上三岛,就是爱上文学与生活的两极,爱上日本文化最真实的一面,进而深入体味日本文化的复杂性与暧昧之美,透过平静表面,洞见其下汹涌的惊涛骇浪。
中文世界首套三岛作品文库本:
经典译本x全新修订
日式风格x新锐美学
三岛的译者陈德文老师,今年八十岁了。
八十岁的陈老师,依然孜孜不倦地工作着。每日清晨五时起床,晚上十一时准时就寝,平日除去做做家务、陪夫人去超市购物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伏案翻译。
他涉及到翻译和编校时最是严肃,改动一个字,都如履薄冰。
在为新译本做准备的这两年里,陈老师用一种几近苛刻的认真反复修订着译文。编辑的电脑里有一个文件夹,叫作「陈老师来信」,里头存着他不时发来的各种修订邮件、照片,有时往往只是改动了一个词,其用心之细,像针脚一样密密缝着。
所谓翻译,也正是用文字的针与线将两种语言的艺术细密地缝在一起的工作。这世上当然不会有一个无缝对接的完美译文,但幸而我们能拥有那些用一生去不断补缀的译者们。
所以,一頁联合日本文学翻译名家陈德文老师,将其毕生倾力翻译的三岛由纪夫作品共16种集中出版,囊括了三岛最著名的小说作品《金阁寺》《爱的饥渴》《假面的告白》《潮骚》《禁色》,三岛的生命力作「丰饶之海」四部曲,国内罕有出版的戏剧系列《鹿鸣馆》《长刀之夜》以及《萨德侯爵夫人》,以及诠释三岛美学原点的随笔集《阿波罗之杯》。
三种重要体裁,三个侧面的三岛。陈老师且为每本书都亲自撰写了译后记,是从译者角度了解每本作品的最佳途径。
一頁文库·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16种)
用绚烂的语言铠甲,包裹纤细、脆弱肉体的独孤
套装原价626元
第一天优选 限时特惠价 329元
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
什么是文库本?
「文库」,本有收藏图书的书库之意。日本明治时代,有着「全套控」的读者以全套购入为基准,这样的收藏行为被称为「文库」。以此为企划,「文库本」可算是近代日本出版界的独特用语。随着知名出版品牌旗下文库系列「岩波文库」「新潮文库」「角川文库」纷纷亮相,「文库本」渐渐就成了小型规格平装书籍的代名词——A6尺寸(105x148mm)、平价、大众普及类图书。
身量小,定价低,这正是文库本在日本大行其道的原因。大大的精装书长时间拿在手上容易疲惫。而文库本只需随意揣在口袋或者挎包里,就能在上下班通勤、或是各种闲暇的、碎片的时光里拿出来翻一翻。
但在国内的阅读市场上,文库本始终没有火起来。其背后的原因很多:比如我们更依赖线上购书模式,无法在下单前体验到文库本实体书独特的质感与翻阅愉悦感;比如作为上游的出版市场,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出版机制,我们总是更流行把书做大而不是做小、做精装而不是做便携;再比如,我们的读者也确实普遍对文库本不熟悉,我们通勤时光和碎片时间,大多交付给了手机……
所以,「一頁folio」从创建初始,就坚定了要走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坚信从局部出发,反而能抵达整体的真理,从细微之中,也许可窥见世界宽广的真相。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迷宫,庞大,繁复,有着难以穷尽的美学细节和令人眩晕的人性深度。
喜欢的人将其奉若神殿,但对更多人而言,靠近三岛、读懂三岛,需要契机,更需要将自我交付给这种庞大美学世界的勇气。
三岛也许永远成不了太宰治那样靠一部《人间失格》就能在年轻人中间「红」起来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会成为流行,却一定会像一根刺一样,扎进人心里最深的地方。
他的一生都迷恋着充满矛盾、黑夜和危险气息的暴烈之美。对三岛而言,美意味着一切——甚至是毁灭。在名作《金阁寺》中,他写道:「美,美的东西,对我来说,是宿敌。」他被美所俘获,将文学与生命献祭其上,却又以生活和肉体对抗着美的危险法则。
所以,出版三岛的书,「美」当然是第一关键词。但问题是,哪一种美?
三岛美学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读者对这套三岛文库本寄托的沉甸甸的期待,对设计师就成了一种煎熬。「一頁」扬言要做出一套最美的三岛作品,但这显然并不容易——尤其在它已经拥有了一些经典版本的前提下。
在三岛的美学世界中,一切相反的事物都是美。对立事物的交织和循环,形成了他美与罪的二重奏。
因此,设计师汐和使用了两种高饱和度的对比色,构筑出充满对抗又十分和谐的视觉效果。但在其表面的艳异之下,有着一个充满了古典意味的静谧时刻。这种极烈与极静的组合,东西方美学的冲突与融合,正是三岛一生信奉的美学信条。
同时,编辑从文本出发,协助设计师为每部作品都精心挑选了对应其核心意象的画面,且当作留给大家的一个彩蛋,希望三岛迷们能从中获得解迷般的乐趣!
一頁文库·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16)种,全价626元,第一天优选作为这套书的新媒体首发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