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WHO对流行病的一种较高级别的预警,意味着该事件“严重、突然、不同寻常、意料之外”,同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超出国界”,并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1月30日晚间,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宣布,正在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构成了“PHEIC”(“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该决定有效期为三个月,如疫情发生重大变化,总干事有权提早召开会议,解除紧急状态。
谭德赛强调,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是由于中国防疫不力。相反,他对中国十分有信心,他认为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的防疫措施“为全球都设立了新标准”。但是,由于病毒可能传播至医疗系统更脆弱的国家,为了更好地支持这些国家,因此世卫组织决定宣布PHEIC。
对于世卫紧急事件的宣布互联网上出现一些恐慌情绪,称“中国一旦被列为疫区、影响甚至远超贸易战”。各个微信群和行业公众号也大量传播,对此已经有旗帜鲜明的辟谣:
辟谣一
PHEIC(“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只是警报机制,不等于中国就成了“疫区国”,所谓“经济制裁”更是无从谈起。
在世卫组织的公共卫生体系里,并无“疫区国”之说,有的只是“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和“受染地区”两个概念。
先看所谓“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针对的是疫情这一事件,而非国家或地区。
被列为PHEIC,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基于疫情严重程度,向世界各国发出紧急通报,提醒风险,并非当事国家就成了所谓的“疫区国”。
其二,即便“疫区”的概念成立,一次有效期也仅为3个月,且随时可以解除,所谓“影响长达三年”,纯属胡乱想象。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是否被列为紧急状态,是否被列为疫区,何时解除警报,要视疫情发展情况而定,不会一直存在。
中国经济已经高度融入世界,疫情只会带来短期冲击,而非长期影响。
必须说的一点是,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一旦进出口受到限制,世界都很难独善其身。
要知道,中国的进出口在国际上举足轻重。
2018 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30.5 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国GDP的1/3左右。其中,中国货物出口额占全球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12.8%,进口占世界比重为10.8%。
2019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额为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额为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为2.91万亿元,扩大25.4%。
2019年之前,美国一直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2019年,美国已经被替代了。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额为3.73万亿元,同比下降10.7%。
美国已经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东盟,贸易额为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4.1%。
短期影响:
在世卫组织宣布紧急PHEIC之前已经有美联航和英航等9家国外航空公司取消飞往中国航班,这些都只是航空公司层面。各国会根据自身疫情情况制定相应疫情控方案而并非遵从世卫决定。短期内会减少到相关地区的人员流通和旅行,对旅游和国际贸易会产生负面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世界经济对中国亦高度依赖,全球合作抵抗疫情必将达成共识。
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疫情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较大,但是基于互联网国际贸易必须有长期的生产制造业作为支撑。疫情发展以后,亚马逊卖家最恐慌的是断货风险。大部分亚马逊卖家都只备货到2月底。紧急事件的宣布可能会导致各国减少与中国的来往航班,货物班机,从而导致运力减少。如果别有用心的国家加强对来自中国货物的检验流程和时间也会大大增加货物入仓时间。
亚马逊买家暂时还未出现因为货物来自中国而退货的要求,也请大家不要贩卖这种无谓的恐慌。亚马逊平台方也应该用权威的知识告诉买家包裹是安全的,因为在国际转运的漫漫路途病毒是无法存活的。
跨境电商卖家如何应对
1、针对延期开工的情况对员工制定分层次,有协同,高效率的值班计划。
例如对基础店铺链接安全情况的巡查,
2、检查现有库存,预估库存消耗时间。
3、提前与供应商沟通安排备货是重中之重。
比如年前备货计划库存可消耗至2月底,工厂2月中开工,生产时间20天,如果年前已经有提前下订单,工厂材料已经准备充足,交货时间可能最快需要3月中旬,相比年前计划会有一个月的断货期。如果工厂工人返工不及时,材料准备周期长,那么交期会更长。
4、调整销售策略,收缩推广费用
需要根据补货情况以及断货风险及时调整销售预期,比如适当较少广告预算,减少优惠券额度,如果尽量快要断货可以分阶段适度调高销售价格。总之把断货时间控制在一周以内。
做跨境电商也是一种修炼
不盲从,不轻信,不传谣,不逐流,不迷失,不恐慌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让自己和信息过剩保持一定距离,我们需要隔离的不仅是病毒,还有因为随波浊流带来的恐慌。
保护好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感谢奋战在一线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