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首先把修道士弗朗西斯科放了,现在去抓真正的罪犯,受贿的法官、作假的证人、这个狠毒的执法官。”30多年后,当童自荣老师再次念出《佐罗》经典台词时,声音还是那么清亮,仿佛真正的佐罗站就在我身边。今年已74岁高龄的他,对配音事业的热爱从未停止,仍在不断为影视作品献声,尝试新的可能。
艺恩专访童自荣现场
从早期的王子、贵族到现在的妖怪、坏人,童老用他对行业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把每一个角色都诠释的淋漓尽致。
从早年间,《佐罗》的侠士、《玩具总动员》的胡迪警长、《少林寺》的觉远师傅,到2000年开出现在动画电影里的,《金箍棒传奇》的二郎神、《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妖王、《妈妈咪鸭》的兵叔,从业40年间童老为中外影视作品配音千余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的约三百部,他用声音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被称为配音行业的“一代宗师”。
在童老看来,配音是听觉的艺术,是独具魅力、无可替代的幕后表演。不和观众、听众见面,和他们保持好奇、神秘的想象空间,往往是从事幕后配音工作者的特殊魅力所在。在荧幕后,配音演员在原片演员已经创作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础上,为人物进行语言上的再创造。通过调整语调、节奏使片中人物变得更鲜活、更富有立体感。
对于配音演员,童老表示更应具备演员的基本素质,在通过语言塑造角色时,要有想象力、理解力、激情和应变能力。40多年的配音经验中,童老也总结了不少窍门:首先是理解,只有正确理解角色之后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次是表达,根据角色的气质、个性塑造角色;最后是个人的方法,对于表演,每位演员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相比这些经验、素质来说,童老认为机会更重要,“让年轻人在不断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并从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如此来提高配音水平。”
目前国内对配音演员的培养相对较为简单,除了高校之外,更多影视公司开始“自给自足”,以签约艺人的形式培养配音演员,并把“幕后英雄”推向台前,进行深一层次的开发,但在童老眼中这是不能够、不合适和不应当的,“当配音演员一亮相,特殊的魅力荡然无存,蛮可惜的。”
童老把大半辈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配音行业,在经历过译制片最辉煌的7、80年代后,再看着如今译制片发展大不如前,童老既感伤又无奈,“以前我们都会为了听配音,专门买票去看电影,可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了。”
目前市场中的影视作品几乎都需要后期配音,基于放映技术的升级、影片表达的需求,配音开始成为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译制是后期配音的一种,现在市场中最常见的译制方式有三种:中文字幕+原音;原字幕+中文配音;中文字幕+中文配音,其中更受欢迎的是中文字幕+原音。
目前观众对于译制片的钟爱度逐渐减弱,主要是因为:一、观众的文化、审美水平提高,对于原版影片的接受度提高,也更利于观影情绪的延续;二是,国内译制形态相对陈旧,传统译制片夸张的语气、西式措辞已经不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最重要的可能是目前译制水平严重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和情绪表达。
针对现在劣质的译制片,童老很无奈“曾经给《佐罗》配音起码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配音演员理解后要经过一遍遍的排练、一遍遍的修改,才能完成一段成功的配音,但是现在市场尽量缩短影视制作周期,留给配音的时间短、资本投入少,没有时间、财力的保障,怎么能酝酿出优秀的作品?我很伤心但不甘心,希望译制片能够改变不景气的面貌,开创新的局面,做出像从前那样经典的配音。”
【艺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