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期待!就在今晚! ·  20 小时前  
南都周刊  ·  复播被封禁!被质疑吃相难看 ·  昨天  
南国都市报  ·  降温+降雨!7日起,冷空气将影响海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冷空气来袭,有种疾病最难过冬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11-26 09:43

正文

“俯冲式”降温又来了,寒潮、大风、降雨将让人们狠狠领略一把寒冬的威力。 由于气温剧烈变化,近期前来医院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最困扰中老年人群的当属慢阻肺了。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谈欧主任中医师提醒,每年的11月至来年3月是慢阻肺的高发期,此时患者最为难熬,因此冬季日常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慢阻肺并不是肺气肿


慢阻肺和肺气肿并不是一个概念,它是多种慢性肺部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呼吸气流在气道中的一种阻塞,而这种阻塞大部分是不可逆的。


引起慢阻肺的原因很多,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外部的不良刺激,主要就是吸烟和环境污染。 慢阻肺起病比较隐匿,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可能早期刚开始仅仅是咳嗽、咳痰,逐渐伴有气短,起初是快走或是登楼的时候感觉接不上气,随着疾病的发展,平地行走甚至穿衣、如厕都感觉吃力,很多患者一直认为自己仅仅是慢性支气管炎,未予重视,等到症状严重来就诊才发现原来早已从慢支进展到了慢阻肺。



肺功能是诊断慢阻肺的标准


慢阻肺的典型症状主要就是气短、喘促,活动力受限,容易伴发肺部肿瘤、心血管疾病、心理焦虑或抑郁,非常影响生活质量,再进一步加重则会合并肺心病、出现呼吸衰竭,造成致残致死。


一直以来,慢阻肺在我国及全球都属于高发疾病,随着老年化的趋势,其患病率预计还将不断升高。 因此早期预防、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正确康复都需要更好的普及和施行。


首先,提倡戒烟及公共场所的禁烟,从源头上降低慢阻肺的发生; 其次,四十岁以上的人群体检项目中增加肺功能检测的项目,肺功能是诊断和评价慢阻肺的金标准,而目前很多人对此都没有认识,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气喘都没有检查过肺功能; 第三,要建立慢阻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样是慢性疾病的观念,需要长期、持久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康复。



安然过冬做好这三点


慢阻肺的发生和季节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每年的11月至来年3月,天气寒冷,慢阻肺患者病情容易复发或加重。 因此,在冬季做好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良好的家庭环境冬季,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 尤其使用暖气的家庭,不仅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还要有一定湿度。 否则,痰液会黏在肺泡和气管壁上,不易咳出,反复感染,不易好转。 太阳膀胱经脉是走行于背部的经脉,易受寒邪侵袭。 所以,在冬天应注意背部、腰部保暖,着件棉或毛背心,以保阳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