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目下方历史震惊你关注中国顶尖文化平台
来源公众号:我们爱历史 ID:his-tory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又一段骄傲岁月,当属大唐。
如果说中国战争史好似交响乐,盛唐军事就是当之无愧的强音一曲,明光铠唐刀重弩玄甲骑,仿佛风采别样的音符,战突厥扛大食扫日本,多少段钢铁碰撞出的旋律,其中永远傲人风采的,却是一个个豪气千云的主人公,大唐的名将们!
唐朝的光辉画卷里,他们令后人赞叹追忆的,常是慷慨忠烈的风貌,横扫千军的霸道。然而细看之下,那一张张英武豪情的颜容中,更深藏着看似平淡,却也同样动容的细节品格,仿佛沉默的砖瓦,块垒堆砌,搭起唐代中国傲然的风骨。
大唐军人中,娄师德的身份尤其特殊:贞观二十一年状元。明明可以混文坛,偏他还练就一身好武艺,读得满肚子兵法,竟在军界风生水起,十足文武双全的男神。
可这位男神放今天,却偏在成语爱好者里知名度高:别看样样强,却是脾气弱,待人从来谦虚到怂,还谆谆教育弟弟,哪怕被人吐一脸唾沫,也千万别擦,要让那唾沫在脸上自然干,因此造就著名成语:唾面自干!
可到了战场上,这“窝囊废”却摇身一变,专干霸道事。特别是唐高宗年间吐蕃崛起,连番胖揍唐军,直至碰到娄师德,吐蕃才知道厉害。先被娄师德在边境上口吐莲花一顿骂,竟就骂的仓皇撤退,后来湟源大战,又被娄师德脑洞大开,各种奇招迭出,连番吊打了八次。一战威震天下。
但脱下军装后,贵为宰相的娄师德,却是摇身一变继续窝囊,从来不争功不冒头,就知埋头干活,甚至办了好事也不留名,就连侦探小说里的大神探,武周朝一代国老狄仁杰,都嫌他活的窝囊,一鄙视就是好些年。直到有一天,狄仁杰在武则天面前吐槽,说这娄师德太窝囊,武则天当场哭笑不得:我能发现你狄仁杰,就是娄师德推荐的,你竟还鄙视他?
皇家子弟,二三代以后就常见堕落,但唐朝确实例外,除了被评书黑坏的皇家战神李道宗,开元年代更有另一神奇强人:李祎。
身为唐太宗曾孙,皇家子弟李祎,本该是锦衣玉食的悠闲生活,但他选的,偏是条最自讨苦吃的人生路,先是连本属于自己的王爵继承权都放弃,主动让给弟弟。然后从刺史做起,成了唐朝出名清官,后来更投身疆场,一辈子十分劳模!
但自从开元十五年(727),李祎开始实打实统帅千军万马时,他才漂亮证明,这个行业才是强项,很快就干成了救火队员,大唐哪个战场吃紧了,立刻就是他上,而且到了就见效:先在河西痛打吐蕃,给唐军出了一口恶气,又在抱白山大战契丹,一开始唐军失利,李祎到了立刻战局扭转,一下将契丹打的全军覆没!
当时他流传天下的,除了解气战功,更有从来身先士卒的风采,一句名言正气浩然:吾当以死报效!从踏上战场第一天起,这位皇家俊才,从来抱有必死之心!
而且和其他名将不同,李祎的最大风格,就是精锐奇袭,集结最凶悍战士,抓住敌人最薄弱环节,在最意想不到的时间打出致命一击。身为唐代特种战强人,这招屡试不爽!更亲手创建了大唐一支王牌部队:神武军!
但比起李道宗身后遭黑,开元年间的李祎,却是生前就被黑了千百遍,由于太低调谦和,因此常被告黑状,特别是每次打了胜仗,总被告发经济问题,功过相抵是常事,还有几次明明大胜仗,却给贬成刺史,直到天宝三年,八十岁高龄以“太子太师”身份过世。开元盛世时代,以胜仗次数和歼敌数据论,他当之无愧名将中最高,可论知名度,确实最低!
军事迷们总爱争:盛唐和阿拉伯帝国谁更能打?有个唐朝大诗人很有发言权:张孝嵩!
唐代诗人,尚武者极多,但能把“诗人”和“军事家”两身份合体的,张孝嵩实至名归。作为张九龄贺知章的诗坛铁杆,他的一笔诗文才华横溢,热血之心却偏系沙场,终于在开元三年起,踏上了大唐军界最战事惨烈的国土:西域!
就在这片战场上,大诗人张孝嵩,出手就是重量级,面对吐蕃大食俩强联手挑衅,竟果断一挑二,以监察御史身份调动万人精锐出战,却绝不是文人瞎指挥。相反一展干脆利落风格,绝不无谓纠缠,出手就电光火石“直捣黄龙”,一场拔汗那之战,把吐蕃大食联军漂亮打退,一战打出大唐在帕米尔高原的天威!
但身为文士,西域任上的张孝嵩,更重要的价值却是建设,开元年间身为安西都护的他,大力发展屯田建设,为大唐精心打造精兵。后来安史之乱国难爆发,西域部队在大量支援中原的状况下,依然能在当地苦苦支撑多年,就是靠了张孝嵩打造的好家业。虽然,这并没有挽救盛唐的衰败!
如果说哪个大唐名将,是安史之乱最苦的一支后悔药,必须是王忠嗣。
身为开元年间壮烈殉国的王海滨将军的遗孤,将门虎子的王忠嗣,小时候给忠王,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做伴读,早早友谊深厚。但也因为这特殊关系,后来王忠嗣投身军中,早年却一直被保护起来,什么恶战都不派他,就怕他磕着碰着没法交代。
到二十七岁那年,憋了许久的王忠嗣,终于爆发了一把,带几百人奇袭郁标川,差点把吐蕃大赞普抓了俘虏,捎带斩杀数千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天宝年间,已是方面大将的王忠嗣,更是连番震撼:先在桑干河痛打强悍的奚族,又调转矛头揍突厥,最高光的还是河西战场,多次发动战役痛打吐蕃。大唐最强的对手,轮番让他打个遍。
战功高光,身份也高光,天宝四年的王忠嗣,身兼河西,朔方,河东,陇右四镇节度,全大唐的精兵都握他手。后人常吐槽唐玄宗宠安禄山,其实安禄山之前,他最宠王忠嗣。可和安禄山不同,王忠嗣却实诚,以他自己话说: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不是靠战功来邀宠。
不但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担纲的防区,从不主动挑衅,但敌人来犯,却是毫不留情,而且除了打还建设,走到哪里,就把哪里建设的坚如磐石!他打仗,真的为了和平!
这句话终于为他惹了事:天宝六年石堡大战,深知这仗不靠谱的王忠嗣拒绝发兵,一句“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流传天下,却也为他招来大祸:先被贬为汉东郡太守,次年暴病身亡,一代战将,离奇陨落!
而对后来盛唐来说,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天宝五年的王忠嗣,就已在奏疏里,直斥了正装孙子的安禄山的反心。不说当时能听了他的,哪怕是没听,到后来安史之乱时,如果王忠嗣依然在的话,这场浩劫国难,必不会如此惨痛后果!
盛唐名将,世家名门子弟极多,有没有从草根到名将的励志人物?张守珪算一个。
这位早年流落边塞的下级军官,曾在北庭血战突厥时果断亮剑,以少敌多杀伤突厥数千人。从此步步攀升,野路子打法多次立功,到开元年间,已是知名悍将!
尤其出色的是,由于是下级军官出身,所以张守珪除了能打,还很能接地气,不管接手多士气低落的部队,都能巧妙做动员,很快把队伍带的嗷嗷叫,转眼就能打胜仗。而且开元年间的唐将里,他更是鬼点子最多的一位,打吐蕃的时候使过空城计,故意吹吹打打办宴会麻痹敌人,抓住机会就把对手打翻!
但他另一个出名的风格,却最后害苦了唐朝:讲义气!最擅长收罗猛将,尤其喜欢把凶悍战将收为养子,所以麾下战将荟萃,各位战将们出了错,也常百般调解,好多次大事化小,终于有一次化出大麻烦:他的一个养子偏将打了败仗,本该立刻军法从事,可他却义气大发,仗义送到长安去,真个最后逃过处罚了。可这一逃,就为大唐埋下大麻烦!
因为这个养子,叫安禄山!
盛唐高句丽族战将高仙芝,今天国际声誉极高,高到八竿子打不着的韩国人,都把他捧做同胞,杨贵妃题材的电视剧,也常八卦他与杨贵妃丫鬟的风流账,但他最令历史心痛的,却是他高贵的人品。
当年他只是安西都护府小军官一枚,幸亏长官夫蒙灵察大胆提携,阿富汗连云堡血战,高仙芝奇兵横冲帕米尔高原,打出震惊中亚一战,获赞“山地战之神”,回来却遭妒火中烧的夫蒙灵察一顿斥骂。如此羞辱,但不久后夫蒙灵察遭冤,还是高仙芝挺身而出证清白,不记仇,只记恩。
后来他贵为安西都护,又从兵卒之中,提拔了看似矮丑瘸腿却身负奇才的封常清,从此并肩战斗屡建奇功,一对相惜英雄,成为大唐军界美谈。
但安史国难,中原山河破碎,官拜讨贼副元帅的高仙芝,再与封常清一道临危受命,但分他手里的,只有几万临时招募的疲弱残兵。如此惨淡光景,依旧火速在潼关严密布防,逼退安禄山的第一轮进攻。
谁知刚稳住战局,打击却骤降,高仙芝遭太监谗言,被唐玄宗下诏逮捕问斩。行刑时刻,这些相处时日不多的新兵们痛哭流涕求情,却也无能为力,唯独高仙芝却依然淡定,只对封常清感慨:我们一起征战,步步有缘,此刻一同赴死,天命如此。说罢,慨然受戮。
大唐最忠勇的战将,被冤杀于几万人心惶惶的新兵面前。此时此刻,仿佛彻骨寒流,浇灭潼关上刚刚点燃的忠诚热血。随着多日后潼关沦陷,这慨然一幕,也就定格为盛唐热血记忆中,最后绝唱的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