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gOcaV8qn4HeXiaoo2b1GwpwNKOWKic74icjrla8Lh1KkHF0EC3RkLiaZ7HdPFODa6aqMRIkomudhuhlgUe5EYWqINg/640?wx_fmt=gif)
来都说:长大后一定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相信不少人读书的时候都这么想过吧?但如果,这个人是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呢?今天编辑兔大写了她的朋友陈果的经历,陈果讨厌自己父亲的「圆滑」和「功利」,为了避免成为父亲这种人,她做了很多努力,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也许,比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更可怕的,是影响我们的这种恐惧本身。
1
有谁在青春年少时想成为自己的父母呢?可能连窦靖童和木村光希都不想。
更大多数的平凡人,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恐怕是最不想成为和父母一样的大人了。
陈果反感成为父亲的顶点,出现在一次饭桌上。大一那年,她爸爸去她读大学的城市出差,请她和她的同乡的室友吃饭。室友是个开朗健谈的人,陈果爸爸也是,几个人在饭桌上相谈甚欢。聊得高兴了,室友说了句:「陈果的为人和性格跟您还真是像。」
听了这话,陈果爸爸哈哈大笑:「对呀,毕竟她是我培养出来的。」
听了这对话,陈果一下就不高兴了。她很不欣赏爸爸的为人和性格,一直都在避免成为她爸爸那样的人。还不只是这样,更重要的是,为此努力了好些年,却被相识不到半年的室友这样说。
陈果打心底讨厌她爸爸引以为傲的性格和为人处事方式,就是通常大家说的「吃得开」,但用陈果的话说,却是「又功利,又奴才」。
2
陈果的爸爸,和谁都处好关系。
陈果家养了宠物狗之后,就不再吃狗肉了。有一次,他爸爸的一个朋友来他们家做客吃饭,带了一斤酱狗肉。饭桌上,陈果和她的妈妈心里都很不舒服,也一口都没吃,但陈果爸爸看起来像是什么都不在意一样,还吃了好几块。饭后朋友走了,陈果爸爸和妈妈一起把剩下的狗肉倒掉了,陈果才知道,她爸爸也觉得这不合适。但当面,陈果爸爸没有对朋友表现出任何不悦。
陈果家住一楼,有个小院子,她妈妈在院子里种了一些蔬菜。有一个老大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来频繁破坏他们家院子里种的蔬菜。有一次被陈果爸抓到现行,两人还互相辱骂、厮打了起来。事过之后,熊爸见到那位老大爷,还是会热情地打招呼。
还有不少同学和朋友聚会,陈果明知道爸爸并没有特别想去,但还是会为了维持人际关系而参加。
在陈果看来,这些人际关系不是出于真情,无非要么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要么是出于不愿与人撕破脸皮,哪一个她都不喜欢。都是些「熟人社交」,维持着表面的和平,有几个是真朋友呢?
陈果说:「那时候我就想,我绝对不要成为这样的大人。」
3
这样的一个陈果爸爸,经常和陈果炫耀自己朋友多、特别会为人处事。一边炫耀,一边告诉陈果对待人际关系要怎么怎么做。
陈果寒暑假放假回家,刚在家宅了两天,陈果的爸爸就会来问:「你最近跟你的高中同学联系了吗?放假了,去找他们玩啊。」接着,就开始教育陈果同学可不能断掉,人际关系资源是很重要的,等等等等。
陈果听着就烦,她心里想的是:「我才不要成为你这样的人,人们相处应该出于友情,才不是这样功利的目的。」
她爸爸越是这样说,她越是不想去找同学玩了,即便本来想去,也不去了。因为好像一去,就是出于功利的目的了。
从那次酒桌被室友说像爸爸以后,陈果更加卖力了。她还立志绝不要成为一个people pleaser,为了维持表面和平的人际关系,而不去说不。和同学相处,一有不和,她直接开怼。
我是在陈果大学毕业后才认识她的,至少在我眼里,她很成功了,她看起来和她描述的爸爸一点都不像。但对于这点成就,她现在没那么开心了。
「这不挺好的吗?你没有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我问她。
「不,大学毕业后,我发现我没什么能一起玩的朋友了。不是说我缺少交心的朋友,我只是身边没有那么多能一起玩的人了。我现在想打乒乓球,都找不到人,更不要说踢足球了。」
「那你现在后悔了,想成为你爸爸那样的人了吗?」
「这倒没有。我还是想和他不一样。但是我可能真的没有仔细想过,我应该和他不一样的那个最准确的点是什么。」陈果解释,「我爸去和他的朋友聚会,一起踢足球、钓鱼,可能并不纯粹是为了人际资源,他可能也玩得很高兴,人际资源只是附带的好处。但是他在劝我和朋友多来往的时候,也许只是觉得这个更能说服我。」
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样子,陈果笑笑:「我现在有个目标,是凑齐一个五人足球队。」
封面和插图:jisu CHOI
◆ ◆ ◆
你身上有没有父母没有的优点?它是怎么获得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