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智学堂
未来的创造者,从这里起步。开智学堂是一个学习社区,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编程和写作等21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大学  ·  再获全球第一!川大学子真棒! ·  3 天前  
四川大学  ·  再获全球第一!川大学子真棒! ·  3 天前  
李楠或kkk  ·  首先,#纯血鸿蒙# ... ·  5 天前  
科技日报  ·  华为刚刚发布!移动操作系统实现自主可控 ·  5 天前  
科技日报  ·  华为刚刚发布!移动操作系统实现自主可控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智学堂

来开智部落,学会狩猎知识的正确方法!

开智学堂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3-23 18:40

正文

开智部落第三期昨晚开始招募,一晚上,已有 150+ 小伙伴加入开智部落,也很多小伙伴来问开智部落怎么玩,开智部落的玩法太多,三言两语实在说不清,不如来听听开智部落往期小伙伴们的感言。

大家好!我是林翼然,设计专业出身,现在房地产行业从事相关管理工作。习惯读书朗诵,喜欢美酒美食,热爱写作唱歌,玩过乐器练过拉丁,拿过稿费得过省优。追寻平凡人生中的至高感动,探求有限理性背后的无限真实。

我来自开智产品部落,索路漫漫,愿与你同行,以下是我与开智部落的故事:

开智学习,方法严密,体系清晰,教你直达底层,清水摸鱼。新手上路,往往着急,按照以往经验,陈旧模因,双手并举,扑上前去。殊不知忽略了底层知识,基本规律,光线折射,只留目中残影。一阵扑腾,费了大劲,鱼儿自顾悠游,仍旧两手空空。

1

多年以后,当你回想起那些冬日的夜晚,你顶着毛细血管爆裂的血红眼角,身披昏暗的灯光,脚下泡着早已凉透的洗脚水,旁边备着 FX neo 眼药水和前列倍喜胶囊,一头扎在 Mac 上死磕键盘时,你会不会问自己,已经这么拼,为何还未赢?

正是彼时,你发现一个秘密:在误区与迷思中行进,可能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过去的模因桎梏定形了你的所见所得,如不时时内省,奋力抗争,捞到手的终究只是水中残影。与过去的自我战斗,是一个痛苦反复的过程,但你只能前行。否则到头来原处打转,孤独月光,满地惆怅。

刚加入部落,没搞清楚状况,抱着手机在 App 里灌水,进行自我介绍,搭讪美女族长,直到被喝令闭嘴用作品说话。转用 Mac,把之前写过的卡片一张张从 Word 上面拷贝下来,存为 Keynote 格式;等到装好了 Textmate,又再把一张张内容拷下来,存为 Textmate 模式;看见导师的文件检索系统提倡文件名的机器可读性,又把几十张卡片的文件名手动改成日期-英文书名-章节-英文关键词格式。卡片系统终于告一段落,好不容易消停下来,又被告知之前的卡片写法存在严重问题,基本需要全部重写。

这时能拯救你的,唯有最小先行。旧模因思维面对一次又一次打击,形成一个又一个障碍如同一座座高山横亘在前。行为瘫痪的警钟在脑海中长鸣,你别无选择,只有勇敢踏出第一步,告诉自己你正在路上,离过去的自己又远离了一小步,离智慧的终极目标又接近了一点点。

2

在《经验的疆域》中马奇写道:智慧的两个要素在于适应环境与优雅的诠释经验。他认为在寻求智慧的路上,存在着三种路径,对应三类人:

笛卡尔信徒:这一类人崇尚科学,擅长分析。他们喜欢一板一眼地演绎,追求简练但推广性强的理论。
讲故事的人:这一类人强调语言、暗喻、阐释意义。
适应者:这一类人强调历史的复杂,试图通过对人如何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复杂生态圈的分析来加深对智慧的理解。

笛卡尔信徒推崇模型,讲故事的人重视故事,适应者强调与环境的互动(行动),这也正是阳志平老师提出的学科知识最小法则——模型,故事,行动。模型站在高阶抽象级别概括更大范围的事物,故事引发惊奇和情感,行动分系统内的第一序改变和跳出系统外的第二序改变。

作为一个笛卡尔信徒,每每兴奋的记下每一个新鲜的高阶模型,却往往忽略了,学习并不简单等同于方法论学习。下面是今年 1 月 16 日我写下的一段文字:

  • 注意阶段性总结,逐步积累高阶知识模型

  • 将知识模型看作协议,通过设定最小交互接口,促使协议与现实的对接-运用

  • 增加_if_then执行意图语法,促进协议使用频率

  • 结合运用经验,扩展接口,形成协议使用情境设定-使用说明书

  • 通过输入-总结-运用-反馈,形成高阶知识模型的内化,增加知识网络的连接度和丰富度

你看,第一条首先还是关于模型,自顾自想象着手握一大把高阶模型之后,彼此之间形成知识网络,说明注意重心还没有开始转移到故事和行动。二至四条灵感来自李嘉文总结的公式协议x交互,还是在关注协议,第四条的撰写使用说明书属于交互范畴了,却没有真正实践过。

只有输入-总结,没有运用-反馈,就谈不上高阶模型的内化。

3

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代表做到,做到不等同做好,做好也不意味着能够举一反三。

上一段谈到应当注重知识与现实工作生活相结合,这方面做的较差。最近的一个例子,最近拿到一份文件,分析某知名地产公司的景观样板段,觉得分析的层次太表面化。想要运用学到认知心理学知识,从人类认知特点出发,做一个深层次分析,总结出自己的样板段设计方法论,却迟迟未动手。没时间等借口一大堆,此时光是运用执行意图已不足以驱动行动,必须要回到自我驱动理论,排除外界的干扰,寻找自己的初心,从而找到持续的动力。

实践方面新手常犯的另一个错误,就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把超乎自身实际的理想错误的等同于实际目标,只会在具体实施中导致严重的行为瘫痪。初次接触开智的认知体系,传统模因开始作怪,大脑开始自动脑补:接触高阶模型 = 理解高阶模型 = 具备运用高阶模型能力 = 可以以此为基础,生发自己的高阶模型体系。

部落第一本书,《形式综合论》读下来,觉得自己懂了,把一些关键段落摘抄下来拼凑成读书卡,果然每一个字都认识,虽然连在一起似懂非懂,还是哗哗的往 Github 上发。后来在阳志平老师提醒下,看了采铜写的同一本书的读书卡,理解深刻语言流畅,才悟到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才算是真正理解。老老实实放下,过段时间再通读原书,才勉强理解集合论和形式图解,重新写了一张书评形式的读书卡。

第二本书《设计的生态学》,基于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生发对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理解。当时又是从字面上以为自己理解了,加上同时学习到的一些神经-认知心理学知识,激动的开始给 2017 年定下学习目标,立志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论。阳志平老师曾提醒过,但当时还不理解;后来 Oliver 丁健老师,通过对可供性理论的问答,让我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结合实践加以理解。在丁健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调整了 2017 年的学习目标,定下空间探奇的学习主题,通过学科——领域——项目三种维度,从头开始培养自己对空间的感悟。目前进度还是很慢,只是开始慢慢积累描写空间的卡片。

还记得前面提到过的最小先行吗?迈出的每一步,都会给你继续前行的勇气。

4

卡片大法,是开智学习反复提倡的基本学习方法。刚开始写卡片的时候,主要的困惑,一是关于原始数据记忆不清,二是对于原文意义理解不够。

应对的方法,一是减少原始数据的输入量,精读原文的部分章节,力求一次记清楚两三个点,用清晰的语言写成卡片。好过稀里糊涂读了七八个点,写卡片时记不清楚,下笔纠结;二是先不急于套用个人经验,进行个人解读。最好多读几遍,能理解多少理解多少。写卡片时区分原始数据和演绎数据,优先忠实于原文,控制自己不要随意发挥展开。等到真正理解了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以书评的方式,重新写卡片。

写卡片需要注意,不要求全求快。像我一开始,每读一本书都要死磕,不读完不放下;读完每一章节都要强撑着写卡片,最夸张是在放假期间,三本书轮换着看,一天要写不同的书三个章节的卡片,写到头昏眼花,大脑发麻,知识点写是写下来了,但记忆困难,吸收应用效果更可想而知。

这时应当放下功利心,享受慢阅读,慢思考;借鉴学友方法,先写好卡片,一本书的读书周期过后,再来快速翻阅来不及看的部分。读书过程中收拢过剩的好奇心,聚焦于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所关联的知识点;其他知识点可简单留一个线索,待日后学习过程中,联想起来时再来详细解读。

另外,卡片要注意减少颗粒度,一张卡片不要一次性容纳太多内容。我刚开始写卡片,一次性内容太多,造成认知负荷过大,影响输入效果,输出难度相应增加,造成学习效果不好。同样重要的是,这样容易影响事后检索的效率。Mac 的操作系统 iOS 的最新版本,Spotlight 本来就不支持搜索.md文件,在学友帮助下费了很大力气搞定,却还是因为卡片密度的问题,无法做到最快速检索,影响了写作时对于积累知识点的提取。

开智学习,万物皆卡片。我自己写这篇文章,也是把过去几个月学习过程中,写下的心得随感卡片调出来,用开智主要方法论进行串联,一口气连贯成文。这里要提到另一个阳志平老师提出的模型:成本最小 >空 间最优 > 时间最短。

人类的天性是成本最小,做「容易」的事,而非做「难」的事,遇到难事可能会导致行为瘫痪,但往往做难事才能掌握更多源头知识和高阶模型,在做难事的过程中内化为内隐知识,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和输入越困难,调用越容易类似,学习越困难的知识,收获越大。路径最短的选择符合人类心智的自主反应模式,但要解决问题达成目标,体系和模型才是关键。时间最小化是所有人类的美丽幻想。学习路上,打破幻想,以十年为周期积累卡片,才能踏上时间复利的伟大心智航程。

持续进步,来自于大时间周期的坚持践行。求道路漫漫,与你同行。

5

动不动就提十年周期,有没有吓到你。坚持之难,人所共知,如何践行?

思想教育家梁启超写道,学问本质,在于趣味: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
诸君要尝学问的趣味吗?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第一,」无所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
第二,不息:「鸦片烟怎样会上瘾?」「天天吃。」
第三,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

寥寥数语,古典文风,将一个抽象概念学习之趣,写的生动形象。无所为抛却一颗功利心,抛却无谓烦恼,专心致志;不息贵在坚持,好吃的东西,宜慢慢品尝;深入研究好过浅尝辄止,入木三分,终食髓得味;学习这么好玩的事情,自己独享,总不完美,得知己二三,互相砥砺切磋,分享趣味,人生乐事。

以上几条,归根结底,可用自我驱动理论加以总结。人的动机分为无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三种。

无动机:麻木的生存状态,仅为本能生存。

外在动机:以外在的原因作为行动的理由,共分四类,其中有的类别的表现比较接近内在动机,越是这种外在动机越具有迷惑性,使人不易分辨,误以为自己还活在内在驱动的世界里。举例:想要得到爱,误以为用钱就能买到爱,于是追求金钱,偏离了原先的目标;为了得到关注和外在名声,做出某种重大牺牲,得到诤臣、英雄的类似地位,其实内在动机屈从于外在影响,只是满足了虚荣心。

内在动机:行为动机真正发自内心,可以从行为中得到自我满足和享受,实现自我。

你所坚持最长时间做过的事情是什么?这件事是否合乎本心,你又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我的答案:3 个月学习,20 本部分或全文精读,150 张卡片。过程总有艰难困苦,畏惧退步,常常疲惫困倦,不时行动瘫痪——但学习之趣,总让我像是追逐着自己尾巴的小狗,屁颠屁颠,乐此不疲。

6

继续说说写卡片。

曾经在审视读书卡片时发现,自己在写读书卡片的时候有一个习惯:一般只按照顺序写反常识卡、人名卡和术语卡这三种卡片,最多再写一句金句卡或者任意卡,技巧卡和行动卡基本没写过,最近更是连金句卡和任意卡也越来越少写。其实阅读中也有产生心流,总结技巧和行动可能的时候,但基本都以「演绎信息」的方式,直接写在每一张反常识卡的后面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总结一下,其实这种写作习惯,暗示了那段时间的认知偏好:过于偏重追求知识输入,而忽略了对输入知识的确认和执行,也就是偏重「反思」,忽略了「行动」与「本能」。我们来一起回忆《设计心理学》里的行动的七个阶段:

再一起回忆开智提倡的卡片顺序:

术语卡 > 人名卡 > 反常识卡 > 金句卡 > 行动卡 > 技巧卡 > 任意卡

可以看到,这是按照学科概念——谁提出了这些概念——概念具体内容——用金句帮助记忆概念及内容——反思概念能让我如何行动——行动具体如何执行——最后有何补充这一逻辑排列的。结合行动 7 个阶段的前馈阶段,可以大致对应为:

当时出现那种写卡片的偏好,也代表了那一阶段的认知偏好。需要纠正过分偏重知识输入,而忽略行动可能分析与执行技巧分析的倾向。总结下来,应对方式是,注重写行动卡与技巧卡,作为弥合学习与实践认知偏差的第一步。运用执行意图如下:

_if 每次打开电脑写读书卡
_then 尽量按照开智建议的顺序写卡片,注意花时间消化概念知识,争取多写行动卡与技巧卡。

按照新方法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克服了之前新手阶段容易思路发散的弱点,以固定格式写卡片,可以约束思维过程,快速总结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效果明显。

你看,就连一张小小卡片的格式,都有这么多讲究。只要时时内省,及时总结,学习路上,随时心流,处处惊喜。

7

说完了读书卡片,再说说读书。读书首先要读经典,其次要掌握书中主题的学术脉络,营造知识的森林感。阳志平老师提倡的读书八字法,「正反上下中外古今」,我仅得一点皮毛,简单总结一下目前所做到的程度。

首先弄清书中思想的学科分类和代表学派。我会用 Google Scholar,首先搜索作者,比如搜索 Keith E. Stanovich,搜索结果可以显示该作者的h指数为96,说明是该领域被引用极高的大牛。再看作者简介中的学科标签,认知心理学,决定理论,理性,认知科学,就明白了作者的研究方向,也帮助找到读的这本书的主题。

还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仅供参考。同样用 Google Scholar,用统计指标搜索学科关键词,比如 Psychology,可以看到前 20 大出版物的 h5 指数,除了第 20 名为 48 ,其余全在 50 以上,最高的 Psychological Science高达83;再看具体出版物名称,包罗各个方面,说明心理学这一学科的成熟和范围宽广。同样搜索我比较感兴趣的企业运营 Operation,相关的除了排名第二的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h5 指数 53,其他全在 50 以下,从第 6 名开始全在 40 以下,可以说明相关领域还不成熟,还要从更靠近源头的学科,如工业和组织心理学、人类因子和工效学等寻找相关知识脉络。

接下来使用 Wikipedia,大致了解相关领域,重点查找关键词和上下级学科。目的是弄清该学派在学术史上的历史位置,追溯源头知识,查找该领域核心话语体系和核心术语,查找二级推演体系和二三级术语体系,通过核心人物的出生时间规律,弄清该学派在 21 世纪的新发展。

一次在读邓巴《人类的演化》时,看到邓巴用认知科学视角分析人类演化的基础,系统分析变量——寻找关键变量——提炼和应用高阶模型——时间分配模板,非常精彩。后在阳志平老师启发下,思考认知学派的起源,搜索认知革命的 Wiki 页面,再到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和二次认知革命词条,对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认知学科的发展有了大致印象。

顺带一提,在学习《人类的演化》过程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与《形式综合论》的集合论观点产生联系的心流,体会到了知识的网络感,非常感动。

实际上,对于相关学科领域知识,Wikipedia 只是初阶工具,帮助了解大概印象。具体学习,还需要大量阅读一手论文。我还未形成这样的习惯,英文阅读也相对较慢,这里把部落学友贡献的论文检索网站做一总结:

  • sci-hub.cc,免费搜索下载论文;

  • dx.dio.org,DOI搜索论文;

  • www.nssd.org,免费的中文社科论文库。

另外在部落看到一篇介绍详细的相关文章:http://www.chongbulu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53

此外还有更形象的图像化工具,我尚未学会使用。这里引用部落一位学友的介绍原文:

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工具 CiteSpace Gephi等,分析作者共被引关系,作者合作网络、共被引用关键词等,可以迅速找到这个领域的几位核心人物,由42位缩减到3-5位;由成千上万篇论文降低到十几二十篇论文。

学科森林,知识迷宫,摸索路径,寻找通途。

8

打住。不要又犯了沉迷方法不讲实践的毛病。说一个日常工作中知识应用的例子吧。

最近频繁和政府进行拿地的初期谈判。现在的相关领导和部门的习惯动作,不会光听口头汇报和交流,要先看规划方案,再具体谈。先做规划方案的优点,是远景规划和近期开发范围、规模、时序清晰明了,相应投资、成本、就业人口、居住人口创造税收也可相应计算,在沟通过程中,可以快速推进到合作方式等关键议题。但缺点是,规划方案周期一般在一到三个月,少数可能长达半年,存在设计成本,也有如果与政府思路不太契合,推倒重来的风险。

正好就让我们碰上一次,没有规划方案对方不愿谈,但偏偏时间太紧张,短短两三天,做完整规划方案根本来不及,怎么办?

万事万物,最小先行。没有条件做完整方案,先最小行动做起来,没有时间委托第三方团队,就让团队自己动手,分配任务,整理思路,搜集资料。一切皆卡片,集团在其他城市已经落地的,相同开发模式的项目,足以说明我们的经验实力,以及想要的开发模式;之前类似规模其他项目的设计文件,用来模拟本项目的开发思路,业态构成,想要打造的城市形象;平时的市场报告,拿过来提炼相关城市的市场分析;收集近期的新闻,梳理主要领导的城市管理开发思路……卡片串联成章,一气呵成。

时空变形,用异地项目展示实力,用虚拟项目启发想象,用未来愿景打动对方,用类似案例表达起步区形象,击中对方敏感点。三天之内,完成汇报文件,再次接触,推进深度谈判。虽然最终结果不得而知,但至少用这块敲门砖,撬开了继续谈判的一扇机会。

最小先行,一切皆卡片,时空变形,是开智学习的三个核心术语。时空变形,创造意义,我们在下一部分接着谈。

9

在《驼庵诗话》中顾随写道:文学是人生的反映,吾人乃为人生而艺术。他提出我心他心天下心的概念,提出「换他心为我心」,「换天下心为我心」,这就是一种时空变形。人类将感知到的信息,与历史经验和想象情景对比,从中总结意义。时空变形,就是意义创造的本质。

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否则,但写风花雪月美丽字眼,仍不是诗。

顾随的论述中,包含着一个重要概念:自我置后。作者应当将

具体写法上,要按平克总结的古典风格:

写作的目的是呈现,动机是呈现真相,判断标准是清晰和简单。
古典风格模拟两种经验:向读者呈现世界事物,包括具体事物和人、生物与世界的互动;以及让读者参与对话,作者不必和盘托出,读者合作解读思想。

格局上,要按顾随所说:

中国后世少伟大作品便因小我色彩过重,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一个诗人,特别是一个伟大天才的诗人,应有圣佛不渡众生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精神。出发点是小我、小己,而发展到最高便是替各民族全人类说话了。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自我置后,说来简单,实则困难。自小阅读,除了唐诗宋词,相对缺乏传统经典的灌输;写作早期,受新流派影响,片面追求语感,写法求新求怪,全然不顾读者感受,还以小众写作自居,沾沾自喜;轻视古典写作,认为简单,不愿深研。如此种种,造成写作时沉浸在个人小世界里,」目中无人「,下笔时思维发散,缺乏逻辑,忽视故事。只用文笔强撑,还自我感觉良好。

对比两段文字,前者是我所写原文,后者是阳志平老师指导下的修改版,高下立现:

差异性是直喻的基础。作者根据自身的理解,选择与比喻对象差异性大或具有同一性的喻体,猜测读者对于喻体的理解与比喻对象的对比,与读者进行时空间隔上的趣味互动。读者未必能够了解作者设定喻体的原意,但根据自身的经验代入喻体的语义子集与比喻对象进行对比,再据此自身对比经验以猜测作者设定喻体的原始体验,达成与作者的错位交流。

隐喻连接心灵。隐喻相同不同,作者选择对象,读者比较差异,隔空对话,心灵互动。

写作真义,播种模因。写出来的东西无人看得懂,没人愿意看,还谈什么模因传播?——如此简单道理,经过痛苦反覆,方才想通。

本文开头就说过,与陈旧模因的战斗,从来就非易事。

病入膏肓还能救,积重难返仍可期。还是最小行动,坚持输出,在同侪压力下保持心态,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10

加入部落学习短短几个月,想说的话还有很多,这里先打住了。这份力气,留给日后,脚踩清水,慢慢摸鱼。

在这里,心怀感激,感谢阳志平和丁健两位老师,手把手教我摸鱼。

如果说学习是登山——

脚下,检视当下的驱动动机。

起步,把握每一次执行意图。

登高,放大自己的时间尺度。

望远,置后自我的人生格局。

——还在路上。

END

逃离世界关注 阅读一流经典
专注输出创作 品鉴优秀作品

  立即加入开智部落,错过再等七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