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西遗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岗上镇台西村东北,规模很大、年代久远,史料遗存丰富。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以3个高大土台为中心,分布着商代中期居住遗存和墓葬。
在这里的“14号房屋”内,1973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发现了植物种子30余枚,经鉴定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的种子,包括桃仁、李、枣、草木樨和麻仁等五种植物种仁。
这些种仁,是约公元前14世纪的药材标本,距今3400多年,也是中国早期的医药实物。
△ 郁李仁、桃仁,藏于河北博物院
其中,桃仁、郁李仁皆为剥掉硬壳后储藏,已不能作为种子使用,且桃仁和郁李仁均有缓泻作用,不可作为食物,故推测为药用。中医方剂中有五仁丸,由桃仁、郁李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五味药组成。由此可见,台西遗址中发现的种子,似乎是一种药方的组合。
另外,这些种仁不能作为食物,但种子原植物的果实(桃子、李子),却可作为食物。因此,古人发现这些种仁的药效过程,大概率与饮食活动相关。
古人云“艳若桃李”,桃李都是蔷薇科植物,开花很漂亮,至今仍是经典观赏植物。
可以入药的桃李品种,古人也早就分辨得很细致。
郁李,又叫爵梅,秧李,可以结出酒红色的小果实。
相关资料表明:郁李仁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us humilis Bge.、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或长柄扁桃Prunus pedunculata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前二者习称“小李仁”,后一种习称“大李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桃子是常见水果,但用来入药的桃仁,需要从特定的品种剥取,效果才更好。
相关资料:桃仁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为蔷薇科植物桃Amygdalus persica L.或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C. de Vos ex Henry 的干燥成熟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本草纲目》特别注明“毛桃”的用处:“山中毛桃,即《尔雅》所谓桃者,小而多毛,核粘味恶。其仁充满多脂, 可入药用,盖外不足者内有余也”。
其实,翻看医药史料文献多了,
最大的感受是:
古人活得非常仔细,相当注重安全性
,和当代某些大剂量虎狼药不含糊,甚至直接抓人当小白鼠的“疗法”,完全没有可比性。
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远古时代,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前因后果,不仔细辨别,不慎重尝试,就直接抓来吃的好汉,怕是也根本留不下来。
古人云:“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
药物的发现不是独立活动,而是和人类的觅食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安全性是古人探寻食物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特性。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反映了古人判断食物的一个标准:安全性。
早在神农时代,“药”与“食”就是密切相关,而区别的重点指标之一,就是“毒”,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