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选自《靠主应许养育儿女》第二部分第十章《像祭司一样在家服侍》,作者周毕克(Joel R. Beeke),中文翻译陈萍,校对齐宏伟。
《约伯记》第1章记载约伯清早起来,按着孩子的数目为每个人献燔祭,没忘记一个。今天,因为加略山基督为罪一次献上永远献上的祭,“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来10:18)。因为有了福音,为罪献祭已经废止了。还有什么祭能比耶稣在十字架上所献的带给我们和我们孩子的功效更大呢?然而,
即便为罪献祭不需要了,祭司代求的工作却依旧,既包括在天上我们的大祭司基督的代求,又包括在地上基督徒的代求。
我们可以确信当约伯为孩子献祭时,他在祷告中呼求神的名(参创4:26)。想想约伯对他10个孩子和他们的配偶所说的话:“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认罪。让我们在祷告中承认我们一切的罪并悔改。让我们常常这样祷告。”能和约伯这样敬畏神超过世上一切的人一起祷告是多么美好啊!要是能听到他怎样为孩子一个一个地祷告、把每一个人的需要都摆在神面前那是何等美好啊!
我们无法知道孩子们的心思意念,但是有一点我们能确知就是他们会犯罪。因此,我们必须要为他们担当祭司的功能,把他们带到神的宝座前求怜悯并呼求神说:“神啊,请洁净他们。”
这是我们在神怜悯里的避难所,是在基督我们至高大祭司里的安慰,是在受召要为孩子代求中的盼望。
要在家中成为祭司式的父母,我们必须要有家庭礼拜并且坚持不懈。
有时我们称这样的敬拜为“家庭祭坛”,这一称呼提醒我们每天都要把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庭生活献给神。我们的孩子必须要知道我们在私下和他们在场的时候都坚持为他们代求。
当然,这样的代求也有局限。我们的代求并不能救他们,我们的孩子也不能自己救自己,最糟糕的莫过于我们对孩子说:“尽力做你的,神做余下的。”我们应该对孩子说:“孩子们,在这个家中我们有分别为圣归神的祭坛。让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屈膝向他祷告。在这里让我们承认我们的过犯。在这里我承认自己作为你们父母败坏的本性,你们也要承认你们所遗传的败坏本性。在这里我把你们交在全能神的臂膀中。只有藉着神的大能、恩典和怜悯,通过弥赛亚的牺牲我才得蒙拯救。神或许也会藉着基督的牺牲拯救你。我会一直为你们祷告直到你们得着救恩。你们得救后我还会继续为你们祷告。我会每天为你们向永活的神献上祷告为祭。”
我们还要特别恳求基督的见证,藉着洗礼给我们印证——“他用他的宝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使我们与他同死同活,这样我们可以脱离一切罪在神面前被称为义。”我们也祷告基督说我们的孩子是与我们一起领受同样圣约应许的后裔。
我们看到约伯清早起来为每个孩子献祭。他没有等到一天快结束,在上床睡觉前献这样的祭,说:“我最好简单地为孩子们祷告一下。”而是把这样的献祭当作一天中最优先的事——“清早起来”就做。约伯把自己的孩子交在神的饶恕和怜悯中。司布真(Chares H. Spurgeon)说:“我们如果良心中有罪却还躺在床上是不好的。还有未蒙赦免过犯之人绝不该慢慢走向十字架,而该跑向十字架。”我们应该用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和我们的孩子。这些清早的献祭表明约伯的热心、勤勉和属灵的优先次序。献祭通常是约伯每天做的第一件事,藉此我们可以看到献祭在他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正如麦克谦(Robert Murray M’Cheyne)认为每天早上“必须先见神的面后才能开始一天的其它活动”,
我们应该在从事一天的任何其它活动和事务之前先向神祷告。
早在律法还未赐给以色列人之前,约伯就明白没有流血就不可能有赦罪(参来9:22)。他必须要为每一个孩子杀一头牛然后把牛烧在祭坛上,因此约伯是“按着众人的数目献燔祭”(伯1:15)。这无论从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说都是一笔大投资,但是约伯献得甘心乐意。藉着这样的献祭,约伯乃是在教导他的孩子们关于女人后裔之死,他的受死救赎我们脱离撒但、罪和死亡(参创3:15),也教导孩子们他们的救赎主“末了必站在地上”,让全地的人都知道他就是道成肉身的神(参伯19:25-26)。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外表顺服的孩子。我们的目标是引导他们过有主同在、有丰富内涵的生活,他们真正地顺服,他们的心在神眼中也看为正。
他们可以和我们一起献祭,藉着耶稣基督这样的献祭被神悦纳:“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51:17;参来13:15-16)约伯的献祭里谈到罪、满足、代赎、感恩、自洁和永生。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位信实守约的神愿意饶恕我们的罪、告诉我们耶稣基督为我们一次并永远有效地流出了他的宝血。在信心激励下,我们投靠这位守约的神并仰望他,把我们的孩子交给他独生爱子的宝血。
孩子需要看到我们里面忧伤痛悔的心。他们要看到我们承认自己的罪并为罪忧伤。他们要看到我们恳求基督宝血洗净我们的灵。
藉着让孩子们深知有一件不可少的事就是透过神独生爱子的受死我们才能与神和好并靠着他得永生(参罗5:10),神赐福我们这种祭司性的代求。
微编:雅捷
校对: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