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lolapola
” 发现生活中的一万种可能:)
真正忙起来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最好一天能有48小时(72小时?行不行?),今天这篇文章想简单地分享我最近安排时间的一些实操和心得,不管你目前忙不忙,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一般将一天分割为若干板块,有的时候是先完成板块A再做板块B,但绝大多数时间都是ABCD混在一起穿插着完成,如果这么说有点不明确的话,在这里举个例子:
“
目前我生活主要中心是学习,时隔两年重回校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所以分配时间最多的,一定是学习,姑且定位
A板块
。
接着是工作,
B板块
,主要是自媒体以及一些freelance项目。
其次是和家人朋友爱人的沟通时间,
C板块
。为什么要单独列出来呢,因为我是一个经常忙起来就彻底不回微信的人,但家人朋友爱人是我生命中最宝贵最重要的存在,一定要特地划出一段时间留给他们。
最后是吃饭睡觉洗澡购物等等杂务,
D板块
。
”
划分出大的板块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优先级可以先排出一个大概的,例如A学习→B工作→C家人朋友→杂务,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优先级可能随着现实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比如今天是礼拜天,难得一周有点空闲时间,赶紧把工作学习放一放,和家人煲个视频电话粥,洗洗衣服收拾房间买菜做饭等等,这种情况就需要灵活应变,但是总体来说应该要明确哪几个板块大部分时间是优于其他板块需要多花时间精力的。
有的人喜欢multitask(我),但我也有许多朋友是必须要在to-do list上把一件事情勾掉,才能开始下一件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每个人不尽相同,但是目标都是一个——在单位时间内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我最高可以同时做三件事,例如一边meal prep一边联系客户一边和男朋友聊天,虽然有的时候也会觉得脑子不够用,但是在事情多的要死的时候,multitask还是很受用的。
很多人问我每天具体to-do是怎么列的,之前有写过,就不赘述了,详情可以回看这篇推送👉
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经验
。我会说我每天的to-do都是在去学校的地铁上敲出来的吗?早上头脑比较清醒,规划好一天需要做什么,有助于高效地完成任务,随之激励自己进入一个正向循环。
啊这一点还要强调么?初到柏林的时候干劲十足,每天开满马达全速运转,几乎用别人无法置信的速度办妥了所有重要的事情,国内的工作也一样没拉下,还顺便跑去男朋友家呆了十天,但是代价就是我狠狠地发了两天烧,本来制定好的计划,也不得不向后延了几天。
生病的时候,即使再自律的人也是扛不住的,所以平时早起早睡,注意饮食健康,多运动,调整压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也是高效时间规划的大前提。再忙再累,也要挤出时间保养身体,毕竟身体是一切折腾的基础。
今日互动
对于多任务的时间安排,你有什么应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