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_png/ScKWLaD5Fv7iaPm8HbUrnlpYZSJUN3H79eDlHxl47eSwhhRnVy4KhoyYUVm8ODr2hnsmts148HjVTXmaDy4MkJg/640?wx_fmt=pn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X0aTE3o3OSwOwaLbkicroR5VicJ5Oc4I04mHje5UlVv8PLtuglIv7L7E3xcdpYwrs5AOBLk9sQT9pmJMOFuQ7vYw/640?wx_fmt=png)
在最近《拜托了冰箱》里,Papi酱谈起:从谈恋爱到结婚,她父母与婆家从来没有见过面。且相处十年,自己和丈夫过年时都是各回各家。
她的话不仅让在场的嘉宾十分惊讶,节目播出后,更是在微博爆了一波热搜。很多网友表示羡慕:这种新的夫妻、家庭相处之道也太爽了吧!
对此,Papi进一步解释:对夫妻来说,最重要的是彼此;对父母而言,最重要的是子女。
年轻人有新观念不难,难的是父母也能尊重子女的观点。Papi酱的父母接受不见女婿父母,还能完全认同女儿的婚姻,实在太难得。
本文来源:公众号“网易公开课”(ID: open163)。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双方独立的人生,才是互相成全
尽管并不需要处理婆媳关系,Papi酱的妈妈还是有句名言:“婆婆要把儿媳当成女儿,但你要把婆婆当成婆婆。”
什么意思,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向婆婆发泄。婆婆不是自己的妈妈,不能习惯性地“理所当然”。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CrdAS0ZpkxolbxsRxU6eHqCl0xsXUIBua65MhDsmvTuPKuMXEGCSTURjyuZ3Wfeic4cbPlgVYykbcLedstEC0g/640?wx_fmt=png)
有智慧的爸妈,懂得把握和孩子相处的距离,也会在孩子需要时及时给到支持。所以没喜酒没婚礼也OK,两家父母也没有特意见过面,只要女儿觉得行就行。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CrdAS0ZpkxolbxsRxU6eHqCl0xsXUIBBhFzPXgO5lQfQDiaesS0fDlhwdec2dw9XbnvmrQySA1J2JH9j4WXVyw/640?wx_fmt=jpeg)
被繁琐礼节骚扰的新人们,怎么会不羡慕Papi酱有这么善解人意的父母?
父母给的极大信任感,不仅让Papi酱自由挑选自己认可的人,还对她的婚姻观产生影响。
都说没被催过婚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在跟闺蜜聚会聊到这个话题时,Papi酱又一次用妈妈的金句“震惊”了观众。
“不要因为岁数到了去结婚,要找到你喜欢也喜欢你的人。如果没有的话,不结婚也可以,不必去管别人说什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72yt0Cbyg1QJ4DkrGWf7axFXsp98IgWWH2fR16Ye6RKbKT4iarNMWibTlV0RQv3Yh1F9oic3pf0iaic5RCfKlMXrgSQ/640?wx_fmt=jpeg)
papi酱聊父母对她的教导 / 《我家那闺女》
这样的Papi酱,可以坦然讲出人生最重要的排行榜:最重要是自己,其次是伴侣、孩子,最后是父母。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CrdAS0ZpkxeVIqOrRzVBmj9DnIP021riaicZTuD99tVfDNJQegBuOMUlOib9RiaAqsTBRjuE88Tc2OSV8DTLQpphw/640?wx_fmt=png)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在《圆桌派》中提到中国人对家的概念:我们是一体的,个人的概念是远远小于家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CrdAS0ZpkxeVIqOrRzVBmj9DnIP021ria2LyaIPAFN2b4g36M0zuGzvBLQ3frns2nVUh7S8cWkDwiaDLbOSImFQ/640?wx_fmt=png)
这样根深蒂固的看法,直接导致许多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隐私。不论是主动还是被迫,父母与孩子之间部分失去了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
但“真正爱的本质之一,是容许对方有独立的思维和意志,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不论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还是子女对父母的爱,都不应当是纯粹的自我牺牲。
只是大部分的父母,可能孩子才是生活的重心。
Papi酱的妈妈也不例外,她也是一个曾将生活的一切都奉献给家庭和子女的女人。退休之后整日地待在屋子里,整理家里的琐事。
但Papi酱不希望看到妈妈失去生活其他快乐,鼓励妈妈报名老年大学,走出房门去过自己的生活。
有了自己生活的妈妈,活得更自我也更洒脱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CrdAS0ZpkxeVIqOrRzVBmj9DnIP021rU2kicPKaxjdM8OFD0lAoFG4p2pibiaqQbMb0WXueLHDiaoDoxNyugQS9qQ/640?wx_fmt=png)
这种相互成全才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
从“我是为了你”,
到“你自己决定”
上面提到的相处模式之所以令人羡慕,恰恰是因为我们听惯了父母那句口头禅:“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可以用一种生物的标准来看:
大自然赋予每个个体生命的最大任务就是传递DNA。原始社会,孩子是部落的未来,是父母的财产,也是长辈们生命的延续。这种延续让每一对亲子关系都成为传承链条上的环节,不允许任何一节的缺失。
父母支配孩子的生活,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于是亲子间边界感的缺失,刻在骨子里,再加上文化的洗刷,一直难以改善。
父母对孩子爱得深沉,有些也沉得让人窒息。
不久前“父母眼中体面的工作”上了热搜,众多网友都表达了自己在父母逼迫下的压力。
甚至总结出了新的“不孝有三”:不考公、不考研、不相亲……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72yt0Cbyg1QvHyeUYOkgGqhElh34FErvS1r6kI56k5RpEEzud0icEx0ibZ0J2tlQ6t8dMRQuOJRqIdic4e8CKaVSA/640?wx_fmt=jpeg)
网友调侃新时代的“三大”不孝 / 微博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我们越来越难以接受不出于个人主观意愿的事。
可当个人意愿和父母意愿有悖,感情和道德上的考量让人难以开口拒绝。
优秀的父母不会讲“一切都为了孩子”,古人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总结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马牛”的道理。
郭麒麟成人之际,郭德纲给儿子写了封家书。信中坦言虽然不愿孩子继续说相声,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只能嘱咐一句“江湖险”。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CrdAS0ZpkxeVIqOrRzVBmj9DnIP021rowK0b8l49EsHSTh9UJvgJfcAdL2qyZaHhNcxjVokiclCSLfTZ994C6g/640?wx_fmt=png)
演员何冰朗诵郭德纲写给郭麒麟的家书 / 《见字如面》
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吗?是,也不是。出身对一个人的发展轨迹还有很大影响,但人生路终究还是要自己去找喜欢的那一条。
而父母们的口头禅或许也需要一个转变,从“一切都是为了你”变成“这是你自己的事”。
你能过得好,才是父母放手的前提
在直呼papi酱幸运的同时,可能很少想过这样的相处模式不是天生的。
Papi酱的父母会跟天下所有父母一样,对她讲“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要……”“爸妈是为了你,才……”“如果当初不是为了你……”。
这话给她带来很沉重的负罪感,觉得自己是父母生活糟糕部分的罪魁祸首。
她曾经跟母亲大吵一架,争夺的就是自己人生的控制权。
“你们的生活,尤其是在你们子女独立之后,你们的生活不应该还是只有子女。我希望你们的幸福感不是全都来自于子女,你们的幸福感应该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组成——养花、与朋友聚会、吃到好吃的菜。”
作为父母的他们太过于看重孩子的安全、未来,给自己背负上了沉重的责任感。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CrdAS0ZpkxeVIqOrRzVBmj9DnIP021rOI22hYHTaV8hI1Ek7AksX7q6nUZ0Ugs5wp5vcntrqTMoC9NZNFovOQ/640?wx_fmt=png)
papi酱《聊聊我们的妈妈》
孩子是否健康、优秀,甚至不只是个人的事情,更是衡量父母成功与否的标准。
所以子女的独立,其实是一切的关键前提。只有在父母知道,你已经成长为一个足以独当一面的大人,他们才会安心地过自己的生活。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wCrdAS0ZpkxeVIqOrRzVBmj9DnIP021r7ChmeEU3X3ao0XStAS4UdZicTPCOhBnXia7ud8JA8rz9Uia4s4e7HQwGA/640?wx_fmt=png)
孟非曾经在一个谈话类节目中提到:“独立不能是有选择性的。不能一边说着你不要管我,另一边住爸妈的,吃爸妈的,结婚买房子还要爸妈出钱。”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CrdAS0ZpkxeVIqOrRzVBmj9DnIP021rgenE8QbeRcdGNv4RTHXEDSRFrmGpM1Dx4avr0HFdRUPicYCibfvTsgMw/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wCrdAS0ZpkxeVIqOrRzVBmj9DnIP021rbewYGEcTafsMu7h20HfJ4OE7ONdTqP7GXPpzuGA3TRR4jZOu1ticSCQ/640?wx_fmt=jpeg)
孟非谈孩子独立/综艺《有话非要说》
陈志武在《金融的逻辑》中讲了同事刘教授的亲身经历。
刘教授的弟弟结婚,小夫妻俩不愿意按揭贷款,觉得贷款的利息高昂,贷款的本金压力沉重,他们无法背负。
他的父母一想,对啊,不能让孩子受这么大的苦。
于是把自己养老的钱拿出来,还借了亲戚长辈的10万元,给刘教授的弟弟买了房子。
本来可以独自养老的刘父刘母现在就要更加依靠儿女的未来,自然会对孩子的工作、事业、婚姻有要求,而且他们也觉得自己理直气壮。
毕竟父母把自己的养老自由交托给了孩子,孩子便不能完全把控自己未来的生活自由。
自由总是双向的。
也是Papi酱讲的:所有轻松的父母子女关系中,最大的前提是,子女要让父母知道,你自己是可以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