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易科技 贺树龙
离网约车新政正式实施仅剩10天时间。
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仍在尝试各种可能的办法,争取推动新政出现些许转机,但截至目前,事态并未发生太大变化。而在失望和忧虑情绪的笼罩下,网约车行业的生态已经开始悄然瓦解:乘客订单暴跌、司机纷纷退网、租赁公司面临倒闭。
从2014年滴滴、优步推出专车业务至今,网约车行业经历了狂飙突进的2年,约有2000万司机和1.59亿用户参与到了这股浪潮中。强烈的市场需求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司机和用户之外,几家网约车平台的累计估值也早已突破400亿美元。
但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就像一盆突然浇下的凉水,使火热的网约车行业骤然降温。今年7月28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意味着网约车行业正式合法化;10月8日,北上广深等城市陆续发布网约车细则,对车牌、司机和车辆都提出了十分严苛的要求;11月1日,网约车新政将正式实施。
新政对网约车行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重压之下,用户、司机、租赁公司、网约车平台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疑问,网易科技采访了多位行业人士,并据此粗略估计:三个月以来,网约车的订单量已暴跌一半,符合新政规定的司机和车辆只占总数的5%-10%。而在这样的局面下,与网约车合作的大部分租赁公司迎来生死考验,滴滴等平台自身的估值也将出现跳水局面。
网约车行业大变脸,正在残酷上演。
合规率低:1.2万辆车仅80辆会接着干
“邹哥,灭顶之灾呀!”
北上广深发布网约车细则当天,邹军收到同行发来的这样一条信息。邹军是一家和滴滴合作的租赁公司老板,他旗下管理着近1.2万名司机。
据邹军介绍,滴滴专车推出初期,滴滴创始人程维常常亲自登门找租赁公司谈合作。达成合作后,租赁公司负责司机的招募和管理,滴滴只做信息中介平台,在当时这一点帮助滴滴很好地规避了政策风险。随着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司机数量越来越多,滴滴对租赁公司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滴滴曾表示,租赁公司的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司机培训、司机服务和400、安全事故和救援、临时款项垫付等。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与滴滴合作的通常有数百家租赁公司,并通过一些考核措施进行优胜劣汰。邹军告诉网易科技,“租赁公司只要符合条件就准入,但适者生存,达不到滴滴的要求就会面临淘汰。”在不同时期,滴滴考核的关注点不太一样,涉及较多的是投诉率、取消率、司机星级等指标。
在滴滴和优步合并之前,租赁公司是他们一直以来争夺的重点之一。为了拉拢租赁公司,滴滴和优步在返点、补贴上的力度也比较大,并且都会要求达成合作的租赁公司不能进驻其他网约车平台。
邹军的租赁公司在去年9月与滴滴达成合作。当时出于把控服务质量、避免在与优步对私家车的补贴战中越陷越深的目的,滴滴要求合作的租赁公司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车辆(自租或自购,再招聘全职司机)。对租赁公司来说,这需要大笔资产的投入,所以旗下只有私家车加盟的小公司选择退出。邹军把握住了这个时机,吞并了其中几家,把自己公司迅速做到了拥有1万多台车的规模。
春江水暖鸭先知,网约车新政带来的影响,租赁公司感触最深。
按照北京“京人京车”的网约车规定,邹军公司旗下的1.2万名司机中,符合要求的只有几百人,而这些人中愿意把车辆转为营运性质继续跟着邹军干的只有80人。
“1.2万人仅剩80人,不夸张的说,这就是灭顶之灾。”邹军说,“顺应形势,我从传统租赁转型到了互联网租赁,并且开始有一些盈利,但没想到如今会迎来当头一击。”
订单暴跌过半、司机纷纷退车
和邹军一样,上海的王海也是一家租赁公司的老板,管辖着3万多名司机。王海称,这3万名司机里符合新规细则的只有1100多人。据他观察,“(其他)每家公司真正符合资格的在5%-10%之间”。但这还是纸面上的数据,因为涉及到轴距、排量等车辆要求,以及私家车转为营运车的报废要求,真实数据或许会更少。
北京的马强也一样,他的租赁公司原来只和优步合作,滴滴和优步合并后,马强也成为了滴滴阵容中的一员。马强管理着3万多名司机,其中符合“京人京车”要求的只有4000多人。当然,这一数字在总体中的占比(13.3%)远高于邹军的公司(不详)和王海的公司(3.7%),这或许是因为优步过去的定位偏中高端、准入门槛也较高。
滴滴曾经宣称,自己平台上的司机数量达到1500万,如果按照5%-10%的合规率计算,新规之后只有75-150万的车辆供给,再减去不愿意转营运性质的人群、兼职人群,数量会更少,新规的影响可见一斑。
网约车新规将在11月1日正式落地,邹军、王海、马强都在观望事态发展,但当下摆在他们面前的其他问题更为迫切。
首先是订单量暴跌。邹军介绍,滴滴和优步合并(8月1日)之后,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都大幅下降,他管辖的司机们平均订单量和流水大约降了三分之一。新政细则出来后没几天,订单量和流水又降了不少,两次累计降幅超过50%。
“现在出勤的司机比以前少了一半”,邹军说。
王海也表示,自己平台的订单量和流水“下降得很厉害”,“原本一个司机,一天几乎可以做到1000块流水,现在做得好一点800,平均值则在550左右。”这里说的是认证司机(即优秀司机,平台会给予订单倾斜),普通的快车司机每天流水在350-400之间,需要工作10-11个小时,除去油钱和车辆成本,基本赚不到什么钱。
“现在,司机们纯粹是在‘为人民服务’,你说这样的情况,能撑多久?”王海说。
也许是因为滴滴和优步合并后,优步的订单量下降更为明显,马强告诉网易科技,滴滴和优步合并后他的订单量下降了60%,最近新政出台又降了15%。“必须考虑出路问题了”,马强说。
摆在邹军、王海、马强面前的第二个问题是——司机们正在大量逃离。
“以前平均每天22单,现在不到10单。”王海介绍。干活累、挣钱少,还是有不少司机能够接受,但网约车新规让很多司机们忧心忡忡、选择放弃。王海称,最近所有的租赁公司退车量齐升,被退最多的是不符合新规细则的中小型车辆。
“不少租赁公司的老总都打电话给我,问现在该怎么办?”王海说,甚至有租赁公司风控和资金出现了问题,不仅面临倒闭,还可能官司缠身。
融不进的未来,退不回的过去
网约车订单收入的80%归司机,20%归滴滴。租赁公司在经过多个指标考核之后,最终能从滴滴那里拿到订单的1%-5%作为分成。
邹军旗下1.2万辆车,此前每个月平均流水600多万,他原本规划今年流水要逼近1亿,但现在看来永远完不成了。就算全年流水高达1亿,以2%的分成算,他能拿到的也只有200万,但租赁公司运作的成本却十分高企。
为了服务这1.2万名司机,邹军的公司维持着一个15人的团队。除了这些员工的工资成本,邹军还得负担两个办公地点的房租成本。此外,最近退车量大幅上升,邹军楼下的停车场里停满了自家租来或买来的车辆,每个月的停车费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租赁公司从来就不是能赚大钱的生意,但邹军一直想的是——要把公司做大做强,以后再考虑盈利。但盈利没到,亏损先来了。
新规细则出台后,网约车行业里的抱怨声不绝于耳,邹军是相对冷静的那一个。他说:“我已经50岁了,应该是宠辱不惊的年龄了。既然你改变不了形势,那就顺应。”
如果网约车实在干不成,以后做什么?
邹军的答案是——回到传统的租赁行业去。但在王海看来,传统租赁行业已经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他说:“传统已经转型,已经适应了滴滴的模式,再回去剩余的空间很小”。
有一句话叫“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放在租赁公司身上,就是——融不进的未来,退不回的过去。
采访行将结束,邹军带记者下楼,楼下几十名员工正在进行培训。滴滴派来的工作人员插上U盘,给司机们播放了一段宣传视频:一位年轻人厌倦了富士康没有交流、没有温度、远离人群的单调生活,加盟滴滴成为一名专车司机,从此收获了感激、尊重与温度。视频做得十分精致,看完后司机们眼睛有点湿润,他们满脸犹疑得望着邹军。
邹军一改刚才单独面对记者时的失落,他对大家说道:“新政我们管不着,我们能管住的只有自己。”然后抬高嗓门,大声问道:“这个月咱们组争第一,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
齐刷刷的呐喊声,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我是网易科技记者贺树龙,专注互联网企业报道和人物报道,欢迎交流、爆料,我的微信号是heshulong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