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开始,我国开始推行
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这也是借鉴了世界法治先进国家的做法——这些国家的
刑案辩护率
近乎100%。
但另一方面,刑事辩护的市场也在逐渐分化,
法律援助覆盖了80%的刑事案件,委托辩护占比不到20%
;且
认罪认罚制度
下,越是轻罪案件,当事人自行委托辩护的意愿就越低。
这也决定了刑事辩护在未来的走向——
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如此才能与公检法等执法、司法部门实现有效对接和沟通。
还有一个重要趋势则是
辩护阶段的前移
,这就要求广大刑事律师更加注重
审前辩护、捕前辩护
。
根据最高检最新数据,2024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6.7万人;
不捕19.1万人,不捕率34.2%;共决定起诉76.1万人,不起诉18.6万人,不诉率19.7%
。
那么,
刑辩律师如何靠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取胜?
8月27-29日19:00
,我们精心打磨了一套
从程序到策略、办案场景全覆盖的免费直播刑辩好课
,由
北京君永律师事务所许兰亭律师
领衔,
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毛立新主任、北京冠衡律师事务所刘卫东主任、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雄飞律师
坐镇,四位刑辩大律师将带来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深度实务分享。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任
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刑事业务研究会主任
程序性辩护
,是相对于实体性辩护而言的概念,主要包括:
管辖与回避之辩、强制措施和羁押必要性之辩、证据收集手段和程序合法性之辩、审判程序违法之辩
等等。
一方面,程序性辩护具有独立于实体性辩护之外的独特价值,针对程序性问题提出程序性辩护意见,
对于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意义非凡
;另一方面,
程序性辩护也能为实体性辩护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
不少刑辩律师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丰富的、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此次,我们请到了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
毛立新主任
,从
程序辩护的核心难点
出发,进行深度剖析。
在司法实践中,以
审判阶段
为例,辩护人至少有十项辩护权利。
比如
管辖权异议之辩
。管辖异议包括地域管辖异议、职能管辖异议、级别管辖异议、指定管辖异议和优先管辖异议。管辖权异议一旦成立,案件结果就可能峰回路转。
如何申请异地管辖?如何申请提级管辖?
这些都是律师应当解决的重难点。
再比如
回避之辩
。
如何申请办案人员回避?如何申请办案单位整体回避?
此外,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符合法定回避的情况往往不多,更多的是法定情形以外的回避。对于法定情形以外的,法庭一般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5条的规定直接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
对于法官直接驳回的情况,辩护人应当怎么应对?
毛立新律师将聚焦五大最典型的程序辩护权利进行剖析,重点解答十大难点问题。
一、管辖异议之辩
1.如何申请异地管辖?
2.如何申请提级管辖?
二、回避之辩
1.如何申请办案人员回避?
2.如何申请办案单位整体回避?
三、变更、解除强制措施之辩
1.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2.如何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四、证据收集程序合法性之辩
1.如何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2.如何申请排除瑕疵证据?
五、审判程序之辩
1.如何争取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
2.如何争取二审开庭审理?
掌握关键程序辩护技巧:
了解如何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有效的程序性辩护。
优化强制措施:
掌握申请取保候审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方法,改善当事人的候审条件。
强化证据审查:
学习排除非法和瑕疵证据的策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
增强庭审效果:
了解如何促使证人和鉴定人出庭,以及争取二审开庭审理,提高辩护效果。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合规委员会主任
中国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副会长
刑辩的业务特点
以及
刑辩律师的天生使命
,决定了目前所面临的所有的困境和问题是必然会产生的。
比如
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策略抉择问题
。辩护策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结果,关系到被告人的利益,甚至关系到被告人的生命。
刑事辩护应以
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为原则,这是每个辩护律师都知道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但如何真正做到这一点?
比如,
认罪认罚的抉择问题
。
目前,全国认罪认罚的适用比例已经超过
90%
——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认罪认罚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被异化的现象时常见诸媒体,比如嫌疑人被强势逼迫签订认罪认罚具结书,如果不签,就可能面临更重的量刑建议。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律师同当事人分清利弊得失:
确定只能做有罪辩护吗?确定当事人甘心认罪吗?确定能取得目标效果吗?
根据这些判断因素来
制定辩护策略及辩护目标
,再围绕这个目标去进行有效动作。
其他的抉择还涉及
负责对象如家属、公司、当事人的抉择问题,是否上诉的抉择问题,提交证据的时间节点及提交对象抉择问题,以及是否借助媒体的抉择问题
等等。
陈雄飞律师将聚焦这些关乎当事人利益甚至命运的辩护策略抉择问题,展开深入解析。
1.如何抉择负责对象
2.如何抉择无罪辩护
3.如何抉择认罪认罚
4.如何抉择是否上诉
5.如何抉择提交证据
6.如何抉择借助媒体
深入理解辩护策略:
律师将学习到如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辩护策略,如认罪认罚等。
风险评估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律师能够更好地评估各种辩护策略的潜在风险和收益,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证据策略运用:
了解何时以及如何提交证据,以及如何精准地将证据提交给正确的对象。
媒体关系管理:
学习如何评估案件是否需要媒体介入,以及如何管理媒体关系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案例分析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学习,提高分析和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主任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委会副主任
北京市律师协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副会长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强了对
民营企业
的保护力度,刑事立法也有很大变化,即经济行为入罪化立法趋势明显,具体表现为
历次刑法修正案陆续增加了新的经济犯罪罪名、对犯罪构成要素作调整,扩大原罪名的涵摄范围、降低入罪门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