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挥科技金融优势。
牢牢把准科技强国前进方向,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实施科技金融三年攻坚行动。
组织开展科技金融专项竞赛,加快科技型企业开户及授用信。
二是推动重点区域优先发展。
推动长沙加快科创金融中心建设,提升科技金融竞争力;推动株洲、湘潭、衡阳、常德探索专业支行、专职团队模式,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政策产品运用。
加快优质科技企业审批落地;推动“专精特新贷”“湘科贷”扩户上量;加大“科技e贷”推广,推动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股权直投、科创票据承销等创新落地。
着力擦亮绿色金融底色。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支持国家“双碳”目标达成。
一是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多元化、全链条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目录,重点布局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制造等绿色产业领域,聚焦绿色低碳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将绿色信贷项目纳入总行绿色金融项目库。
二是积极推动绿色贷款扩量提质。
统筹做好“能源保供”和传统能源低碳转型金融服务。积极介入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项目,推动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行业协同发展;积极支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大项目。
三是进一步擦亮绿色金融品牌。
积极参与湖南省环境权益抵质押试点等地方绿色金融创新活动,加大绿色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积极宣传农行特色绿色信贷产品和融资案例。
着力涵养普惠金融活水。
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效。
持续优化信用、抵质押、普惠供应链数字产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扩大服务触达范围,做好首贷户支持。
二是加强供应链及流水e贷等产品创新推广。
推广“核心企业”“医院”“财政”“项目+”四类模式,做好供应链融资业务支持;加大“流水e贷”产品推广力度。
三是深化四级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力度,将网点打造成普惠业务主阵地,推动全行做普惠。
着力提升养老金融温度。
一是做优养老金管理。
做好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配套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年金扩大覆盖面。
二是做强养老产业金融。
围绕健康产业、“银发经济”、老年用品等重点领域优选市场主体,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三是搭建养老服务场景。
探索“金融+养老+互联网”场景服务,建立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着力增强数字金融动能。
加快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
一是强化数字产品综合服务。
发挥交易银行、司库产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擎作用,实现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是加快场景创新与建设。
完善执收单位开放式缴款平台,大力拓展乡村振兴、旅游出行、智慧园区等“大场景”案例。
三是加强联动赋能。
与其他四篇大文章同题共答,重点赋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领域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着力做好稳投资金融服务。
一是
持续开展“走进百园万企”“三个对接”“金融稳外贸”“金融促文旅”等系列活动,加大对“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紧盯交通、能源、水利、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项目,进一步发挥银团贷款效能。深耕国企、上市公司等重点客户,提供精准并购融资支持。
二是
加强与发改委对接,靠前做好“三大工程”建设金融服务。推动长沙、湘江新区分行积极对接当地政府,获取备选项目清单,加强与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争取贷款份额和合作代理。对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新建项目,可采用基础设施贷款介入;对于存量盘活项目,可采取经营权贷提供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