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金牌、银牌还是铜牌,运动员夺得奖牌时的心情受他/她如何看待这一名次的影响。在得知“我得了第X名!”之后,一种想法可能会开始在运动员脑海中浮现:“如果我……那就……了!”
这种形式的想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它被称为“反事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认为,人类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当人们在思考过去已发生事件的时候,会进行心理模拟,用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进行思考。一个反事实思维包括两个部分:虚假的前提(如果……)和虚假的结论(那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图片来源:www.revistaenie.clarin.com
回顾你的过往,你会发现自己产生反事实思维的经历往往有一些共同点:首先,如果一件事情的结果比较“正常”,人们会感到很容易接受,而当结果偏离正常区间较远时,人们便会更多的采用反事实思维。例如,小明在回家路途中遭遇了车祸,如果他走的是每日常走的路,那么他可能只会归因于自己今天运气太差。而如果小明走了一条平时很少走的路,那么他更有可能归罪于自己走了一条并不常走的路,虽然客观上来讲,这条路的事故率可能并不比常走那条路的高。因此,反事实思维的产生与否,部分取决于结果的正常性(Normality)。
2012年伦敦奥运会,俄罗斯选手马里亚·帕塞卡(Maria Paseka,左)夺得女子跳马铜牌,满心欢喜;美国选手麦凯拉·马罗尼(McKayla Maroney,右)夺得银牌,却因满脸不爽而被称为“伦敦不爽姐”。在领奖台上,她们各自在想着什么?
图片来源:oregonlive.com/pinterest.com
其次,事实离自己的期望越接近,反事实思维会越多,体验到的情绪也会更强烈。例如,小明家中遭遇火灾(怎么又是小明!),但却因为此前忘记续保而错失了获得赔偿的机会。那么,相比这场火灾是保险到期后3个月才发生的情况,火灾在保险到期后3天就发生的情况会让小明产生的更多反事实思维——尽管客观来讲,只要保险已经到期就不会有任何赔偿。
此外,负面结果可能引发的反事实思维比正面结果多,前提对结果的重要性以及前提改变的难易度等条件也会影响人们是否产生反事实思维。
电影《返老还童》中,女主角遭遇意外。事后,在脑海中模拟自己没有回去取衣服或是等同伴,出租车没有遇到红灯等等片段。这就是一种反事实思维并进行了心理模拟。
图片来源:i.ytimg.com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心理模拟虽然是非理性的——事件的结果已定,并不会因你的思维而改变——但它却有助于人类与周围的环境建立更全面的主观联系,从过去的事件当中提取出愉快或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