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革命已经越来越近,AI技术的逐渐成熟必将进一步改变社会生活、改变各行各业。那么,每个人眼中对人工智能的期待是什么?
这几天,华为手机组织了一次“预见未来”活动,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凤凰卫视金牌节目主持人胡一虎、乒乓球世界冠军郭焱等百名不同行业的大咖们畅想人工智能的未来。“人工智能是未来社会最激动人心的元素之一,与财富无关,与想象力有关。”如财经图书出版人陆新之所说,由不同行业的大咖“预见未来”,这其实是给当下正在如火如荼发展中的AI技术落地提出更多的发展建议,的确值得思考。
人工智能需要强大的大脑
人工智能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各行各业的大咖们不是技术专家,但他们对自己行业的发展却有着深切感受,甚至更有人文层面的思考。
如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认为,未来,全球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世界。漫画家笔下的机器人早就是一个“人物”,而且还非常可爱。
对于未来的机器人也好、人工智能技术也罢,大咖们的期待值其实很高,如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时政评论员冯晓霖眼中的未来:人工智能使生硬的机器无所不能,超乎想象。登山家、探险家、航海家张梁则表示,突破极限、超越梦想仍将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
突破极限、让机器无所不能,并制造出可爱的机器人,事实上,AI未来的实现更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大脑。
“A new brain in your mobile”, 全球第一块AI手机芯片——华为麒麟970 AI芯片,就是将AI理念引入,将AI引擎放进麒麟970芯片,从最底层重构智能手机的超级大脑,这也是为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提供突破极限的可能性。
麒麟970内置了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这块IP来自寒武纪的NPU在图像识别处理、自然语言理解闪速度比CPU快了25倍,能耗降低50倍,视觉图像的处理能力大大提升。
内置麒麟970芯片的华为Mate新机仅用时5秒便完成了100张图片识别,比竞争对手快20倍。
可以说,麒麟970芯片的超强大脑在视觉处理能力上的强大,必然会为时尚、艺术等领域带来更多的智能发展可能性。正如青年雕塑艺术家雷磊所畅想的那样:“未来是一个完全纯粹和自由的艺术时代。”但自由其实更意味着“能力的强大”,只有突破极限的物理能量,才能带来更大的自由创作和自由精神。
能触摸的智能终端是探索AI未来的必行之路
更高级的、能看孩子的机器人还在漫画里、电影里,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正在以细微的进步开始影响人类的生活。
正如百度联盟总经理李忠军所说,未来不是想象式,未来是进行时。?1968年《2001太空漫游》上映时就宣称“一切都将在30年中成为现实”。今天我们正在经历这些现实,如“电脑在人机对抗棋局中打败人类”。?你当下的思考和选择,都在定义和创造我们的未来。
机器人离我们还有点远,但手机智能已经开始落地。就以华为Mate10所手机智能为例,这其实是更为深层的交互感知,可用手机操控电视、空调、投影仪的智能遥控功能,通过采用智能推荐引擎技术,让手机可以持续学习用户使用习惯及场景,精准地向用户推荐当下需要的内容和服务。
再以当前很多人都需要的“手机-PC”一体化工作模式来看,华为Mate 10 “PC模式”只需要用一根USB—C转HDMI线,就可将手机任务转到PC等大屏幕上继续处理。三星之前有类似功能,但需要个单独的底座,华为Mate10则用智能方式直接解决了类似的手机-PC电脑切换的用户痛点。
不仅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景中给消费者带来最基本的智能生活提升,事实上,手机智能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同样有着推动力量。比如华为Mate10上的翻译功能,专门针对华为Mate10进行过优化,借助AI芯片加速,Mate 10的翻译最多支持50国语言。而下载离线翻译数据包过后,Mate 10在NPU支持下,即使没有网络、无法从云端数据库获得对照,也能很快给出不错的翻译成果。
阅文高级副总裁、总编辑、起点中文网创始人林庭锋所畅想的未来是——机器人将成为“亲爱的翻译官”。 林庭锋这一畅想其实是有着现实需要的,众所周知,今天的网络小说早已经跨越语言、国家、文化,中国的修仙小说在欧美有着大量的读者,但他们需要有人来翻译才能看,心急的欧美读者不得不“催翻”。
如果有一部智能手机,基于翻译软件就能时刻看自己想看的网络文学,我想这对全球网络文学以及IP经济的发展都将是极大的助力。
如爱奇艺副总裁吴刚所说,未来时代,人与AI互联,当无数神经元连接到一起,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亿万年湮灭的浩瀚星球,也许仅仅是一段数据流在静静流淌。人与AI的互联,需要从最贴身的终端起步,手机智能是开启未来世界的必行之路。
AI应用需要更务实、更落地
AI仅有技术的成熟并不够,还需要融入生活之中,才能真正为人类造福。
墨迹天气创始人兼CEO金犁认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造就未来;而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郭焱则提到,人工智能应该让运动更便捷、更高效;新浪首席运营官兼总裁杜红也提出:“用AI推动媒体平台创新,让人们享受更有质感的阅读体验”。
如何用AI给环境、运动以及阅读带来全新的应用能力?胡一虎所设想的未来则提出了更为明确之路:“融智”、“不斗智”,将“无所不能”。
“融智”,让智能与各行业真正融合才是智能的发展之路。目前来看,华为手机在人工智能层面想打造的其实正是就是“智能+关怀”的融合发展之路。让智能手机延展视觉、听觉、触觉,并用更多的传感器实现更多维度的感知,在手机上实现全新的智能人格化、智能化、超态化,结合当前的手机应用场景,并理解每一个人的感受,让智能务实地落地,从而走上“无所不能”之路。
目前华为在传感器算法、计算机视觉、搜索引擎和语义理解等都采用自研的人工智能算法,而且华为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经在进行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战略合作,重点聚焦深度学习、强化学习、机器学习基础理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热点课题,人工智能的技术构架和思维体系等领域。
有着“芯端云”全方位生态的手机智能基础架构、有着与全球领先机构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合作,有着“懂你爱你”的智能发展理念,智能综合能力的打造,华为一方面是将人工智能技术率先落地于智能终端,让华为手机成为消费者的私人数字助理,探索手机智能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如华为轮值CEO徐直军所说,为了加速人工智能“落地”,华为推出了企业智能平台和移动人工智能战略,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人工智能平台型服务,丰富细颗粒的API,适配多样化行业领域的丰富算法以及异构计算基础设施,使大家能够用各种人工智能的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从智能终端到人工智能战略,华为的AI战略也非常清晰,就是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探索未来的大目标
制片人、纪录片导演、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者王鹏谈到未来时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濒危物种争取生存空间。”而北京芭莎能量文化活动有限公司创始人景璐则希望,新的技术将给时尚界带来颠覆式发展。
AI的发展需要想象力,需要有目标指引的务实。华为手机这次推出百名大咖“预见未来”活动,其实正是由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提出对未来的畅想,这既是对全行业AI发展的思考,当然也是对华为未来AI落地的更多探索。
更重要的是,这一做法更能看到华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大目标。
=================
读者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博客、UC自媒体平台、新浪微博等各大专栏查看李瀛寰的文章更新。
“李瀛寰”(ID:yinghuanlee)是2013年十佳自媒体、2014年、2015年年度最有影响力自媒体,2015年微博十大科技观察大V。
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wkd77285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