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读文摘
有品,有趣,有料,有态度。一个读书人的聚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读书  ·  罗振宇2025“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稿 ·  昨天  
十点读书  ·  吴晓波:预见2025(跨年演讲全文) ·  3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经济学家的研究方式,如果可以改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读文摘

父亲手抄六万余字译文,只为满足儿子知识的渴望

悦读文摘  · 公众号  · 读书  · 2016-10-16 07:56

正文


替你翻书,伴你共读。各位亲爱的悦读书友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读《傅雷家书》这本书。


今天的共读目标是《傅雷家书》的第六个部分,来自傅雷1961年上半年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


我十分欣赏傅聪在信中说过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不学无术或是浅尝即止的人才会自大自满。”我想,傅雷这么多年的教育,在傅聪身上已经开花结果了。对于1961年的傅聪,已经名利双收,二十多岁的年纪,在外人看来已经十分成功了,然而在傅聪的思想里,仍旧有着继续学习的欲望跟谦卑。


不单止是对学习的谦卑,思想上更是正义凛然,如同父亲般坚守到底。在傅聪的信中完全展露了一个聪明热情,充满爱,有正义感青年的一面,写满了对黑人的同情,想到非洲为他们义演,恨殖民主义者欺凌弱小,对世界上一切丑恶的愤懑。


这,正是傅雷想看到的儿子,在傅雷心中了不起的儿子。


一:父亲手抄六万余字译文,只为满足儿子知识的渴望


在母亲的心中,谈到傅雷得知傅聪对希腊精神的向往,但又止于对希腊精神的不明确,竟重新整理旧稿。即使傅雷腰酸背痛,眼花流泪,但为了孩子,什么都不顾了。


因为稿子的字太小,傅雷只能一只手拿着放大镜,一只手拿着笔来抄录。而且,因为原著中有关神话、史迹、掌故太多,而又没有详细的批注。因此,傅雷在猜到儿子不懂的地方另行标注,让傅聪看得无需如此吃力。


母亲为此感动,只希望儿子能够多些来信,“报道”他如今生活的细事,便已经是最好的报答了。


除了手抄的译稿,傅雷夫妇还一同打字装订这个书籍,寄去给傅聪。


二:感叹人生脆弱


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少不了的便是生离死别,傅雷也不例外。宋家婆婆的去世,让他们夫妻俩大受打击,一开始原以为只是小病,然而卧病在床不到五天,便离世了。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年富力强,羡慕之感无法言语。


其实啊,谁没有年轻过,谁又不会老去呢?如今我虽然才二十多岁,但看到十七八岁的姑娘,心里还是不禁地去羡慕。心想,如果我还是这么年轻该多好,好像一切的事情都还会有转机,生活总是这么无忧无虑。


但想起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何其不艳羡二十多岁年轻人的自由?羡慕他们的成熟,羡慕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


年轻时期盼快点长大,长大了却又想着回到过去。人总喜欢在这种臆想中,反而看不到当下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年华。只要做的每个决定,走的每一步路,都无悔于心,那就无憾了。


傅雷在信中写道:“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到晚年矛盾减少,即是生命将要告终的表现。”


看到这里,想起杨绛先生也写过类似这样的话:“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住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智者的话,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在思想上却是殊途同归。年老的时候,可能在生活上已经得到保障,烦恼也减少了,但生命也快走到尽头了。


人生就是这么脆弱,珍惜当下,及时行乐。


三:夫妻间的相互帮助,总在不知不觉


自从傅聪结婚以来,书信中多了给弥拉的信。傅雷夫妇更是多次用他们俩几十年来的生活相处来作为例子,教导弥拉和傅聪怎样相处。


傅雷常常跟妻子谈论一切事情,人生、政治、艺术、各种小问题都会发表自己的感想,傅雷就能从这些小交流中,得到新的思绪。


原来,终身伴侣的相互帮助,很多都是不知不觉的,经常相处在一起的人,总会相互影响。


四:碗底朝天,也不愿开口问儿子的救助


信中看到这样的一段描述:母亲说,我是家里最不重要的人,还自认为身体最棒,能把东西剩下来给爸爸和弟弟吃是我的乐处。但他们却又硬要我吃,你推我让,常常为此争执。


看到这里,心里难免不会感到难过,一代伟人的一家连一顿饱饭都要你推我让的。可是“执拗”的傅雷,即使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仍旧守着原则不愿意跟儿子开口要钱。因为在他看来,从不曾有过老派人依靠儿女的念头,只想着帮助儿女,却从来没想过儿女的报答。


虽然生活上困难,但对于傅雷夫妇来说,也是“知足常乐”。精神上还是得到满足,儿媳弥拉的经常来信,为他们寂寞的生活添加不少光彩、温暖和兴奋。每当看到来自远方的信,就像面对面谈话一样亲热。一封看似简单的信,但却被父母再三翻看,看着信中记载生活的细节,幻想着儿子一家的生活。


骨肉相连的三两个人,除了亲情的牵连,其实还有更多的感情融入在内,举止投足间的相似、精神世界的雷同、气质谈吐的近似等等,你和我都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形影相似的人生。


今天的领读到此为止,明天将继续探讨《傅雷家书》中1961年下半年的书信,祝书友们生活愉快。


  • 领读达人:一位喵先生,自由撰稿人,简书作者,在生活的摸爬打滚中,我们相互陪伴着,荆棘前行。@一位喵先生,公众号ID:没有谁比谁更痛(fivesammywang)

  • 主播:冰宝,喜马拉雅FM签约主播,喜欢小资,享受播音,最爱喝咖啡,还是个麦霸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