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书院
让读书像吃饭一样容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国家顶级规划,怎样给大城市“划重点”?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广东成立新机构,信号强烈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Deepseek时代:普通人站稳脚跟的2个关键策略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人生建议:先上车,再调整姿势 ·  3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801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801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书院

看什么比看广告更无聊?问题的答案让他成为身家300亿的富豪

中信书院  · 公众号  ·  · 2021-02-09 20:10

正文

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时候我们宁愿选择去看广告,也不想看别的?


在地铁和公交上吗?不对。


挤地铁和公交虽然无聊,但我们宁愿看手机或者看书,实在不行闭上眼眯一会儿也不错。我们不想看广告,不想!


在看电视或者刷剧的时候吗?也不对。


看电视是为了看节目,刷剧是为了看剧,广告在中间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打扰、一个中断,我不是主动想看,而是不得不看,讨厌!


广告专家说过, 广告本质上是一个反人性的存在,没有人想要看广告。 除非有什么东西比广告还无聊。



究竟有什么比看广告还无聊呢?你想到了吗?

答案是: 坐电梯。

首先,在电梯这个场景下,手机信号的质量有目共睹,以至于很多人假装听不清的时候都说:“喂,喂……抱歉,我正在电梯里”。

至于坐电梯还沉迷学习看书或者试图背叛地心引力站着眯一会儿的……民间高手可能有,但伯乐不常有,反正我是没见过。

而且,坐电梯很尴尬的一点是,你不能往别人的脸上看。总是往下看显得太丧,总是往上看显得太傻,总是往左或往右看显得像落枕。

你视线唯一的方向,大概就是电梯广告。 只有在这个场景下,广告帮你打发了无聊,处理了尴尬。

不过,这个大开脑洞的问题,有什么价值呢?




· 01 ·
疫情之下,他把自己变成了“电梯广告之父”

2003年,一个上海人就这样问过自己,得出了电梯这个答案。

不同的是,这个上海人不止是问问,他行动了。

他把过去 10 年挣的 5000 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全部投入,开始铺天盖地做电梯广告。他在第一时间把一线城市主要高档写字楼的楼盘阵地全部拿下,直接签了 5 年。

这是个疯狂的举动,因为2003年是个魔幻的年份。我不是说当时电梯还不普及,而是说那年正好有 “非典”

疫情之下,商业萧条,很多写字楼开不开都不确定,这个人却要做什么电梯媒体,不是在自找死路吗?

但是他坚定地相信, 疫情是会变的,有些东西是不变的,不变的东西一定会胜出。

他的逻辑是:当时中国很重要的一个大趋势是城市化,城市化就要建高楼,建完楼都要装电梯,电梯一定会成为每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电梯媒体这个模式一定会在中国成功。

这个逻辑似乎是一个预言。


6 个月后,“非典”疫情结束,这家公司一举覆盖了中国 80% 的优质楼宇,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媒体集团。预言实现了。

刚才故事里的这家广告公司的名字叫 “分众传媒” ,如今它已覆盖230个城市,拥有260万个终端。你应该经常在小区和公司的电梯里看过他们投放的广告。

故事里这个上海人的名字叫 江南春 ,如今人称“电梯广告之父”,身家300多亿,曾位列胡润富豪榜前十名。

△ 江南春

如今,历史似乎正在反复,又一轮新的疫情来了,各种挫折和机会都在酝酿。仅仅在2020年,就有无数小企业倒下,有很多光鲜的品牌爆雷。

大人,时代变了。

那么,这个在上一轮疫情中胜利的男人,怎么看待这次疫情之后的商业世界呢?最近江南春又放话了,而且把他的话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 《人心红利》

我在这里介绍这本书,不是说他在书里写的都是绝对真理,而是说他的观点非常值得我们来讨论。



《人心红利》
江南春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2月
点击封面65折购买纸书




· 02 ·
后疫情时代,谁会使劲买买买?

江南春在书里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是:2020 年,中国的两个红利结束了。

首先是 人口红利结束了 ,很多行业进入存量博弈;其次是 流量红利结束了 ,流量成本持续上升,流量天花板开始出现。

翻译成人话就是:大品牌主宰一切的时代过去了,消费者主宰的时代到来了,品牌会互相血拼,结果会两极分化,活下来的活得更好,要死的死得更快。

什么样的消费者群体会主宰市场呢?主要是两个族群: Z世代和精众人群。

第一个族群是 Z 世代,指 1995—2009 年出生的一批人,我们一般叫 95后、 00 后。


这些人有什么特点?

他们普遍是新科技的爱好者,基本上反对权威、不屑解释、活在当下;

他们更愿意将钱花在化妆品上,因为他们认为“颜值非常重要”;

他们认为零食也很重要,因为头脑可以放空,但嘴巴不能闲;

他们对周游世界、探求未知领域的需求非常强烈,所以看重自我成长。


根据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数据统计,中国当前Z世代人口总数约为1.49 亿,其中约有64% 的人每天使用电商平台。

从消费金额上看,Kantar 数据显示,2018年Z世代每月可支配收入高达3501 元,远高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 元。

从消费增速上看, Z世代的同比增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Z 世代未来将成为中国互联网消费的中坚力量。

△ 淘系不同年龄段消费同比增速(数据来源:晓报告)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赢得他们的心呢?江南春给出了5点答案。

第一,“颜值即正义”。


视觉上他们追求的是美、酷、潮。商品首先要具备颜值,之后他们才会探究功能。

“你美你先说,你丑你闭嘴”——这是他们典型的表达,一旦品牌符合他们的审美观,他们就会给予品牌更多的花费和宽容。

第二,结合大 IP。


从2019 年来看,各种爆款 IP 内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二次元破壁,成功的品牌营销也纷纷站上潮头。

大 IP 代表穿越时代和国域的好内容,品牌能够做到与大 IP 内容有精神契合,就能赢得人心。真正的高质内容和有价值的 IP 营销也必然会撬动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产品有趣味。


交互上的乐趣加速了产品的传播和用户的接受速度,抓取到用户眼球,并让他们在产品上停留一段时间。做到这一点,这个品牌的产品或营销就几乎算成功了。

Z 世代愿意将大把时间消耗在他们觉得有趣的事情上。对于 Z 世代来说,好玩不好玩很重要,能够让他们开心,他们就毫不犹豫地买单。

精硕科技(AdMaster)的数据显示,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已成为中国 Z 世代最普遍的兴趣爱好。Z 世代往往更热衷于消费与此相关的衍生品,以及潮鞋、盲盒这类新事物。

根据《Z世代圈层消费大报告》数据,电竞爱好者超六成是 Z 世代,他们也贡献了二次元 Cosplay品类近四成的销售额。


第四,节省时间。


Z世代普遍更“懒”,或者说更精明些,只愿意将时间“浪费”在美好有趣的事物上。

对于那些他们不太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扫地、做饭等各种家务,只要产品或服务能帮他们省下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和精力,他们自然会更关注。

第五,身份认同。


产品体现的是时代标签、圈层标签、个性标签,要得到某类消费者的认同,比如无印良品、小米、网易严选等。


· 03 ·
中产阶层如何消费?

除了95后和00后,第二个族群是 精众人群 ,这一人群相当值得关注。

截至 2018 年,中国精众人群人数已达 1.16 亿 ,精众引领着中国消费的进一步升级,让消费从“品质消费”转向“精粹消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