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拾遗(ID:shiyi201633)
一、引发争议的背后
最近一年,
农夫山泉的钟睒睒,
似乎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中。
刚从之前的网暴漩涡中脱身而出,
这次在赣州参加活动时,
只是说了一句:
不赞成企业家随意去带货,
自己永远不会做直播带货。
一下子就掀起巨大争议。
许多媒体断章取义,
说他在讽刺带货的企业家,
说他看不起直播带货。
而在前两天央视的节目中,
关于直播助农他再次回应:
他承认,
电商直播确实能助农。
但目前大多数直播的本质
是带货的人赚钱,
农民更像吆喝的工具罢了。
他更担心的是:
“今年你帮他卖了,
给农民制造了畅销的错觉,
那他们盲目扩大种植。
但下一年你不来了,
那第二年种下去以后卖给谁呢?”
他的话引人深思,
是很多人忽略的实干主义,
是真正在替农民考虑。
如今,
人人都知道直播能赚快钱,
很多企业家纷纷转型直播。
打着助农、推广国货的名义,
但你要问对货品有多少了解?
或许除了简单信息一无所知。
直播间内卷,
劣币驱逐良币,
疯狂压低价格,
不断剥削农民利益,
没有利润和体面可言,
只给市场留下一地鸡毛。
你要问产业长久发展怎么办?
又有多少人在乎呢?
说白了都是冲着高佣金,
为了挣快钱,
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扑。
诚然,
为了赚钱没有错,
但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钟睒睒毫不避讳指出了行业乱象,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相比直播带货,
企业家明明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事。
他们是行业发展的引领者,
能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能带动一同挖掘产业价值。
如果所有企业家都只想赚快钱,
那整个社会只会越来越浮躁。
二、什么是真正的助农?
在钟睒睒的新闻下有人质疑:
他有什么底气说这个话?
说实话,
在深耕农业这件事上,
钟睒睒确实有资格说这个话。
虽然钟睒睒出生书香世家,
但他从小在农村长大,
当了17年农民。
他最了解
什么叫“靠天吃饭”,
什么叫“谷贱伤农”。
后来他的第一份工作
是在《浙江日报》做农业记者,
写过:
《六万公斤蘑菇倒入新安江的教训》
《白菊花生产的风波》。
研究的也是农业产销,
农民丰产但不增收的原因。
之后他下海创业,
种蘑菇、做果汁饮料,
自始至终也没绕开农业。
2007 年,
赣州脐橙迎来丰收,
然而市场价格低迷,
大量脐橙烂在地里。
当地没办法找到钟睒睒。
没想到这一去,
他就扎根赣州研究了17年橙子。
或许是因为骨子里的农民本性,
钟睒睒对橙子产业上下游
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
赣南的脐橙产业园,
他参与规划、设计。
对橙子他熟悉到,
用手一摸就知道成熟度和风味。
采一个橙子要怎么剪?
离开树的时间,
最高标准是24小时……
为解决脐橙榨汁脱苦的难题,
他亲自带队去巴西、美国等地,
花了7年,
终于破解这一技术瓶颈。
谈起柑橘的癌症黄龙病时,
他也是事无巨细、非常全面。
我很喜欢他的一句话:
“做农业你要做成功,
是要有情感的。
这是一件苦差事,
如果只是想来捞一把,
不会有什么收获。”
纵使如今他已成为企业掌舵人,
但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从未背离那片黄土。
在钟睒睒的带领下,
农夫山泉也在努力扎根。
如今江西赣州的
农夫山泉信丰工厂,
投资12亿,
占地面积420亩,
每年只运转45天。
但已经是亚洲最大的
鲜果分选和加工工厂,
每天处理的鲜橙达到2500吨。
不仅是建立工厂,
他们还提高了收购价格,
曾经每斤8毛的收购价,
他们提升到2块、2块5,
还和农户签了4300张长期合同。
从账面上来看,
对企业来说仍是亏损的,
但对于农民来说,
能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能给他们妥妥的信任感,
以及可预见的稳定生活。
这就不是亏损,
这就是有意义的事情。
在央视节目中,
钟睒睒提出一个概念:
不要做“平面型企业”
要做“垂直型企业”。
平面型企业就是盲目扩张,
或许覆盖面很广,
但就是单纯的收割。
而垂直型企业像一颗颗大树,
扎根向下,
然后向上生长,开枝散叶,
不仅自己极其稳固,
还能为更多人遮风避雨。
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
多的是浮躁的人,
缺的是能够潜心扎根的人。
钟睒睒在节目里说:
“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
人有局限性,
人的知识的有限性,
在知识爆炸面前,
人的个人知识系统越来越小,
哪怕你加上人工智能,
你都是越来越小的。”
为什么他不支持企业家带货?
因为他深知人能力、知识的局限,
企业家应该在擅长的行业里扎根,
而不是在盲目跟风。
为什么农夫山泉花十几年
亏钱也要在赣南扎根?
因为真正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
它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去做专做透。
现在大多数人太浮躁了。
三天看不到效果就放弃,
做事情总是急于求成,
下意识去找捷径,
总认为自己样样都行。
然而人这一辈子,
能做透一件事就很难、很牛了。
三、授鱼还是授渔?
如果助农不停留在表象,
那垂直型企业该如何做?
在央视的采访中,
钟睒睒说了一句话:
真正的助农,
是给农民三点水的那个渔。
2013年,
被称为柑橘癌症的黄龙病席卷赣州。
黄龙病有三个特点:
无药可治、极易传播、潜伏期强。
感染的果树会逐渐衰败死亡,
最好的办法就是砍树。
但那是果农吃饭的家伙,
果农怎么舍得?
那时农夫山泉每棵树补贴50元,
远高国家补贴的标准。
同时提前以高价订购脐橙,
解决果农的后顾之忧。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17年他们还投入千万成立了:
"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研究小组"。
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探索如何防治黄龙病。
他们专家也在世界各地奔波五六年,
终于培育出了无毒植株,
以成本价供给了农户。
黄龙病搜索犬也是成果之一,
搜索犬鼻子够灵敏,
能嗅出潜在的病树,
大大提前了干预时间,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如今农夫山泉,
从施肥到防治病虫害
每年都会对果农进行培训,
真正做到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聘请专家,科学化种植;
订立标准,标准化生产;
加大投入,延伸更多产业链……
如今果汁线仍在亏钱,
但钟睒睒说:
“没有企业家是不算账的。
但关键是算的是啥样的账,
是农民的账还是社会的账。
一个产业要同时对农民、
对自己的工人、
对社会都有价值,
这才是完美的工业化。”
一个橙子很小,
可能不值什么钱。
但一心扎根下去,
把一个产业做起来,
小橙子也能变成金疙瘩。
四、世界需要走远路的人
信丰工厂的门前有6个字:
农民富,中国强。
这正是他们坚持在做的。
2014年前,
赣南许多农户还在脱贫线挣扎。
但如今,
平均每户年收入近20万元,
最高的一年能赚80多万。
以前的赣南,
大家都外出打工,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家。
一个企业家的力量或许有限,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直以来,
中国农民最苦最累,
收入也最低。
所以即便补贴农民种地,
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种。
我们欠农民很多,
怎样帮农民脱贫致富?
最好的答案就是:
从上游到下游帮他们打通,
形成产业链,
让农民有钱赚,
而不是简单的把价格“打下来”。
企业打好了地基,
形成稳定长久的供需关系,
能赚到钱自然更多农民愿意留下来,
这是一种正向的循环。
不要觉得农民只会种地,
每一位农民在专业的引导和帮助下,
都有可能掌握核心技术,
成为一个行业专家,
靠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去养活一家人。
这才是我们国家和社会想要看到的。
如今农夫山泉在赣南扎根17年,
橙汁项目仍未带来收益,
但钟睒睒并不着急。
因为赣州脐橙产业,
名声已经打响。
优秀产业模式的打造,
功在将来。
能让农民看到希望,
能让果农相信:
好好种橙子也能致富,
这就是这件事最大的意义。
我很喜欢一句话:
财富本身是有社会责任的。
我们身边很多企业家志向宏伟,
致力于拓展人类边界、改变世界,
吸引了社会的关注度。
但更接地气、更默默无闻的农业,
更需要有人去扎根。
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
看似“不起眼”“很普通”的事,
这件事本身就很酷。
这个世界需要那些
走远路、进窄门的人。
他们脚踏实地,
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惑,
一门心思扑在产品上,
把品质做到极致;
他们心怀天下,
带动产业发展,
解决社会问题,
而不是只盯着自己的口袋。
多一点保持匠心的企业家,
农业才有更好未来,
世界才会在他们的推动下,
一步一步慢慢改变。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