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今天的关键词。
房价的未来在哪里?一个笑不出来的笑话是,在产房。其实,
比房价更严肃的命题在于,中国还有多少人口红利?
本质上,这决定了未来的城市发展以及大家关心的房价!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人口数据,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比2017年的1723万直接少了200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创新低,而且,劳动人口还首次下降。
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中国人口红利仍然存在。
02
中新社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根据报告显示,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
仅从数量上,似乎问题不大。人口总量也就是一两亿的波动,何况时间跨度还是几十年后——不必着急?
人口毕竟是人口,不是工厂流水线,也不是畜牧业和牲口,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大批量繁衍。
中国人口基数依旧庞大是没错,
可人口结构才是最关键的
。
决定整个社会结构性变化力量的恰恰是人口的结构。当年轻人减少,孩童减少,而老年人口增加时,你到大街小巷,看到的都是银发浪涛,这才是可怕。因为一个国家的最终生产力来源是年轻人,而老人是“消耗品”,奉献了年轻的生产期岁月,然后被后一拨年轻人所供养。
这既是社会循环和发展。当人口形势出现劣化时,一定是年轻人口出了问题。
有可能引发4个问题:
-
年轻劳动力不足;
-
社会抚养压力加重;
-
消费市场劣化;
-
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与人口老龄化不匹配。
恒大研究院的一句经典台词:
毕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
关注人口,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某一个时刻的实时值,宏观趋势更为重要。
当人口的因素出现趋势性变化时,要改变是很难的。不像生产开关,通过简单的刺激和组合拳就能立刻扭转本质,因为人口是一个社会政策、形势和发展阶段的综合投影,其变化周期以数十年计。
我们先看一组有点惊悚的数据:
1、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
2、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351万人,女性人口68187万人,男性比女性多3164万人;
3、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
劳动人口还首次下降
。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4、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8万人。
03